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图 | Pixabay
撰文 | 宋文法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202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糖尿病是全球第五大死亡原因,全球约有5.6亿糖尿病患者,其中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在中国,成年人有超过1.14亿糖尿病患者,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四分之一。
2型糖尿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逆的进展性疾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损伤。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低热量饮食、减肥或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实现糖尿病缓解,且与β细胞功能改善有关。
2025年10月10日,意大利比萨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Functional recovery of islet β cells in human type 2 diabetes:Transcriptome signatures unvei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的研究论文。
这项突破性研究显示,糖尿病β细胞并非无药可救,它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脱离体内高糖环境后,糖尿病β细胞可自行恢复功能。
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转录组分析揭示潜在的治疗靶点,并验证了JAK抑制剂巴瑞替尼可改善β细胞功能,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
图:论文截图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从15名非糖尿病和21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分离胰岛,并在体外培养于正常血糖环境中,分析了培养前后胰岛素分泌功能,以评估β细胞的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了转录组分析,揭示潜在的治疗靶点。
结果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中,在正常血糖培养3天后,约60%糖尿病患者胰岛,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显著改善,表明β细胞具有功能可塑性。
转录组分析显示,功能恢复的胰岛有438个基因表达的变化,涉及碳水/脂质代谢、胰岛素分泌、炎症、免疫反应等通路。
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还进行了药物再利用和靶点识别分析,预测JAK抑制剂等药物可模拟功能恢复的基因特征。
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在β细胞系、人类胰岛和小鼠模型中,JAK抑制剂巴瑞替尼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并在小鼠模型中部分部分保护β细胞功能。
![]()
巴瑞替尼改善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图:论文截图)
研究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揭示了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还找到了潜在的治疗靶点,巴瑞替尼作为一种已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显示出改善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潜力,为药物再利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综上,这项研究揭示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并揭示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为2型糖尿病的逆转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s2905
声明:本文仅做学术分享,不构成任何建议。
助力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推动医疗科技创新转化!
研究设计|课题申报|数据挖掘|统计分析
生信分析|选题指导|写作指导|评审指导
选刊投稿指导|研究项目指导|定制化培训
定制化研究设计|真实世界研究(RWS)实施
联系医诺维
医诺维,一站式科研平台,科研合作请点击公众号菜单“科研合作”。
转载、进群、宣传研究成果、新闻稿、课题组招聘、企业宣传推广等,请扫码添加小编,切记注明来意。
(请注明来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