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最近的一番表态,在国际能源市场掀起不小波澜。
![]()
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印度正在美俄之间施展一场精妙的外交平衡术。
一边是廉价俄罗斯原油的经济诱惑,一边是美国制裁的政治压力。
印度一方面宣称将“不断扩大对美国石油的采购”,另一方面却私下向美方要求获得从伊朗和委内瑞拉采购的“特许权”。
这个长期以“战略自主”为傲的国家,如何在大国博弈中寻找自己的能源出路?
俄油诱惑:印度如何成为俄罗斯原油最大买家
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能源格局悄然生变。
![]()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关闭大门的同时,南亚的印度却敞开怀抱。
短短三年间,印度从俄罗斯原油的边缘买家跃升为最大客户之一,完成了一场能源进口的华丽转身。
2022年前,俄罗斯原油在印度进口中所占份额微不足道,仅为0.2%。
那时,印度能源进口的重心还牢牢放在中东。
转眼到2025年,俄罗斯已占据印度石油进口总量的35%以上,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
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9月,印度进口了6906万吨俄罗斯石油,相当于每天185万桶。
这一数字在2025年前7个月也达到了日均173万桶,占印度总进口量三分之一以上。
印度为何如此大胆?答案藏在简单的经济账里。
俄罗斯石油的价格远低于其他供应国,比沙特原油便宜约10美元,比美国石油低5美元左右。
印度炼油厂借此大幅节省成本,不仅保证国内供应,还将炼制后的石油产品出口到欧美,赚取巨额利润。
印度外长苏杰生曾直言:“从印度人民的利益出发,走向最有利的地方是一项明智的决策,这正是我们正在努力做的事情。”
![]()
这番话道出了印度能源战略的务实本色。
然而,这种务实背后隐藏着依赖。
俄罗斯原油已深入印度能源血脉,成为难以割舍的廉价毒药。
美国压力:关税大棒与外交博弈
印度大量进口俄罗斯原油的场景,自然没有逃过华盛顿的眼睛。
2025年8月,特朗普政府出手了。
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使总关税税率增至50%。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直言不讳:印度的俄油进口实际上在资助俄罗斯的战争行动。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提供的数据更加惊人:今年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原油占总进口量42%,而战争前不足1%,如此增幅令西方难以接受。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印度展现出强硬姿态。
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公开表示,印度不会“屈服”,将专注于开拓新市场。
他在新德里的一场建筑业活动上宣称:“我们既不会屈服,也不会示弱”,“我们将继续携手并进,开拓新市场”。
印度的反击不止于言辞。
它已宣布暂停与美国的36亿美元P-8I反潜机采购案,作为对美方压力的回应。
更为精妙的是,印度私下向美国提出了一个让华盛顿为难的请求:愿意减少俄罗斯石油进口,但希望获得从伊朗和委内瑞拉采购的“特许权”。
这两个国家均受到美国严厉制裁。
美国国务院陷入两难。同意意味着放松制裁体系,拒绝则可能使印度更加靠拢俄罗斯。
人民币结算:俄印能源贸易的货币变局
就在美印关系紧张之际,俄罗斯的一纸通告,让印度陷入尴尬境地。
多家印度国有炼油厂收到来自俄罗斯的通知,今后购买俄罗斯石油,必须使用人民币支付。
![]()
这一要求与莫迪推动卢比国际化的计划形成鲜明对比。
路透社报道,印度最大的国有炼油公司印度石油公司,已开始使用人民币支付俄罗斯石油款项。
这些交易仍以美元计价,以符合欧盟的价格上限要求,但实际支付则使用等值人民币。
俄罗斯拒绝接受卢比的原因简单直接:卢比在国际市场上流通性差,无法自由兑换。
过去几年,俄罗斯收到了超过300亿美元的印度卢比,但这些资金难以在国际市场上使用。
![]()
而俄罗斯本身对于印度产品的需求极小,手上攒那么多卢比根本花不出去,几年石油贸易下来,俄罗斯手里攒的卢比都快成废纸了。
相比之下,人民币流动性强,能够直接兑换为卢布,并能在中国市场购买各种商品。
对俄罗斯而言,人民币成为规避西方制裁的绝佳工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变化发生在中印关系回暖的背景下。
2025年9月,莫迪亲赴天津出席上合峰会,与中方签署联合声明,为中印关系改善创造条件。
![]()
与此同时,中印贸易额持续上升,2024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达180亿美元,为印度提供了充足的人民币结算来源。
全球布局:印度能源多元战略全景图
面对复杂国际局势,印度并未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多管齐下,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
卡塔尔成为印度能源版图上的新焦点。
2025年10月初,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访问卡塔尔,宣布印度-卡塔尔自由贸易协定(CEPA)很可能在2026年中期或第三季度达成。
目前,卡塔尔是印度在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地区的关键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在2024-25年估计超过140亿美元。
能源占据这一贸易关系的核心,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占印度从卡塔尔进口总额的近90%。
美国原油也重获印度青睐。
在美国加强对俄油制裁后,印度炼油商开始增加从美国的原油进口。
![]()
2024年3月,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和信实工业购买了约700万桶4月发货的美国原油,这是自去年5月以来最大的月度成交量。
与此同时,印度国内也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
莫迪政府制定的2030年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
然而,印度能源战略的最大软肋,可能并非石油,而是稀土。
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一面承认需要中国恢复稀土供应,一面又暗指中国“不可信赖”。
这种矛盾态度揭示了印度的困境:它拥有全球第三大稀土储量,却因精炼能力薄弱而不得不依赖中国。
印度汽车制造协会内部报告显示,本土稀土储备仅够维持三周生产,多家车企已准备启动“间歇性停工计划”。
若一个月内无法恢复稀土供应,全国三分之一的汽车工厂将被迫裁员。
能源战略的平衡木上,印度脚步谨慎。新德里的决策者们清楚地意识到,在这场大国能源博弈中,任何单一的选择都可能付出沉重代价。
“如果你不喜欢购买来自印度的石油和石油精炼制品,那就别买,没有人强迫你买。”印度外长苏杰生的表态,带着印度特有的自信与倔强。
随着全球能源格局持续动荡,印度的这场能源平衡术仍在进行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