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涨窗口开启!四大消息出炉,下周行情稳了?
最近股民群里的讨论总算多了点热乎气,不像前阵子那样翻半天都是沉默的K线截图。傍晚楼下券商营业部的灯亮得比往常早,大爷大妈们拿着手机凑在一起算浮盈,连小区超市老板结账时都顺口问了句“下周能补点仓不”。其实这股热闹劲儿不是空穴来风,刚过去的这几天,央行、证监会接连放出实打实的政策信号,再加上中长期资金的动向,足足四大消息凑齐了阵仗,不少人都在琢磨:这是不是盼了好久的补涨窗口要开了?
![]()
1. 资金面“放水”:1万亿流动性精准送达
市场能不能转暖,钱袋子先得鼓起来,这不央行立马送上了“大礼包”。5月7日央行明确宣布,5月8日起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从1.5%降到1.4%,紧接着15日还要降准0.5个百分点,算下来能给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更贴心的是,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直接从5%降到0%,专门支持汽车消费和设备更新这些实体经济领域。对股民来说,这就相当于给市场泼了盆“活水”,不仅企业融资成本能降,流向股市的资金也有了更多盼头,毕竟政策利率往下走,LPR跟着降,市场里的钱会更“愿意干活”。
2. 政策给方向:“卡脖子”领域成融资优先项
如果说资金是“燃料”,那政策就是“导航”,明确了钱该往哪儿去。5月23日证监会司长周小舟在公开活动上表态,要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企业的股债融资,还会落实好服务科技企业的十六项措施 。这可不是空口号,背后有国务院新“国九条”的“1+N”政策体系托底,从发行上市到并购重组,全链条都在给科技创新开绿灯。对市场来说,这就相当于划了个“重点赛道”,那些真正搞技术突破的硬科技企业,接下来可能会迎来资金的集中关注,而有明确主线的行情,往往更有底气。
3. 长钱在进场:21.4万亿持仓托底市场信心
比短期资金更管用的,是能“长拿不放”的中长期资金。现在这股力量正在悄悄加仓,截至8月末,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已经涨到了21.4万亿元,比年初足足多了28%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这些“聪明钱”的动作很明确: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比例上限最高能到50%,公募基金里权益类规模也突破了10万亿元,更别说ETF规模都超5万亿了。更关键的是,监管还在打通“募投管退”的循环,让这些钱能安心留在市场里。有长期资金托底,市场就不容易大起大落,补涨也能走得更稳。
说到底,这四大消息凑在一起,其实是给市场送了“定心丸”:资金有保障,方向有指引,长期资金在托底,还有监管护航。不过行情稳不稳,最终还要看资金和板块的实际联动。但至少从政策面看,底托得很扎实,下周说不定真能看到不少板块慢慢“回血”,毕竟手里有粮、心里有方向,市场的底气自然就足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