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心慌”和“发热”找错门
甲亢为你揭开真相
—西安工会医院·西安康复医院—
您或您的家人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感到心慌气短、心跳加速,仿佛心脏要跳出嗓子眼,同时伴有莫名发热、大汗淋漓、手抖、易怒?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心脏出问题了!”或者“是不是感冒发烧了?”于是直奔医院心内科或急诊科。
![]()
然而,经过一系列心脏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后,结果可能仅是“窦性心动过速”,退烧药效果也不佳。这时,您很可能遇到了一个“伪装大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一、甲亢为何总是被误诊?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一种高代谢疾病。而甲状腺激素就像身体的“发动机油门”,油门踩过了,全身各个系统都会“超速运行”。
![]()
1.伪装成心脏病:心悸、心慌、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如房颤),甚至心力衰竭。这是患者前往心内科的最常见原因。
2.伪装成神经官能症或焦虑症:手抖(细微震颤)、焦虑、易怒、失眠、情绪不稳定。很多人首先会去看神经科或心理科。
3.伪装成消化系统疾病:食欲亢进却体重锐减、大便次数增多甚至腹泻。易被误认为肠胃问题。
4.伪装成更年期综合征或普通体虚:怕热、多汗、低热、乏力、月经紊乱。这些非特异性症状极易被忽略或归因于其他原因。
![]()
如果出现上述一组症状(尤其是心慌+手抖+多食消瘦+怕热多汗),请务必进一步筛查甲状腺功能(抽血查TSH、FT3、FT4)。一个简单的血检就能明确诊断。
二、治疗方案如何选?
一旦确诊,不必过度恐慌。甲亢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的慢性病,规范治疗是关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甲状腺大小、个人意愿等因素,推荐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三种:
![]()
选择哪种?这是一个需要与内分泌科医生深入沟通后做出的共同决策,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
三、饮食管理与定期复查
1.饮食管理
甲亢患者的新陈代谢率异常增高,身体处于高消耗状态。因此,饮食调理的总目标是:“三高一忌一适量”——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忌碘,适量补充矿物质。
![]()
禁用高碘食物:
海产品:
海带、紫菜、海苔、海蜇、虾皮、深海鱼、贝类等。但是不包括食用的河虾、河鱼。
碘盐:
购买时务必选择
“无碘盐” 。
腌制食品:
咸菜、腊肉、火腿等加工食品可能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碘盐。
2.补充营养:
![]()
高能量:保证足量的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
高蛋白:多食用瘦肉、鸡肉、鸭肉、鸡蛋、牛奶、豆制品。
高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生活方式配合
![]()
避免刺激:戒酒、戒咖啡、浓茶,避免辛辣食物,以免加重心慌、兴奋等症状。
4.定期复查:
![]()
对于药物治疗者:
复查频率:初期每4-6周复查甲功,稳定后逐渐延长至每2-3个月。
复查内容:甲状腺功能(调整药量的依据)、血常规(监测粒细胞)、肝功能(监测肝损伤)。
重要性:擅自停药或减量是复发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定期复查,医生才能根据指标精准调药,确保疗效的同时防范严重副作用。
对于放射性碘或手术治疗者:
复查内容:重点是监测甲状腺功能,判断是否出现了甲减,以便及时启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复查频率:治疗后定期随访,终身监测。
甲亢虽善于伪装,但只要有足够的警惕性,通过一个简单的验血就能让其现形。治疗甲亢是一场“持久战”,请您务必驾驭好 “规范用药”、“严格忌碘”和“定期复查” 这三驾马车,在医生的指导下,平稳地驶向康复的彼岸。
稿件来源 | 内分泌科 王慧霞
内容编辑 | 外宣办 刘泓畅
稿件审核 | 内分泌科 苏佩合
发布审核 | 外宣办 谭晓青
《西安工会医院·西安康复医院宣传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