![]()
▷2025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获得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引人入胜且富有远见的作品,在世界末日的恐怖中,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力量。”而这位作家也迅速引起国内读者的热议。一方面是他的文学风格贯穿了从卡夫卡到托马斯·伯恩哈德的中欧传统,特点是荒诞和怪诞。长句、曲折的句子没有句号,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并不容易被大众市场阅读所接受。另一方面,他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热情,如读《道德经》,崇拜李白,让外界看到了他有趣的一面。拉斯洛甚至有自己的中文名片,上面印有“好丘”。
![]()
▷弗吉尼亚·伍尔夫遗作出版。三篇由弗吉尼亚·伍尔夫早年创作的短篇故事近期被重新发现整理,这三篇故事合在一起,构成了她对一位家庭挚友的戏仿传记。而文学研究者也意外发现,她在25岁以本名写下的短篇小说中已经提出了“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想法,比后来文学史记录的时间提前了二十年之久。
![]()
▷故宫百年大展,从195万件文物中选出200件。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200件(套)文物,以“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展陈单元呈现。这些从195万件文物中遴选出的“代表”,它们的时代跨越五千余年,作为历史的刻度,凝聚着时代精神与艺术理想。东晋《伯远帖》、唐代韩滉《五牛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庭坚《诸上座帖》以及莲鹤方壶等重要文物均同时亮相此次展览。其中,《清明上河图》最近一次公开展出是2015年,距今已有10年时间。同期,故宫乾隆花园百年来首次开放。这座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花园,包括四进院落和散落在假山之间的27座建筑物,是现存的18世纪中国皇家建筑内檐装修的杰出典范。在本次开放的区域内,观众可欣赏到多处颇具特色的建筑,如典出兰亭雅集的禊赏亭,以古楸为名的古华轩等。
![]()
![]()
▷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古道尔逝世,享年91岁。珍·古道尔1934年生于英国伦敦,自1960年起在坦桑尼亚贡贝溪国家公园展开对野生黑猩猩的长期田野研究。她首次揭示了黑猩猩具有工具制造和使用能力,打破了当时人类独有的定义。为了拯救黑猩猩,她从研究黑猩猩的动物行为科学家,变成了一名呼吁世界保护黑猩猩的动物保育人士。她创立的“珍·古道尔研究所”,是著名民间动物保育机构。
![]()
▷法国新生代作家爱德华·路易即将开启中国行。爱德华·路易已出版七部小说与自传体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国语言,成为国际文坛上不容忽视的法国新生代作家。上海译文出版社已推出其代表作《和爱迪做个了断》《谁杀了我的父亲》《一个女性的抗争和蜕变》。10月15日起,爱德华·路易中国行活动将陆续在上海、南京、北京和广州四地举办,他将和作家鲁敏,梁鸿,胡安焉等展开对谈。
▷科幻作家陈楸帆推出最新长篇小说《刹海》。“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时代。政治、经济、环境、技术……单拎出任何一条线都可以写一本书,但我就是想让大家感受到这样的复杂,而这个复杂同时降临到我们每个人身上。”陈楸帆在谈及小说创作目的时说道。《刹海》将抗争主角设为一群青年,他表示:“就像鲁迅说的,青年要有‘热的气’,哪怕迷茫也要保持生命力。”
![]()
▷西夏陵申遗成功后首展。今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夏陵是西夏王朝(1038-1227)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场西夏文明专题大展,9月30日,“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在参展的103件/套西夏文物精品中,其中共有33件(套)一级文物,涵盖瓷器、金银器、碑刻、雕塑等多种类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