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张小莎 文/图)一身整洁白衣,走起路衣角带风,莹亮镜片下双目炯炯有神,面容观之可亲,语速不急不缓,同事眼里的“移动医学辞典”,患者口中的“和蔼可亲好医生”,这就是咸阳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主任,骨科主任医师杨雷刚,主要擅长骨科创伤疾病的诊治、科研技术推广。
![]()
“只要科室同事谁有专业疑问,主任几乎都能第一时间予以解答,随后还会在群里‘扔’出几个相关问题链接”,护士长任小妮非常认可自己的老搭档,“敬业、负责,学识渊博,一名医生应有的品质,在他身上都能找到”。
“年轻人跌倒,骨头能把地面砸个坑,而老年人跌倒,骨头就跟鸡蛋壳一样脆弱又易碎”,杨雷刚如是形容老年人骨折。而无论是病房还是门诊的病人在不知如何锻炼更好时,杨雷刚则会主动加其微信,“就照我发的这3段视频练!”
![]()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每一次对话都是杨雷刚30年丰富诊疗经验的厚积薄发,这样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总是能让病人、家属迅速了解病情,继而更加理解诊疗方案,免却了很多迷茫、焦虑和不合作情绪。
![]()
“杨主任,您看我老妈这情况到底能不能做手术?”杨雷刚早晨查房结束,一位高龄骨折患者家属见缝插针凑到他眼前。
患者是位90岁老太太,在家意外跌倒导致左大腿骨折,骨密度检查T值只有-5.6,严重骨质疏松,患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30余年,同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脑萎缩等情况。
面对这位刚刚入院的超高龄骨折病例,杨雷刚耐心安抚家属焦虑心情,同时按照科室牵头建立的“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下的老年骨折诊疗全流程管理”模式,邀请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麻醉手术部、临床营养科等专科医生迅速展开会诊,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予以营养支持治疗。入院3天后,杨雷刚带领团队为老人在椎管内麻醉下实施“牵引下微创左股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手术成功完成后老人被送入重症医学科持续监护,1天后转入创伤骨科继续治疗,术后9天,老太太出院回家。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速,高龄、超高龄骨折患者日趋增多,创伤骨科随之也接诊了大量老年骨伤病人,加之内科疾病多发导致治疗困难,是否需要手术成为关注重点。
对此杨雷刚自有一套,“简而言之,要不要做手术取决于身体系列评估检查结果,满足各项条件即可及时手术,不满足则要多学科会诊对身体进行纠正治疗,若纠正成功即可进行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等出血少、干扰小的骨折固定微创手术,若纠正后再评估仍无法承受手术,则要采用牵引这种不手术的长骨头办法,让老年骨折病人拥有较高生活质量”。
面对一名经评估并不适宜手术、而家属却想要手术的患者,杨雷刚如实告知,“你爸爸现在的身体就像一座老房子,再做手术的话就像给这房子做一次装修,风险太大!”
作为创伤骨科主任,在一个普通工作日,杨雷刚将自己的时间几乎都交给病人,早晨7:30带领医生团队查房,随后迅速到达手术室,主导开展复杂骨盆骨折、陈旧病理骨折等疑难手术。手术结束也并不意味着下班,这时杨雷刚往往要返回住院病区,对新收入、术前(后)、高龄以及重症监护的病人一一查看,必要时还会在病人患处用油性笔做上标记,提醒主管大夫随后予以必要处置,保证精准诊治。
查房时杨雷刚会保证将每一个地方都捏到按到,将查体做到细之又细。90岁老太出院之际,杨雷刚细心嘱咐家属:“饭要好好吃,这样能促进伤口和骨折愈合,后续根据老人愈合情况再决定下床行走时间”,看着一批批患者安然出院,杨雷刚感到十分踏实、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