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光斗
在正式开始《商解西游》课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他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成书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既是神魔故事,也是人性寓言,更是社会的镜像。
《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借鉴了历史上“玄奘取经”的事件,历史上的玄奘法师13岁出家,21岁受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贞观三年,也就是公元629年,他从长安出发,辗转到印度的佛教中心学习佛法。由于他在多场佛法辩论中大获全胜,很快就声名鹊起。
在离开大唐的十几年中,玄奘法师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沿途宣讲大乘佛法。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返回长安,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卷,六百五十七部。他还翻译了《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继鸠摩罗什之后流传最广的译本。
![]()
在《西游记》小说里,乌巢禅师传授唐僧一卷《多心经》,告诉他“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这是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所以一路上,唐僧害怕就念《多心经》,生气就念“紧箍咒”。
明明是《心经》,乌巢禅师却说成《多心经》,这其中的用意,我们会在后面深入解读。
孙悟空的原型则来源于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的猴行者,他举止文雅,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脑的猕猴王,化作一个白衣秀士来助和尚取经。
到了元代,元杂剧《西游记》里就已经形成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形象。再到明朝末年,有人又在前面各种故事版本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和文化氛围进行再创作。
最后,当代的学者又在诸多残缺、失传的文本基础上经过考究、修订,形成现在大家广泛阅读的百回本《西游记》小说。师徒四人的形象固定下来了,但人物设定都做了全新的改编。
![]()
《西游记》的作者一直存在很多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主人公唐僧其实是中国古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西游的故事,我们今天看起来是既玄幻又科幻,像《三体》一样,俯瞰三界,纵览四洲。
《西游记》原著的故事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第二部分是唐太宗魂游地府,第三部分是师徒四人踏上取经之路。第三部分占的篇幅最大,但是我们只有先读懂了第一部分“大闹天宫”,才能清楚为什么会有后来的西天取经这回事。再读懂了第二部分唐太宗魂游地府,才能领悟这个局中局、棋中棋的关窍。
《西游记》第一回说到: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四个洲。
这个说法是源于佛教,他们以须弥山为世界的中心,四周茫茫大海分布着四个板块。
![]()
孙悟空就出生在东胜神洲所辖的一座离岸岛国,叫傲来国,这里有一座山叫花果山,山顶有一块石头,孙悟空就是从这来的。傲来国被东洋大海包围,下面就是东海龙宫。
东胜神洲还有谁?这里的十洲三岛上还住着很多神仙,有出场很少、身份神秘的东华帝君,有明明是道家神仙,却跟佛家走得很近的福禄寿三星、瀛洲九老等。这些人仿佛处于退休状态,日常就是喝茶下棋、修身养性,真是无忧无虑的快活神仙。
从孙悟空的出生地可见,他并不是从随随便便的一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野猴子,此处人杰地灵,仙气飘飘,原著里描绘“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
那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孙悟空的出生地,本身就住着众多长生不老的神仙,他为什么还要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到大西边的灵台方寸山去学艺呢?
我们先打一个问号。
一路从东向西走就来到了南赡部洲,这里就是东土大唐所在地,唐僧就从这里出发。在其他部洲的民众看来,都非常渴望下辈子能托生到大唐,因为这里市井繁华,国泰民安。但是为什么如来却描述它是: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是口舌凶场,是非恶海呢?
我们再打一个问号。
再往西走,在大唐边界有一座两界山,也就是五行山,是镇压孙悟空的地方。附近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南海普陀落伽山。过了南海就来到了取经主战场——西牛贺洲,取经路上所有的妖魔鬼怪,所有的战斗都发生在西牛贺洲。一路向西通关,就到达如来佛祖的道场——灵山大雷音寺。
还有一个洲我们没有介绍到,北俱芦洲,原著里描述是荒茅之地,不开化,一笔带过。没什么可争夺的资源。
当然,西游世界并不是只有一个维度,在四大部洲之上,还有一座天宫,天宫又分为三十三重天,住的是最上层的神仙: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等人,是权力的中心。西游世界一开始就是由道家统领的。
在四大洲之下,是阴曹地府幽冥界,归地藏王菩萨掌管,他手下有十殿阎罗,负责收押各路魂灵。
![]()
古往今来,很多商人老板都会像军事家一样,在公司挂一张地图,因为商场如战场,这也是商业作战图。
当我们了解了西游世界的地图,你就能更清楚的知道,这帮人打来打去到底要干什么。
那么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当中,到底谁才是老大呢?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还是如来佛祖?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天庭、人间、地府是怎么互相通信的?他们要召开一个大会的话,这会该怎么开?三界四洲的人能交流吗?找谁当翻译呢?这是真正的神仙打架。
既然我们从商业的角度来解读《西游记》,西游就是一家公司,而且是一家庞大的集团公司,同时存在着两种经营管理模式,一种是道家模式,也是集团创业初期就发展起来的经营模式,是老钱,由兜率宫的太上老君掌管;
另一种是佛家模式,是在壮大的过程中融入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new money,新钱,由灵山的如来佛祖掌管;
天庭就是集团总部,负责整体的协调运营。
兜率宫就在集团大楼里办公,还是在顶楼,地位非常尊贵;但灵山就不在总部了,他在西牛贺洲,是分公司。
在这里要先特别声明一下,《商解西游》的所有内容不偏向任何教派,实际上《西游记》原著小说也并不是推崇或贬损哪一种宗教理念,只是借佛道之争来比喻两大势力之争,用佛道理念来反应师徒四人境界不断的进化。
我们会看到不论是三界总领玉皇大帝,还是人间的大唐首席执行官李世民,都是“儒释道”综合运用,来进行统治和管理的。所以,我的解读就把佛道比作在同一个集团管理下,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
玉皇大帝是集团董事长,原著里的玉帝可没有电视剧里那么怂,被孙悟空吓得钻到桌子底下,实际上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折腾了半天,压根连玉帝办公室的门都没有摸着。
但是玉董事长也有他的烦恼,这么庞大的企业发展了上万年,人员众多、管理僵化、内部势力割据,缺乏创新活力,而且他头上还有一堆太上皇,三清四帝必须尊重,五方五老也得照顾,自己的权力受到制约,甚至有被架空的风险,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亟待改革。
太上老君那是创业元老,虽然在管理上退居二线了,但实际上他实力强大、根基深厚、集团从上到下都是他的人,关系网盘根错节,而且他还掌握着对高层管理者——诸位神仙来说非常重要的“九转金丹”的核心制造科技。跟玉董事长比起来,他更像是退而不休的太上皇。你说这种情况玉帝能睡得安稳吗?
