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革命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这一路牺牲了无数英雄,也有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在半途就退出了,能看到最后的胜利真是非常不容易。
尤其是初创的红军时期,在敌强我弱的背景下,人民军队各方面不足,吃过很大的亏。今天就来介绍土地革命时期我军的一次失利,或许很多人都没听过这支部队的番号,但他们也在历史长河中,为革命战斗过!
![]()
一、鲜为人知的湘赣独立十二师
1932年3月,中央红军攻打赣州失利后,红三军团与红七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成西路军,前往上犹、崇义一带活动了两个多月。这里是赣西南苏区,行政上归属湘赣苏区管辖,所以西路军这次活动使湘赣苏区与中央苏区取得了密切的联系。
同时,赣西南苏区政府在西路军的庇护下运用报刊、集会、访问和新兵回乡串连等形式,开展了扩红竞赛,由于政策深入人心,到处出现了百姓争当红军的热潮。
地方武装借着这股东风发展得非常迅速,升级成了湘赣军区第四分区,下辖崇义和上犹两个县独立团。
到6月时,红三军团主力返回中央根据地,为巩固赣西南苏区,指挥部就以红三军团教导大队警卫连、红三军团后方医院警卫连、河西道委警卫连为骨干,加上崇义和上犹两个县的独立团等地方武装合编为独立第十二师,成了红军的正规武装。
![]()
独立第十二师师长是原红三军团下的团长叶长庚,他曾是国民革命军中的排级军官,参加过北伐战争,1929年带领一个排投奔了红军,有一定的军事经验;
独立第十二师政委则是原红三军团第七团宣传科长魏恒,他早年是进步学生,因向往革命投奔了红军,会搞宣传工作,但对军旅之事并不怎么熟悉,这就为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1932年7月,国军粤系余汉谋部得知红三军团主力已撤离赣西南苏区,于是立马派出了第一军第一师李振球部前来进犯。
虽然独立十二师也是师级编制,但实则只有千来人,且大部分都是原地方武装,训练不够。这样一来根本无法阻挡粤军一个正规师,主要县城很快就沦陷了。
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叶长庚决定以少数地方武装留在苏区牵制,主力则转到外线发展,待敌人露出破绽再伺机收复苏区。本来按照叶长庚的意思,崇义独立团是要留下掩护的,但魏恒为加强主力,将其改编为34团带走了,使得苏区更加空虚。
![]()
二、外线成功,内线惨淡
此后独立十二师转战赣西南各县,遇到小股敌军、敌保安团就上去吃掉,打一枪换一地,资源也补充了不少。成果最大的一次是突袭遂川县城,粤军一个营300多人被歼,其营长和副团长被俘。
独立十二师携胜利之威在遂川休整了三天,通过补充俘虏和招募群众,部队人数扩张到了1800多人,整编成了三个团,武器也从老式汉阳造步枪换成了粤军购买的新式步枪,整体实力都上升了一个档次。
可惜与外线的越打越强相比,内线各部的遭遇却特别令人痛心,1932年10月,留在苏区战斗的最高指挥官河西道委书记陈葆元在突围过程中牺牲,各地方武装就此失去了联络,大多解体。
处境最悲惨的是位于崇义县大王洞的红三军团后方医院,里面两百多名重伤员被粤军烧死,四百多名轻伤员被俘,剩余的武器弹药全被掳了去。
![]()
粤军做完这些恶事后,便放出风去,说“清剿”任务已经完成,主力要返回广东了。独立十二师听闻这个消息便准备返回原苏区,重建根据地。
但就在部队将要开拔时,师长叶长庚身患疟疾难以行动,经军区批准暂时离队休养,师长一职就由35团团长田海清代理。田海清也是久经征战的老将,奈何他是临时提拔上来的,威望不够,后来的悲剧也与此有关。
11月,独立十二师抵达了崇义县思顺镇,当时镇上还驻扎了粤军的一个步兵营,两军很快都发现了对方,只是由于不清楚彼此的实力,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政委魏恒派出了尖刀队前去试探,粤军只是坚守不出。
田海清出言表示眼下情况未明,不知周边到底有多少敌军,所以最好是先转移,然而政委魏恒与参谋长童山却想要打,双方意见不同谁也没能说服谁,因此就这样白白僵持在了思顺镇对面的山上六个多小时。
![]()
三、频频失误,断掉生机
时间就是生命啊!六个小时本来已经足够让部队跑出很远,可惜就这样浪费了,直到有侦察兵来报,发现背后有敌军包抄,魏恒这才下令撤退。
如果他们不顾一切急行军,那也能甩掉敌人,但只走出30多里,魏恒就以为安全了让部队停下来休整过夜,这真是一招臭棋。粤军趁着这个机会在红军次日要通过的鹅行山区设下了埋伏。
说到底还是魏恒的问题,在成为独立十二师政委前,他只是一名宣传科长,突然被越级提拔到这么高,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经验来胜任,能力与职务严重不匹配,哎。
第二天独立十二师通过鹅行山区时,早已等待在此的粤军两个营突然杀出,我军瞬间慌乱不已,只有少部分得以突围,其余要么被歼,要么逃入了山中,粤军搜山时他们避无可避,大部被缴械。
![]()
战前独立十二师有1800多人,上千支步枪,后来只收容到了710人,380多条枪。但是这个数目与国军方面的战报对不上数,粤军发给蒋介石的电报是“毙匪二十名,俘百余名,获机关枪一挺,步枪百余枝”。
这种邀功的事情只会往多了说,不可能还刻意减少,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走失了,此后没有再归队。
这次战败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1961年叶长庚在接受采访时还记忆犹新:遂川战斗胜利后,政委魏桓、参谋长童山骄傲了……田海清代理师长虽是当事人,但没实权,只得由他们决定……
他没有亲历此事,但是从一些逃出来的红军战士口中也了解到全貌,对于这支好不容易带起来的部队遭遇如此结局,他的内心非常痛苦。
![]()
四、沉痛失败,主官担责
做错了事情会得到惩罚,打了败仗也是一样。湘赣省委对独立十二师的负责人予以了不同的惩罚。
政委魏恒可以说是此败的最大因素,耽误时间、撤退路线、未至安全地点就休整等问题都是他造成的,因此被撤职和开除党籍,并判处监禁三个月。
参谋长童山在鹅行战斗打响后,就失去了理智,作为军事指挥官他不思如何重整部队发起反击,反而临阵脱逃,使得全军更无战心,在粤军的喊话下整班、整排的投降。因此童山也被撤职和开除党籍,判处监禁一个月。
之后这两人在历史中都没有再被记载,泯然众人矣。
![]()
叶长庚虽然没有参与此战,但他毕竟是军事主官,还是有一定责任,就被撤去师长职务留党察看半年。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后来叶长庚的表现一直非常出色,抗战时期在晋察冀,解放战争在东北都立下不少功劳,因此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另外,那个坚持正确意见的代理师长田海清极为可惜,当时受到了留党察看处分,但新组建的独立十二师依然让他来担任师长,组织还是明白事理的。
后来在随红六军团长征的途中,田海清为掩护主力撤退率部吸引敌人,最终牺牲在了困牛山。
![]()
那些失败,那些过错,我们不该忘记!
那段历史,那些英雄,我们更要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