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世纪的中原,匈奴、鲜卑的马蹄踩碎了西晋的江山,洛阳城头换过好几回旗子,长安的宫墙淌着血,十个人里头七八个死在乱军里,或熬不过奴役。
![]()
有个叫冉闵的将军从乱局里站出来,带着汉人将士杀了羯族皇帝石虎,自己称帝后下令,凡胡人拿武器的,一律杀掉,邺城那天死了二十多万胡人,河北山东的老百姓拎着锄头、扛着扁担就上街了,这一下让胡人知道,汉人骨头没断,至少撑了两年。
![]()
另一边江淮的水路上,祖逖带着一千多人划船北上,指着长江说,不收复中原就不回南方,他打仗不光靠刀剑,还带着百姓种地,占下的城池都成了粮仓,石勒的几十万大军不敢南下放牧,怕祖逖的粮草比箭雨还硬,他去世那天,两岸店铺都关了门,百姓说,祖公走了,咱们连个能喘气的主儿都没了。
![]()
公元383年,前秦的苻坚说把马鞭扔进河里就能拦住水流,带着号称百万的军队杀向江南,谢玄领着八万北府兵在淝水迎战,故意让对方后撤,趁机放箭,八十万大军自己乱了阵脚,踩踏致死,这一仗打灭了胡人嚣张的气焰,也让江南的人敢说,咱们汉人也能赢。
![]()
后来刘裕从北府兵里一步步往上走,四十岁灭了南燕,四十多岁打回长安,他拿下的地盘成了南朝的底子,鲜卑骑兵也不敢随便往南来,临死前他留了句话,恢复中原,可他没等到那天。
有趣的是,鲜卑族的拓跋珪反而帮了汉人,他建了北魏之后,学汉人种地、收税,到他孙子孝文帝时,干脆说汉语、穿汉服,鲜卑人也就成了汉人里的一分子,这一来,北方慢慢缓过劲来,为隋唐统一打下了基础。
![]()
可历史从来不是光靠大人物撑起来的,老奶奶把最后半袋米塞给祖逖的兵,建康城的女工连夜缝铠甲,手磨破了也不停,逃难的少年掐死羯族监工,跑投南方,敦煌的和尚把经书藏进石窟,农夫们打仗间隙照样下地,春种秋收,那些没留下名字的人,用双手把汉家的火种,一点一点护在心口。
一千七百年过去了,我们写字用汉字,说话讲汉语,都是这些人拿命换来的,冉闵拼过,祖逖熬过,谢玄扛过,还有千万百姓没放弃,像根绳子,一点一点把汉民族从悬崖边拉回来,他们的故事有赢,有输,也有骂,可正是这些活生生的人,在最黑的时候,撑住了文明的骨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