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的社区街角,王抖抖门店的骨汤香气已飘出半条街;正午时分,上班族排着小队点单砂锅土豆粉;傍晚,老人带着孩子来买炸串配酸奶 —— 这个以 “砂锅土豆粉” 为核心的中式快餐品牌,正用 “快捷、实惠、暖心” 的特质,成为社区居民 “家门口的放心食堂”,在竞争激烈的中式快餐赛道中,走出一条扎根社区的差异化之路。
![]()
王抖抖的招牌底气,藏在一碗砂锅土豆粉里。为做出记忆点,品牌在原料与工艺上格外较真:土豆粉选用内蒙古优质土豆淀粉,由合作工厂按专属配方手工压制,煮后筋道弹牙,久泡不烂;汤底是每天现熬的牛骨鸡骨老汤,加入八角、桂皮、草果等十余种香料慢炖 4 小时,出锅时撒上香菜、蒜末,热气裹着鲜香,一口便暖到胃里。考虑到不同人群口味,品牌还细分出原味、麻辣、番茄、酸菜四种汤底 —— 老人爱喝鲜醇的原味,年轻人偏爱够味的麻辣,孩子则喜欢酸甜的番茄,一碗粉能满足全家需求。
![]()
光有核心单品还不够,王抖抖巧妙搭配辅助品类,形成 “主食 + 小吃 + 饮品 + 甜品” 的消费闭环。炸串选当天新鲜食材,鸡肉串提前用秘制酱料腌制 4 小时,蔬菜串当天穿制,炸制时严格控制 170℃油温,既保证外酥里嫩,又减少油脂吸附;手工现酿酸奶是门店 “隐藏爆款”,每天用巴氏杀菌乳发酵 8 小时,不加蔗糖,可根据需求加蜂蜜、葡萄干或芒果丁,解腻又健康;自制饮品走 “清爽平价” 路线,柠檬茶用新鲜柠檬现榨,酸梅汤按老配方熬制,均价 8-12 元,搭配土豆粉正合适。
![]()
健康与标准化是品牌留住客群的关键。砂锅烹饪本身少油少盐,土豆粉用天然淀粉,炸串定期更换食用油,连汤底都做到 “零添加”;总部还制定《产品制作手册》,从土豆粉煮制时间(精准 8 分钟)到汤底配比(每 10 斤汤加 2 两香料),再到炸串出锅温度(165℃时捞出控油),都有明确标准,确保全国门店口味统一,避免 “一家店一个味” 的问题。上海某社区店店长说:“不少老客每周来 3 次,就认这个稳定的味道。”
![]()
“离居民近,让居民暖心”,是王抖抖社区运营的核心逻辑。门店多选在社区沿街、小区出入口或社区超市旁,60-80 平方米的空间装修得像 “邻家厨房”:米黄色墙面、原木色桌椅,墙上贴着手绘的土豆粉制作流程,门口摆着新鲜食材展示柜,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出餐效率也专为社区需求设计,提前备好预制配料,点单后最快 5 分钟就能取餐,上班族午休时间也能轻松吃上热乎饭。
![]()
营销上,王抖抖不搞 “花架子”,全靠 “邻里式服务” 积累口碑。定价贴合大众预算,砂锅土豆粉单品 16-24 元,炸串单价 2-8 元,一家三口吃顿套餐仅需 50-60 元;服务细节满是人情味,店员会主动记住老客口味 ——“张阿姨要原味少盐”“小李喜欢麻辣加菜”,带孩子的顾客会收到儿童餐具,下雨天还能免费借伞;社区活动更是积极参与,端午送手工粽子、中秋搞 “吃粉赠月饼”,甚至帮社区代收快递,慢慢和居民处成了 “熟人”。数据显示,品牌成熟社区店的复购率超 75%,新客大多是老客推荐来的。
![]()
在客群适配方面,王抖抖精准抓住社区主流需求:25-40 岁的上班族和家庭主妇是核心,占比超 60%,他们追求快捷、实惠与健康,常点 “土豆粉 + 炸串 + 饮品” 的套餐;18-25 岁的学生和年轻上班族占 30%,爱尝鲜,新品炸串和特色饮品是他们的首选;50 岁以上的社区老人占 10%,偏好清淡,原味土豆粉和无糖酸奶点单率高。针对不同客群,品牌还灵活调整,比如为老人提供 “软烂版土豆粉”,为年轻人推出 “网红炸串拼盘”,进一步拉近距离。
![]()
如今,王抖抖已在全国 20 多个城市开设近百家门店,多数扎根社区,凭借 “产品有特色、服务接地气、价格亲民” 的优势,成为社区中式快餐的代表性品牌。业内人士认为,其成功在于精准踩中 “社区餐饮” 的痛点与需求 —— 用核心单品建立记忆点,用社区运营筑牢客群基础,这种模式不仅让品牌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更为中式快餐细分赛道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