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板上,我看着不远处刘阿姨正和儿子散步说笑,心头涌上一阵酸楚。这样的天伦之乐,于我而言,却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今年70岁的我,已在养老院度过了几个春秋。每每回想这一生,最刺痛我的,是那句年轻时笃信的“养儿防老不如手里有钱”。如今才明白,有些领悟,来得太迟。
我出生在一个七口之家,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记忆里,母亲总是瘦削的,仿佛风一吹就会倒,却总把最后一口粮食留给我们,父亲的背早早就驼了,却仍咬牙扛起一家人的重担。看着他们被生活压弯的脊梁,年幼的我在心底埋下了不要孩子的种子。
成年后,我成了家里最有出息的孩子,读了中专,进了国企。直到31岁,才在师傅介绍下认识了老伴。缘分妙不可言,我们一见钟情,很快步入婚姻。当我在厂里听见女同事议论怀孕的艰辛以及生产时的疼痛和风险,我不忍让妻子受这等苦。试探着提出丁克的想法,没想到她欣然同意。
![]()
那些年,无儿无女的日子确实潇洒。双份收入,没有拖累,我们买房买车,周末骑着摩托车兜风,假期去大城市游览。看着同事为孩子熬夜奔波,我们却在享受二人世界的宁静。每当父母催促,我们总以“生理问题”搪塞过去。
我们早早规划好了晚年:退休后卖掉房子,去南方小城租个带院的屋子,种花养鱼。若生病了,就找家好养老院,反正积蓄充足。
可命运弄人。老伴还没等到我退休,就在晨练时突发心梗离去。家里的一切都还在,喊我吃饭的声音却再也听不到了。
老伴走后不到半年,我得了严重的胃病。独自去医院做胃镜的那天,我跌跌撞撞地挂号、缴费、检查。麻药过后,晕乎乎地坐在长椅上,看着周围有子女陪伴的老人,第一次对丁克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
退休后的独居生活,更像是在等待死亡。没有牵挂的人,也没有牵挂我的人。每天对着空荡的房间,不知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69岁那年,感觉身体每况愈下,我搬进了养老院。
初来时觉得不错,环境干净,有人作伴。但三个月后,我不慎在浴室滑倒,膝盖磕破流血。呼救半天,才被隔壁老人听见。护工赶来后敷衍处理,态度冷淡。
那一刻,我才真切体会到:在养老院里,有子女和没子女的待遇,天差地别。
隔壁刘阿姨有三个儿子,每周轮番探望,带来的不仅是补品,更是一种“威慑”。她的空调坏了,第二天就修好,我的卫生间漏水,反映半月才有人理会。
最难受的是那次流感,我高烧39度,迷迷糊糊。看着有子女送饭照顾的老人,我只能强撑病体自己去拿药。护工送药不及时,我也无可奈何。
![]()
为了有人关照,我试过认侄子当干儿子。可他去了大城市后,一年也就春节来讨个红包。我也试过请朋友来探望,但大家各有生活,难以为继。最后甚至花钱请人每周来坐坐,但这种用钱换来的关怀,只让心里更空落。
如今,我每天坐在花园长椅上,看其他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终于明白了:子女不仅是生活的依靠,更是精神的寄托。年轻时攒下的自由,成了晚年孤独的筹码,曾经省下的心血,现在都变成了无尽的悔恨。
若时光能倒流,我定会选择不同的路。可人生没有如果,只能在每个漫长的夜晚,咀嚼着自己种下的苦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