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佛寺出家为僧的人,要立下大誓愿,为度脱众生而潜心修行佛法,从此以后吃斋念佛、谨守戒律清规,与万丈红尘做个了断。
修行有成的僧人就会拥有平静祥和、宝相庄严的面相。
我国著名的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说,日本僧人面相却十分令人吃惊,相比较下,中国的寺院太热闹太着急。
![]()
我们都知道,日本这个民族在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名声特别臭,自我国古代的“东瀛倭寇”不断侵犯我国国土,劫掠杀害华夏子民,到二战时期掀起的臭名昭著、惨绝人寰的法西斯侵略战争,日本人向来以狠戾、灭绝人性著称。
难道日本僧人有什么特殊的修行法门,能够消除深植于民族精神中的劣根性,从而比中国的僧人更快速地进入冥想顿悟的境界,领悟到无上佛法?
还是说日本寺院中供奉的神佛有特殊的因缘之力,能够洗涤人的心灵,让人从面相上就呈现出佛门法相?
![]()
按道理来说,日本的佛教是从中国偷学去的,没道理中国的寺院和僧人会在佛法传承上输给日本,莫非当年日本也派学者到佛教的诞生地印度去偷师学艺,得到了佛门无上经典?
但有一种比上面三种都离谱,但放在日本这个奇葩民族身上又显得异常合理的猜测——据说日本僧人面相庄严慈悲、平静祥和是因为他们不戒女色。
究竟真相如何,我们先听马未都先生讲讲中日两国僧侣和寺院的区别,就能够一辩真假,一解困惑了。
中国与佛教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至大唐盛世发展达到巅峰。当时佛教寺院遍布全国各地,从长安到南蛮之地,都有佛光普照。
坐落在我国各地的佛寺秉承释迦摩尼心愿,广开慈善之门,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之人,都可以到寺院剃度出家,为自己求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
因此佛寺自古以来就是神圣清净的地方,是为了解救苦难众生所建立的处所。
中国的佛家弟子通常在剃度出家来到佛寺后,便需要与断绝一切俗世缘分,与家人亲友别离,不可再贪恋红尘。
而且僧侣一旦烙上戒疤,穿上法衣,被住持方丈或师父赐予法名,就相当于旧日生命已死,新的佛家生命诞生,必须严格持斋奉戒,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俗世欲望。
出家为僧,六根清净,眼不可贪恋浮华美色、耳不可听红尘之声、鼻不可闻诸肉之香、舌不可尝荤腥之味、身不可感寒暑之气、意不可存诸般妄想。
![]()
这对于一心向佛的人来说,是修行之道,对于心思不静的人来说,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折磨。
正常人都有欲望,有人想要功成名就,永世受人敬仰;有人想要财富盈门,世代享受荣华;有人想要文誉天下,才名流传千古;有人想要温玉软香,终身为情所欢。
但是一旦出家成为僧人,就需要放弃一切俗愿,不可以再有成为人上人、享受钱权名色、烟酒俱全的欲望。
有些人出家之时,确实心如止水,一心要在佛前诵经敲钟,绝不贪念红尘。
![]()
但是时间久了,却又尘心复萌,既想要佛前侍奉,又想要涉足俗世。有许多破戒的僧人,都是天长日久憋不住了,既舍不下在寺院的生活,又想享受戒律之外的快乐。
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就有管不住自己心的时候,当年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时代证明了这种违背人类本性的主张,是无法被世人所接受的,是有碍于人类长久发展的。
常言道“堵不如疏”,一味地以清规戒律压制人的本性,会引起人的“逆反心理”。
![]()
许多表面上诵经持戒,不贪财、不碰酒肉荤腥和情色的僧人,背地里却与香客私相授受,大肆敛财,不仅烟酒都来,甚至有许多僧人会对信佛的女子下手,犯下种种戒律。
