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亮亮(化名)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自9月开学以来,就时常表现出焦虑情绪,不仅晚上入睡困难,白天也总说 “不想去学校”。察觉到孩子状态不对,妈妈决定带他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寻求专业帮助,可没想到就诊途中,亮亮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口喘气、胸闷、手足麻木、肢体痉挛的表现。
接诊医生见状,迅速为亮亮佩戴面罩进行辅助通气,同时安排完善血气分析、心肌酶、心电图、床旁胸片等检查,诊断结果明确亮亮为过度换气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
明确病因后,医生一边轻声安抚亮亮的情绪,缓解他的紧张感,一边指导他调整呼吸节奏,大约20分钟后,亮亮的呼吸逐渐平稳,胸闷、手足麻木的症状也慢慢消失,精神状态逐渐恢复正常。
“孩子只是有点焦虑,怎么会‘中毒’呢?”亮亮的妈妈十分不解。
“亮亮出现的症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毒’,而是‘过度通气综合征’引发的呼吸性碱中毒,在儿童群体中并不少见。”儿科主任欧元香解释,儿童过度通气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孩子在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等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呼吸频率过快、过度通气的情况,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进而出现一系列身体不适。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呼吸节奏乱了”。
儿童过度通气综合征发作时症状来得比较突然,通常在情绪波动后出现,除了像亮亮出现的呼吸困难、大口喘气、胸闷、手足麻木、肢体痉挛外,部分孩子还可能伴有头晕、心慌、出冷汗、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不过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在孩子情绪平稳、呼吸恢复正常后会逐渐缓解,不会留下后遗症。
面对儿童过度通气综合征,家长该如何预防和紧急处理?
1.减少诱因,帮孩子“管理情绪”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及时发现并疏导孩子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教孩子养成好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负担。
帮助孩子释放压力:教孩子一些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与人倾诉、户外活动等,让孩子在遇到不良情绪时能够自行调节。
2.保持冷静,帮孩子“稳住呼吸”
第一步:安抚情绪。蹲下来抱住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第二步:调整呼吸。让孩子用报纸卷成筒状罩在口鼻处呼吸,或者让孩子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通过让孩子重复吸入自己呼出的气体,帮助补充体内的二氧化碳,缓解不适。
第三步:观察症状。如果不适症状持续超过20分钟未缓解,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情况,要及时送医,排除其他疾病。
欧元香提醒,儿童过度通气综合征是孩子应对压力的一种“身体反应”,只要家长及时引导、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大多数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心理承受能力变强,症状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如果发现孩子长期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或者频繁出现身体不适但检查后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和医疗帮助,避免因延误处理而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何婷婷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