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OL 3618
“他不说话、不吃饭、不理人……就像把自己彻底封闭了起来。”
最近,赵露思和陈伟霆主演的新剧《许我耀眼》里的剧情看得真是让人揪心。
豪门少爷沈皓辰身世秘密被残忍揭开,一夜之间,熟悉的“哥哥”变成了“爸爸”,慈爱的“爸爸妈妈”变成了“爷爷奶奶”。
面对家庭巨变,这个曾经的阳光少年突然就垮了:拒绝交流、不吃不喝、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让人意外的是,医生看完他的情况后,给出了“自闭症倾向”的诊断,还强烈建议“必须立刻换环境”。
这个剧情让不少观众产生疑问:难道受一次重大刺激,就能得自闭症?
文|Zoey_hmm
图源|网络、影视剧截图
![]()
创伤会导致自闭症吗?
直接说答案:不会!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来源于个体与生俱来的特质,并非由后天的心理刺激所导致。
在电视剧《许我耀眼》中,沈皓辰私生子身份被当众曝光,一夜之间,熟悉的“哥哥”变成了“爸爸”,慈爱的“爸爸妈妈”变成了“爷爷奶奶”。
一连串家庭危机,让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受刺激后的皓辰出现了一系列行为变化:完全不理人,反复做同一个动作,拒绝进食,对声音、光线异常敏感,一点点动静就受惊吓。
![]()
这些明显的“自闭症症状”,看得人非常揪心。
但这些表现本质属于心理创伤的反应范畴,与典型的自闭症有所区别。
更准确的说法是,对于某些性格本来就比较敏感、内向的青少年儿童,遭遇重大创伤后,可能会表现出一些类似自闭症的症状,比如回避社交、重复性动作、刻板行为等。比如反应性依恋障碍。
反应性依恋障碍,指的是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依恋模式。
原理类似于国外的静止脸实验——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当妈妈积极关心孩子时,孩子会愉快地回应妈妈;当妈妈冷漠看向孩子时,孩子会表现出焦虑、害怕等,长此以往,可能对外界不太有反应。
![]()
比如孩子突然和父母分开,对他们而言这可能是一种心理创伤,受过心理创伤的孩子,尤其是持续时间越久,从大脑发育、身体发育、社会性等各个方面越容易落后于正常儿童。
但这些并非原发性的大脑发育缺陷,只是缺乏早期情感互动的刺激导致,这需要通过家庭的更多努力帮助他们弥补回来。
![]()
医生的3个操作值得点赞
尽管剧中对自闭症的诊断存在争议,但医生的处理方法却颇具参考价值。
他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说这是“受刺激后出现的自闭症样症状”。这个说法既描述了现状,又不会给皓辰贴上永久标签。
![]()
更值得称赞的是医生的3个具体建议:首先,不急着用药。
医生发现皓辰暂时不会伤害自己或他人,就优先选择心理干预和环境调整,而非直接使用药物。
其次,果断换环境。医生敏锐地识别出,充满冲突的家庭环境本身就是问题的源头。建议让皓辰离开现有的家庭环境,把他从持续的压力中解救出来。
![]()
最后,引导家庭成员调整互动方式,学会给与皓辰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这种以环境调整和心理支持为核心的干预思路,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
![]()
影视剧应如何刻画特殊群体?
近年来,影视作品对自闭症主题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但在呈现方式上仍有值得探讨的空间。
“受了刺激就得自闭症”这样的剧情,虽然戏剧效果好,但容易让观众产生错误认知。
![]()
除了《许我耀眼》,其他剧集也涉及了相关题材。
《玫瑰的故事》中展现了自闭症人士的绘画天赋,但需要认识到,这种特殊天赋并非自闭症群体的普遍特征。
![]()
公众主动关注自闭症群体,本是值得肯定的事,但与此同时,如果这份关注逐渐走向 “过度强调特殊能力” 的方向,反而可能掩盖他们真实的需求与困境,这显然并非初衷。
陈建斌主演的悬疑剧《暗潮缉凶》中也有类似对特殊群体错误的刻画。剧中受害者沈小舟的哥哥沈小海被设定为残障人士,但有人说他是自闭症,有人说他是脑瘫。
![]()
沈小海
需要明确的是,自闭症与脑瘫是两种不同的状况,自闭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困难、兴趣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
脑瘫则是运动功能障碍,主要影响身体动作和协调能力。
这种认知上的混淆,恰恰说明了在涉及特殊群体时,准确表述和专业科普的重要性。
还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设定,沈小海智力只有八岁水平,沈小舟从小就认为,因哥哥出生那年因附近工厂违规排放含铅废水,妈妈喝了污染的自来水,导致哥哥出生后智力障碍,被诊断为自闭症。
![]()
沈小舟
因此,她不但考取了重点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还立志毕业后从事环保工作,为哥哥讨回公道。
她利用所学知识偷偷检测工厂的相关污染源,也因此触及到了一些群体的利益,最终被残忍杀害。
剧中安排沈小海这样的人物,本意是想带出环保和正义的主题。
遗憾的是,将沈小海的智力障碍与自闭症归因于污染事件,其实并不准确——孕期铅暴露是导致儿童智力障碍的风险因素之一,可自闭症并非由后天污染直接引起。
正因如此,当我们回头看,沈小海在剧中的功能,更像是一个推动剧情的钩子。沈小舟后来投身环保工作,确实源于哥哥;而主角查案的决心、家庭的悲剧感,也几乎都靠他来触发。
![]()
《暗潮缉凶》剧照
遗憾的是,观众却很少能触摸到沈小海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世界:他每天怎么生活?他在想什么?他有什么喜怒哀乐?这些都着墨不多。
如果他不只是个背景,而是有自己性格、有自己故事的人,观众对特殊群体的认知和理解或许会更深刻。
这些影视案例也提醒我们,在呈现特殊群体时,准确的理解和细致的刻画或许更为重要。
![]()
从影视到现实
从剧情到现实回归到本剧中,皓辰的经历虽然只是电视剧中的情节,但还是能给我们一些现实的启示:
当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学学剧中医生的做法,先换个环境,有时候,离开压力源就是最好的急救。
![]()
不应急于给孩子贴标签,重要的是努力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和需求:他为什么退缩?这个行为能帮他缓解什么?
如果确实存在心理困扰,务必寻求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儿科的专业评估与帮助。
别自己瞎猜,也别自我诊断。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无论是自闭症还是其他心理创伤,没有人能在真空中康复,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给予他们走出困境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皓辰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专业支持和家人理解下,他会慢慢好起来。
现实中,每一个皓辰需要的,从来不是什么戏剧化的拯救,而是充分的理解和耐心地陪伴。
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体差异、学会接纳特殊需要时,整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温暖包容。
![]()
大米和小米高级督导韩越表示:
首先,《许我耀眼》中,皓辰这个孩子不是自闭症,过往医生诊断自闭症主要看两条:是否存在社交交往和沟通障碍、是否存在局限重复的刻板行为。
孩子突然不交流了,可能会是大众理解上的"自闭了"。
但自闭症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的。
医生根据这个孩子的症状给到的建议是合理的,这个孩子更适合心理干预,但如果真的是自闭症,我们还是要首先做针对性的干预训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文章版权归「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本号长期征集线索/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提供线索/投稿请联系:contents@dmhxm.com。
点击拨打大小米服务热线
![]()
有任何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咨询“AI顾问”——你的专属个性化AI督导,专业又懂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