马未都先生说,中国有许多寺院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来此上香拜佛的香客,很多都是旅游者,对佛没有任何恭敬之心。
根本不理会寺院中的各种拜佛章程,只是为了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天神佛前面求一个升官发财。
而负责接引的僧人,巧立各种名目,让前来上香的香客们捐献功德,或者购买各种香烛、开过光的手串、项链等,变着法赚钱。
![]()
甚至为了方便香客们捐款,还在功德箱、观音圣水、开光佛珠等前面放置了收款用的二维码,全面商业化的架势,让人恍然觉得身在超级市场。
马先生在拜佛时,甚至听到几个年轻僧人们在佛前窃窃私语,凑近了听原来是在商谈股市情况,猜测哪一支股票能够一路涨涨涨。
问他们几句佛寺供奉的佛菩萨都有谁,他们满脸不耐烦,敷衍几句后连连催促快些拜完佛离开,以免误了他们的大事。
俗话说上行下效,刚入佛门的年轻僧人如此贪恋钱财,位高权重、身为僧侣表率的长老们可见一斑。
![]()
而在财富宝物、地位佳人的诱惑下,许多六根不净的出家人,纷纷利用受人信任的僧侣身份,通过传教、作水陆法事、买卖佛缘相关的器物等种种手段,广敛钱财,乌烟瘴气的行为简直是佛门之耻。
在佛学界因过度商业化而受人诟病时,有一个难得的清修之所——北京龙泉寺横空出世,让佛门中人和香客都眼前一亮。
许多大学生、高材生都慕名前来,在此处落发为僧,钻研佛学经典,探寻人生终极意义。有了年轻高知分子的加入,龙泉寺的佛学理论水平、宣传教义载体和寺院管理都有了明显提升。
这一切都离不开龙泉寺当时的方丈——学诚法师。
![]()
自2005年,学诚法师到龙泉寺担任住持方丈以来,凭借着在微博平台上日以继夜地宣扬佛法,解答世人困惑迷惘,很快获得了香客们的信赖与支持。
有许多在学业、职场或情感上遭受挫折的年轻人,常常到学诚法师的账号下倾诉自己的想法和痛苦,学诚法师有问必答,以温和慈悲的话语开导人们,让人们从痛苦的情绪中得见光明前路,因此被称为“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有了大众的信仰基础,再加上正确的管理理念,学诚法师很快组建起来一支高学历团队,许多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都为龙泉寺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时之间慕名前来的信众纷至沓来,香客如云。
![]()
许多信奉佛法的香客,怀着对学诚法师的信任,祈求学诚法师为自己救拔苦难,让自己能够从诸种苦厄中解脱出来,一来求得俗世生活的幸福圆满,二来求得转世来生的善缘功德。
可惜的是,龙泉寺毕竟仍在红尘之中,不免被俗世沾染。
学诚法师刚开始还能够以正大慈悲之心,为前来祈愿的香客解惑,但年深日久,接触的达官显贵、地位非凡的人越来越多,红尘铜臭之味终于致使佛心动摇。
学诚法师开始巧立名目,向香客索要布施、功德钱财,向女性学佛弟子宣布扭曲的佛家教义,诱导女弟子献身以供自己取乐。
![]()
2018年,释贤启、释贤佳实名举报学诚法师利用宗教性侵女性、违建、侵吞钱财,并歪曲解释佛家教义,致使佛法宣扬受阻,佛门蒙羞。
实名举报信多达95页,字字血泪,在佛教信众和世俗界引起轩然大波。
许多被学诚法师敦厚慈之形象所蒙蔽的信众,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位耐心开导大家一心向佛,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私下里竟是这种人。
佛教协会深入调查后,并未向外界公布结果,但作出了免去学诚职务的决定,致使许多人一夜之间信仰崩塌,再也不肯相信佛教。
这样的佛教乱象近年来屡有发生。
![]()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佛教仍然存在着众多信仰坚定,佛心如一的僧人。
许多寺院即便香火寥寥,依然坚守本心,不向信众索要财物,也教导僧众把持自在清净,无论出世清修还是入世问佛,不可妄动凡心,切记礼佛本源。
有许多僧人,在佛前立了大誓愿,要诵经度厄、持善修行,为阎浮提众生得到幸福圆满而修持佛法,为此不惜苦劳己身,日以继夜地翻译、解释佛门经典,入凡尘俗世度化世人。
