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摊上事儿了?开工作室的“鸡排哥”能否打破网红的“短命魔咒”?

0
分享至



“鸡排哥”摊上事了?

10月9日,这位此前因幽默金句火遍互联网的民间网红,难得开启直播。作为国庆长假前被央视报道的“草根代表”,他在直播中坦言自己“摊上事儿了”,是因为自己登上央视,而对此第一反应满是感激。


央视报道景德镇鸡排哥

“做完你的做你的,做完你的做你的,我的控场能力很强。”此前,鸡排哥在出餐时与顾客的互动语录,一句句都成了网友追捧的“金句”,也让他凭借真实、接地气的形象圈粉无数。



随着人气攀升,他的商业化动作也悄然落地:据媒体报道,“景德镇市珠山区李俊永餐饮管理工作室”已于9月30日正式成立,经营者正是鸡排哥本人,经营范围涵盖餐饮管理、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这一动态曝光后,不少网友和行业观察者都对他未来的商业化路径充满想象。

回溯鸡排哥的从业经历,不难发现他一直在寻找餐饮变现路径:早年陶瓷厂改制后,他从下岗工人起步,先后做过烤羊肉串、卖过凉皮、经营过肉夹馍小摊,最终扎根炸鸡排领域。这种“草根创业”的底色,既是他的人设标签,也为他的商业化之路埋下了关键命题——当流量退潮,他是否具备将“人气”转化为“持续盈利能力”的硬功夫?


网红餐饮的“短命魔咒”:流量之外的经营短板

事实上,早在“鸡排哥”爆火前,抖音平台上已有多个街头网红在餐饮赛道出圈:合肥“盒饭姐”的10元自助盒饭、南京“10元手冲咖啡”阿姨的摊位,如今皆归于平静。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行业痛点:网红能靠情绪价值引爆流量,却未必能接住“变现”的长期考验。


图源:网络

餐饮是“重运营”生意,从选址、成本控制到供应链管理,环环相扣。许多网红摊点初期的热闹,往往掩盖了专业能力的缺失。以“粥饼伦灌饼”为例,其门店位于繁华商圈,月租高达2万元,叠加人力成本后,因运营不善难以维持收支平衡,开业仅半年便关门;网红模特李凉凉代言的“重庆小面”门店,也因选址失误、成本失控持续亏损。反观鸡排哥,其工作室刚成立便涉及餐饮管理,若缺乏成熟团队支撑,初期或面临类似困境。


图源:网络

产品层面,网红小吃多以“爆款单品”起家,但技术门槛低、同质化严重,极易被模仿。从“土家烧饼”到“肉松小贝”,国内网红小吃的生命周期普遍短暂。更关键的是,部分品牌在扩张中因品控下滑遭反噬:上海的网红美食“阿大葱油饼”在IP化后,因价格虚高、口味偏离初心被吐槽;曾经在国内成为连锁万店的正新鸡排曾以8元大鸡排的高性价比横扫市场,却因偷工减料,顾客吐槽“一口下去全是面粉”,两年间门店从高峰时的2万家锐减至1.4万家。


正新鸡排门店

流量依赖症则是另一隐患。网红餐饮的初期客流多靠社交平台算法驱动,本质是“打卡经济”。顾客为打卡拍照而来,复购率极低。一旦平台流量倾斜或曝光减少,客流量便断崖式下跌。“鸡排哥”虽靠幽默互动积累了忠实粉丝,但若仅依赖“看排队的热闹”而非“产品复购”,终将面临流量枯竭。

消费者理性化也在倒逼行业升级。如今消费者对性价比、品质的要求显著提升:若定价远超预期,或无法延续“情绪价值”,便会被抛弃。同时,食品安全与品牌口碑的敏感度空前提高,任何负面事件都可能加速品牌崩塌。


“鸡排哥”的破局之道:从“网红”到“长红”

凭借幽默人设和烟火气爆火的“鸡排哥”,若想突破“昙花一现”的宿命,实现从流量网红到长期品牌的跨越,其实仍有不少机会。



首先要死守产品底线,把鸡排的“核心竞争力”做扎实。餐饮的本质永远是“好吃”,脱离产品品质的流量终是空中楼阁。“鸡排哥”需从细节处打磨产品:严格把控食材新鲜度,甚至可根据地域口味差异做微调。同时,切忌盲目扩张品类——此前不少网红餐饮为追求营收,在主打单品外强行添加奶茶、小吃等品类,导致精力分散、品控失控,最终拖累核心产品口碑。

其次要谨慎把控扩张节奏,避开“过早加盟”的死亡陷阱。网红餐饮的崩塌,往往始于“流量高峰时的盲目扩张”。鸡排哥目前刚成立餐饮管理工作室,团队专业能力尚未经过市场验证,此时若急于开放加盟,极易陷入“重数量轻质量”的困境——加盟商为追求短期利益,可能偷换原材料、压缩制作流程,最终摧毁品牌口碑。

此外,可以升级“鸡排哥”一再强调的用户反馈,在直播中收集顾客建议,根据真实需求迭代产品和服务——比如顾客反映“等待时间过长”,就可优化制作流程、增加备餐环节,用精细化运营积累“靠谱”的品牌形象。



其实对“鸡排哥”来说,“接地气”才是他最强的护城河。作为一个餐饮网红,他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鸡排”本身,而是“卖鸡排的人”——他与顾客互动时的幽默金句、出餐时的利落姿态、面对镜头的真实感,这些情绪价值是其他餐饮品牌难以复制的。

