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绕组是电机实现电能与机械能转换的核心部件,其防护效果直接决定电机的绝缘性能、使用寿命及运行安全性。绕组防护的核心目标是阻挡外界异物侵入、液体侵蚀及环境老化因素(如高温、腐蚀性气体),避免绕组绝缘层破损、受潮或老化,进而引发匝间短路、对地、相间击穿等严重故障。
从绝缘系统防护来看,绕组的绝缘性能是防护的基础,需通过“多层绝缘结构 + 等级匹配”确保电气安全。首先,绕组导线本身需包裹绝缘层,根据电机耐温等级选用适配的绝缘材料或电磁线;导线绕制形成线圈后,需在匝间、层间填充绝缘纸或绝缘漆,避免相邻导线因绝缘破损发生匝间或相间短路。其次,绕组整体需经过 “真空浸漆” 或 “滴漆” 工艺处理(不同的厂家绕组绝缘工艺不尽相同),使绝缘漆充分渗透至线圈缝隙,形成连续、致密的绝缘漆膜,一方面阻挡外界水分、粉尘渗入绕组内部,另一方面提升绕组的导热性与机械强度;对于高压电机,线圈还需包裹数层的云母带,绕组进行真空压力浸漆,防止高压击穿。为了防止电晕现象,高压电机绕组线圈还需要通过涂覆防电晕漆或包扎电阻带减少电晕击穿问题。
![]()
从异物与液体防护来看,需通过结构设计与密封措施,阻断粉尘、液体与绕组的直接接触。针对粉尘防护,主要结合电机的运行环境通过外壳防护实现。针对液体防护,潮湿或多水场景的绕组,需在绝缘漆中添加疏水成分,使绕组表面形成 “疏水膜”,避免水分附着或渗入绝缘层;若电机存在被液体飞溅或短时浸泡的风险,绕组需采用 “整体密封式结构”,即将绕组与定子铁芯一同封装在耐水绝缘材料中,实现完全防水,此时绕组防护需与电机整体防水等级匹配;此外,电机内部需预留 “冷凝水排水通道”,避免电机启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积聚在绕组底部,导致绝缘受潮。
从环境适应性防护来看,特殊恶劣环境需针对性强化绕组的抗老化、抗腐蚀能力。在高温环境中,绕组绝缘材料需选用高耐温等级,且绝缘漆需具备优异的热稳定性,避免长期高温下出现漆膜开裂、脱落;同时绕组导线需采用耐高温的铜导体,减少高温下的电阻损耗,防止局部过热损伤绝缘。在腐蚀性环境中,绕组需采用 “防腐蚀绝缘体系”,在户外露天环境中,绕组防护壳体除满足 IP67 及以上防水防尘等级外,还需添加 “抗紫外线防护”,防止长期日晒导致的绝缘层老化、脆化,延长绕组使用寿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