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当地时间10月10日,没有拿到诺贝尔和平奖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表示,将从2025年11月1日起,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
这一措施将叠加在现有关税基础上,使总关税水平达到高达130%或更高。
![]()
特朗普还宣布,作为现有关税的额外措施,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特朗普称,若中国提前采取进一步行动,美国相关措施可能提前生效。
几乎所有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将面临高额关税,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机械设备、纺织品、玩具和农产品等,基本覆盖中美贸易总额的全部(2024年中美贸易额约5000亿美元)
一,全球经济的“黑天鹅”
俄乌战事正酣,而关税战突然升级,将打击全球经济的复苏,将加剧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脱钩速度,其影响之深远、波及之广泛,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二,2025年关税战升级的过程。
02 升级的关税战:从边缘试探到全面施压
近期中美贸易关系的演变,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紧张态势,从零星摩擦逐渐演变为全面施压。
近期中美贸易关系,紧张态势螺旋式上升,从摩擦逐渐演变为全面施压。
★ 9月,美国率先对中国船舶在美国港口停泊加征特别港务费,并且计划未来两年逐年增加。10月,中国出台反制政策。
★ 国庆期间,商务部发布了关于稀土物项、技术出口的严厉管制措施。
意图在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谈判中增加筹码,以稀土作为“战略武器”来平衡贸易谈判桌上的力量。
★ 10月9日,美国财政部对伊朗石油和石化产品出口进行第四轮制裁,涉及15家中国企业和1名个人。
★10月10日 美国与欧盟进行了磋商,特朗普决定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加征100%的关税,关税水平上升到130%,同时强化科技(如软件)的出口管制。
★ 彭博社报道,在中美马德里谈判期间,中方私下提出向美国投资1万亿美元,来换取美国放松在国家安全、贸易、科技上的管制,但美方出于长期政策和国会制衡的原因,反应较冷淡。如果属实,中方谈判代表获得授权向美方释放了和解的善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马德里谈判期间,彭博社报道称中方曾私下提出向美国投资1万亿美元,以期换取美国在国家安全、贸易和科技管制的放松。
同时,李Q在联合国大会上也释放了善意,强调中美是伙伴和朋友。
然而,美方对此反应冷淡,表明其对华政策已非短期利益驱动,而是基于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和国会制衡。
![]()
三,稀土能够制裁美国的来龙去脉:战略资源与技术博弈
稀土在此次贸易摩擦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 中国稀土制品及其技术在国际上占据领先地位。
2024年,出口了约9.6亿美元的稀土金属、钪和铕,出口量约为8904吨;出口了58142吨的稀土永磁材料,出口接近29亿美元;中国的稀土及其制品出口总值近40亿美元,约占全球的81%。
★ 2025年9月,巴基斯坦与美国战略金属公司签署了价值5亿美元的协议,旨在开发巴基斯坦的稀土资源。
根据协议,巴基斯坦向美国首次出口了稀土元素和关键矿产,包括铜精矿、锑和稀土元素如钕和镨等。
★ 美国在1980年前后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出口国,约占全球贸易量的80%。
加州的马特科矿在2000年停止开采和生产,自2018年1月起恢复了马特科矿稀土矿石的开采和加工生产,2024年该矿稀土矿石年产量已达到约45000吨,占全球总产量的约15%。
![]()
★ 2024年,稀土生产国排名:中国约270000吨,美国约45000吨,缅甸约31000吨,澳大利亚约13000吨,尼日利亚、泰国各约13000吨。其中,缅甸克钦邦的稀土矿主要由中方开采,并送回国内加工。
★ 马来西亚在稀土提纯分离产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技术和设备由澳大利亚林纳斯公司(Lynas)提供,在高效分离技术、环境友好型冶炼技术和废料处理方面的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
★ 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和设备是在1980-2000年间,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引进,技术基础来源于西方,后来逐步发展出自己的技术。
这些事实清晰地表明,国外并不缺乏稀土开采、冶炼和提纯技术。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稀土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但要完全替代中国的供应,仍需3-5年时间。
中国的稀土矿产及其制品在未来3-5年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主导地位正在逐年削弱。