要让消费者不仅为鸡排买单,更为“和鸡排哥唠两句”的烟火气体验付费。甚至可探索“餐饮+内容”的多元变现路径:比如将直播升级为“内容场”,在出餐间隙穿插幽默段子、创业故事,打造“鸡排摊脱口秀”的特色内容,吸引因“喜欢听他说话”而来的粉丝;还可推出周边产品,如已推出的“鸡排哥”T恤衫等。毕竟,“鸡排哥”的幽默感本身就是稀缺内容,这条“内容变现”的路径,或许比单纯开更多门店更具想象空间。

流量会褪色,但“人”可以长红。网红餐饮的兴衰早已形成行业规律:短期靠流量,中期靠运营,长期靠“人”。鸡排哥若能守住产品底线、打磨运营细节、放大个人特色,或许能打破“短命魔咒”。毕竟,消费者记住的从来不是某家店,而是某个有温度的人——就像大家记住的不是“网红鸡排”,而是当年那个在路边笑着递鸡排的摊主。

参考资料

1、“鸡排哥”的真诚经不起全网消费,新华时论

2、两年关店1万家正新鸡排夹缝求生,进击的沈帅波

3、“鸡排哥”黄金周流量变“留量”,情绪经济是下一个万亿赛道?文娱价值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柳建民已任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柳建民已任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大象新闻
2025-11-05 08:24:02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39健康网
2025-10-28 19:30:54
客场逼平首尔FC!成都蓉城打出血性,把压力给到了中足联!

客场逼平首尔FC!成都蓉城打出血性,把压力给到了中足联!

落夜足球
2025-11-04 21:56:43
沉默的荣耀:唯一全身而退的潜伏者,是装憨的吴家佣人

沉默的荣耀:唯一全身而退的潜伏者,是装憨的吴家佣人

历来纵横
2025-10-25 20:09:56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依依向北风》38集结局:儿子绝症,乔正君入狱,俞乐山破产去世

《依依向北风》38集结局:儿子绝症,乔正君入狱,俞乐山破产去世

阿讯说天下
2025-11-04 16:43:52
苏州地铁暗战:百强县张家港为何主动“弃赛”?背后暗藏三重博弈

苏州地铁暗战:百强县张家港为何主动“弃赛”?背后暗藏三重博弈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11-05 00:53:01
炸了,印度发射4吨多通信卫星,创本土纪录,这技术到底有多牛?

炸了,印度发射4吨多通信卫星,创本土纪录,这技术到底有多牛?

沧海旅行家
2025-11-03 17:10:08
官宣,韦世豪签约,2年合同,或拿500万年薪,和蓉城合同1月到期

官宣,韦世豪签约,2年合同,或拿500万年薪,和蓉城合同1月到期

乐聊球
2025-11-04 14:00:13
荷方又闹出大笑话,妄图以晶圆封锁,竟反成替中企狂揽海量爆单

荷方又闹出大笑话,妄图以晶圆封锁,竟反成替中企狂揽海量爆单

说故事的阿袭
2025-11-04 11:06:02
带小三产检后续:女生长的很美,其航空公司遭围攻,男子职业不保

带小三产检后续:女生长的很美,其航空公司遭围攻,男子职业不保

艳儿说电影
2025-11-05 07:41:53
蒋军司令起义,见解放军将领太年轻,脸色大变:你们不讲信用!

蒋军司令起义,见解放军将领太年轻,脸色大变:你们不讲信用!

大运河时空
2025-11-03 21:40:03
记者:灰熊和鹈鹕被认为是最可能搬到西雅图和拉斯维加斯的球队

记者:灰熊和鹈鹕被认为是最可能搬到西雅图和拉斯维加斯的球队

懂球帝
2025-11-05 08:13:26
中美呼吁立即撤侨,中资遭针对性袭击,美俄欧再次得到血泪教训

中美呼吁立即撤侨,中资遭针对性袭击,美俄欧再次得到血泪教训

古事寻踪记
2025-11-05 07:46:38
国资委:贯彻“应给尽给、能给尽给”的政策导向 持续支持中央企业优化科技创新机制

国资委:贯彻“应给尽给、能给尽给”的政策导向 持续支持中央企业优化科技创新机制

科创板日报
2025-11-04 12:54:04
小S大女儿Elly晒自拍照,穿抹胸短裙,身材火辣,网友:像小S

小S大女儿Elly晒自拍照,穿抹胸短裙,身材火辣,网友:像小S

艳儿说电影
2025-11-05 07:40:25
陈锦鸿也没想到,那个被医生诊断智力问题的儿子,如今活成了这样

陈锦鸿也没想到,那个被医生诊断智力问题的儿子,如今活成了这样

科学发掘
2025-11-03 13:46:43
上海拆迁补偿刷新记录...

上海拆迁补偿刷新记录...

新浪财经
2025-11-05 00:17:26
49+24!中国男篮最强双塔!全运会第一惨案诞生

49+24!中国男篮最强双塔!全运会第一惨案诞生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4 21:01:40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80后房车生活
2025-09-28 23:27:33
2025-11-05 09:04:49
首席商业评论 incentive-icons
首席商业评论
深究商业逻辑,助力价值成长。
7241文章数 1008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头条要闻

郑丽文:让唾弃民进党力量重新汇集 取得2028选举胜利

头条要闻

郑丽文:让唾弃民进党力量重新汇集 取得2028选举胜利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财经要闻

飞天跌破1700元 茅台迎来最不确定的冬天

科技要闻

亚马逊发函叫停:AI替你购物,平台有权阻止吗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家居
手机
教育

艺术要闻

Amber Lia-Kloppel:当代美国具象画家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手机要闻

4000元以上谁最具性价比?iQOO 15笑而不语

教育要闻

做好学校中层领导的六大关键能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