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刚过、国谈当头,任何关于低价竞争、超低价中标的新闻,都会触动药械人最敏感的神经。
10月28日,也就是集采拟中选结果公示的当天,财政部网站发布了一份关于征求《关于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文件提出,政府采购评审中凡出现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触发异常低价投标(响应)审查程序:
投标报价低于全部通过符合性审查供应商投标(响应)报价平均值的50%;低于通过符合性审查的次低报价的50%;低于采购项目最高限价的45%;或者评审委员会认为供应商报价过低,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者不能诚信履约的其他情形。
![]()
启动审查后,相关供应商应现场对投标价格作出解释,并提供项目具体成本测算等证明材料。证明不了的,直接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通过审查并中标的,也会成为重点观察对象,其实际履约情况等将被重点关注。
除了供应商外,征求意见稿还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压实评审专家的责任。未根据规定对异常低价开展审查的,财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追究评审专家的法律责任。
这一系列措辞,似乎主要指向药品集采、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等最让医药行业关心的话题。
反对低价竞争,是这两年的重头戏。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要抓的重点任务,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国家把低于成本报价、异常低价中标定性为内卷竞争,但具体多低属于“异常低”,怎么管控异常低,到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标准。
财政部这次给出的征求意见稿首次触及到这一问题,大部分医药人士,尤其是饱受内卷之苦的中小医疗设备厂家,都表示乐见其成。
这一办法是否能管得了国家组织的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行业里众说纷纭。医改专家徐毓才告诉健识局,政府采购应当包括集采,没有理由不包括。但当前的第十一批集采仅要求企业报价不低于同组均价的50%,并不含不低于次低价50%、不低于最高限价45%这两个要求。
从第十一批集采的实际结果来看,低于“最高限价45%”已成了常态。现场流出的部分数据显示,尽管医保局三令五申,而且从规则上堵住了超低价中标的漏洞。但是大家一起卷,现行集采规则还是没办法解决。
![]()
如果确定最高限价45%这条线,企业至少可以保住一部分定价。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文件应该只针对招投标,比如政府定向采购、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等不走招投标的,可能不算在内。
不管怎么样,反内卷都是今后的大趋势。靠低价竞争抢市场的做法今后要停一停了。
撰稿丨李傲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丨晨曦
插图丨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