想想看,如果你是玉帝,你会怎么巩固自己的地位,带领企业更好的发展呢?
上面的人睡不踏实,下面的人没机会上来,怎么办?这就需要一个制衡者,一个破局者出现。
谁来破这个局呢?如来。
如来,我们把他比作天庭驻灵山分公司的总经理,是实力强劲的一方诸侯,我们叫一声如总。如总年纪不大却是一个狠角色,有本事、会用人、善权谋、懂营销。
原著中,灵山早期也是受太上老君提携起来的,这是借鉴宗教里“化胡为佛”的典故。“化胡为佛”又叫“老子化胡”,老子是先秦思想家,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传说老子在印度入净饭王妃腹中,出生后自号释迦牟尼,建立了佛教,并开始对印度人实行教化,这就是道家所谓的“老子化胡”。
在西游故事中,我们发现佛道两家一直是针锋相对的,为什么太上老君一手提携起来的部门,要跟他对着干呢?因为在西游的设定中,“老子化胡”而来的第一任灵山负责人,并不是如来,而是燃灯古佛。
燃灯听从太上老君的指挥,但后起之秀如来,想要脱离老一辈管理层的控制,真正掌握对灵山的控制权,自成一派。矛盾就此产生了。
在我们读《西游记》的时候,如果不是非常仔细的探究作者寥寥数语的伏笔,会认为如来本来就是灵山话事人,因为他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是孙悟空大闹天空,整个天庭没人能奈何这只猴子,玉帝说,快上西天请佛老降服。
但其实这时候,灵山的负责人不是如来,而是燃灯,燃灯已经赶来参加蟠桃会了,正在兜率宫跟太上老君聊天。镇压了孙悟空之后,如来才取而代之。
这次火线任命是燃灯交班,还是如来夺权,我们还是要先打一个问号,随着取经之路再慢慢拆解。
总之,新任管理者上位后,不愿意继续跟在老君屁股后面转,要出头,要独挡一面,甚至想要超越老君。现在的局面就是,玉帝忌惮太上老君,如来想超越太上老君,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玉帝和如来有充分的理由,悄悄联起手来。
很多大公司的内部斗争,其实跟大闹天宫一样复杂、精彩。
西游集团里还有一个十分厉害的角色,就是观音菩萨,观总,是集团驻南海落伽山分公司的总经理,虽然级别没有如来高,但是资历深厚,她不是佛,却被称为“七佛之师”,七佛里就包括如来佛。
观音菩萨八面玲珑、人脉通天、左右逢源,佛道两边的关系都处理的十分融洽,如来也佩服她是一个“有法力”的。观音在西天取经项目中,是关键中枢。
![]()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太白金星,他出场虽然不多却贯穿始终,是办事滴水不漏的总裁办主任,最能察言观色,很多事件的关键转折点,都是靠太白金星来推动的。有太白金星出现的地方,都代表了玉帝的态度。
唐僧,是取经项目小组长,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十世转世投胎的宿主肉身,金蝉子因为犯错被贬,要做出点成绩来将功折罪。你看这套说辞,是不是听着跟猪八戒、沙和尚一摸一样?所以,大家都是带着各自的任务来打怪升级的。
只有一个孙悟空,无父无母,没有兄弟姐妹,看起来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这是一个没有软肋的人,所以他能干翻江倒海、大闹天宫的事。
西游集团是一家什么公司?相当于一家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核心产品有吃了长生不老的蟠桃,延年益寿的交梨火枣、紫芝碧藕,甚至有高提纯、能起死回生的九转金丹。这些都是资源、权力的象征。
同时,西游集团还掌握一项控制人间的终极手段——降雨。古代是农业社会,靠天吃饭,长时间不下雨,就意味着人们的生存问题,都面临严峻挑战,所以,古代如果长时间不下雨,皇帝都要下罪己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就多次面临干旱的困境,也曾请道士求雨。
古代还有很多描述下雨的诗词流传至今,“天街小雨润如酥”“春雨贵如油”,凸显雨的重要和金贵。
西游集团的降雨权,照理说必须掌握在玉帝手中,哪里下雨、下多少必须由他亲自签字盖章,然后安排龙神和雷部共同配合执行,可是取经路上我们却发现,不少妖魔鬼怪竟然都会私自降雨的法术,一套“五雷法”就能绕过流程,直接下雨。
这样一来,玉帝的权力和集团的整体利益,都遭到了威胁和损失。这个棘手的问题也到了不得不处理的时候。
西游集团发展了几万年,老人居功自傲,新人上位困难,玉帝的位置坐的如履薄冰,这股份和权力,到了不得不重新分配一下的时候了。但是,动创业元老们的利益,哪有那么容易呢?
在看似平静的灵霄宝殿内,各方博弈暗流涌动。于是,一个瓦解旧势力,平衡新势力的行动“西天取经”立项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