预计5年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的稀土产业有望占据全球稀土贸易量的50%。
这意味着,稀土出口管制在短期内能发挥重要作用,但从中长期来看,其作为谈判筹码的效力将逐渐减弱。
四,美国对出口中国关键软件的禁令,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对华关键软件出口的管制,其影响将更加“无形”且深远,甚至可能构筑一道难以逾越的科技鸿沟。
底层软件的复杂性与生态依赖,使得其替代难度远超想象。
微软的Windows、苹果的macOS以及Visual Studio、Oracle数据库等,是中国企业和开发者广泛使用的基础软件。
一旦美国停止出口,中国将面临企业级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核心软件的“断供”危机。
阿里云、腾讯云等中国主流云计算平台,其底层架构和技术平台大量依赖微软的Azure和亚马逊的AWS等美国提供的基础软件。
软件禁令将直接导致中国云计算行业面临技术障碍。
谷歌的TensorFlow、PyTorch等机器学习框架,以及英伟达提供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是中国AI研发和应用的核心工具。
失去这些软件,将极大限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能力。
芯片设计离不开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而Cadence、Mentor Graphics、Synopsys等美国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最先进的EDA工具。
如果这些软件无法获得,将对中国芯片设计和半导体产业造成致命打击。
Matlab、LabVIEW和Maple等高级科研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物理、化学等学科。缺少这些工具,中国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数据处理、建模和仿真方面的能力将受到严重制约。
GitHub、Visual Studio、Java开发工具包(JDK)等美国软件工具和开发平台,是无数中国软件公司和独立开发者的日常工作依赖。
禁令将造成技术断层,严重影响中国软件开发生态的正常运转和创新能力。
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中国IT巨头,其业务发展同样离不开美国的工具、平台和服务。
一旦被切断核心技术支持,将严重削弱其自主创新能力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与稀土不同,软件管制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结构性的,甚至是不可完全替代的。
稀土可以通过投资开采、技术转移等方式在3-5年内部分替代,但底层软件的开发和生态建设,需要数十年的积累和投入。
![]()
五,对双方的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
100%的关税将导致中国出口商品成本大幅上升,严重削弱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出口额和整体经济增长。
关税和技术禁令将加速全球产业链的“去中国化”进程,促使跨国企业将生产线迁出中国,对中国的就业和供应链稳定构成挑战。
关键软件禁令将迫使中国加大在基础软件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加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这在短期内会面临巨大困难,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催生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软件和技术生态。
2,对美国的影响:
100%的关税的一部分成本将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但影响不大。
真正在美国售卖的中国廉价工业品,成本的大头并不在采购成本和关税,而是美国国内的物流运输和人工服务。
美国的人工非常昂贵,而物流运输和批发零售又必须雇佣大量的劳动力。
举个例子,美国在中国采购一条牛仔裤,采购价是1美元,在超市的卖价是10美元。
沃尔玛能赚9美元吗?不可能的,零售的利润也就是10%,也就是说沃尔玛的利润也就是1美元。
其余的8美元,要交税要给工人发工资水电物业等等,其中人工工资是大头。
这个时候,特朗普宣布要增加关税,增加100%,最终的结果,也就是让超市的物价增加10%左右。
特朗普政府此次的关税战升级与关键软件禁令,犹如一记重拳,将中美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临界点。
![]()
在稀土领域,我们需要继续巩固技术优势,并加速海外稀土资源的开发与合作。
而在关键软件领域,我们必须正视差距,投入巨大资源,在操作系统、数据库、EDA工具等基础软件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构建安全可控的国产技术生态。
这场关税与技术博弈,远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它将是一场持久战。
但可以确定的是,唯有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才能在全球经济秩序重塑的浪潮中,牢牢把握住自身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