这样的僧人通常宝相庄严,眉宇疏朗,心怀真正的慈悲怜悯。
![]()
不过清修僧人往往清贫,身上不留钱财,必须佛心坚定无比才能甘受贫穷,有不少僧侣以苦行僧身份宣扬佛法。
这导致了许多僧人无法忍受贫穷和斩断俗缘的考验,往往选择蓄发还俗,不再信奉佛教。
反观日本僧人,却往往能够从一而终地做僧人,很少有人破戒、还俗。
这不得不归功于日本佛教对于寺院管理和僧人戒律的改革。
![]()
让僧人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拜佛求经,也让寺院能够维持生计,不至于私下向香客要求接济或许时日本佛寺做的比较好的地方。
在日本,出家为僧是一件非常让人羡慕的事。
因为日本僧人是可以娶妻生子、延续香火的,也可以按时领取工资,享受各种优厚的福利待遇,还能喝酒吃肉,享受口腹之欲。
最重要的是日本僧人的社会地位非常高,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
日本佛教讲究“入世”修行,不会强迫僧侣严格遵守“五荤三厌”的戒律,而是让僧人在世俗诸多欲望中体悟佛教真意,经历过佛教所说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种苦难,然后修得正果,再去世间行走度化世人。
这样一来,僧人不必担心生计和欲望禁锢的问题,内心平静祥和,可以专心钻研佛学经典,全身心地投入到日本佛学的学术研究和佛法宣扬中去,为日本佛教兴盛发展奉献终生。
这在中国佛教中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日本佛教却证明了“入世”修佛的可能性。
日本的寺院也没有“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浮躁风气,而是保持了佛门一份清静。
![]()
无论是在寺中修行的僧侣,亦或是到寺院中拜佛的香客,都是安安静静、满怀虔诚地行走在路上,跪拜在神佛前,即便是性情急躁之人,都能在此处获得心灵上的宁静祥和。
这得益于日本佛教对于寺院管理的改革。与中国佛寺以布施放债、房地产租赁等宗教自养的商业化模式不同,日本寺院是有一项政府划拨的固定收入的。
在日本,政府规定人们从出生、结婚到去世,都必须到附近的寺院中举行各种法事仪式,墓碑也要落在寺院中,一切法事费用都归寺院所有。
这使得日本寺院能够拥有保障性经济收入,不至于沦落到需要以香客布施、供奉为生的地步。
![]()
这种举措,一方面让寺院拥有了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也让寺院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日本民众对于佛寺的态度都非常恭敬,因为他们认为佛寺承载着他们和祖先们的生命诞生与轮回转世,寺院是庄严肃穆的宗教场所,任何人不能玷污践踏的神圣之地。
正因为日本佛寺的特殊宗教意义,让寺院拥有了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
为了不惊扰祖先们的神灵,让佛、菩萨、罗汉能够庇护祖先和自己,日本民众在佛寺拜佛祈福时,都态度恭敬,神情肃穆,不会出现高声喧嚷和嬉笑打闹的情况。
![]()
虽然日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狠毒、狡诈的民族气质和极其强烈的侵略性,但是日本佛教却始终保持清净祥和的态势,并且佛教理论、管理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都远超其他国家。
从频繁的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中,我们能够发现日本佛教发展的先进之处。
反观中国佛寺,目前正在经历过度商业化的阶段,寺院热闹、浮躁之风屡禁不止。
在当今发展的社会中,能够取彼之长,增己之短,才能长久良好发展。或许一些关于日本寺庙的情况并不如很多人所见的那样,但看到了自己的短处,还是应该多反思多改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