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漯河医专”)立足医学类院校专业特色与育人使命,以提升学生应急救护核心素养与实战能力为根本目标,于2025年秋季学期启动校园应急救护教育体系建设。
该校通过明确“教师引领、学生主体、全员覆盖”的核心思路,系统推进急救知识普及、专业技能培训与实景实践演练,形成“教、学、练、用”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提升学生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围绕急救教育教学需求,漯河医专从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优势专业,遴选一批兼具教学热情与专业基础的骨干教师及辅导员,组建学校首批急救教育讲师团,为后续教学工作夯实人才基础。
同时,该校特邀漯河市红十字会资深培训讲师担任主讲,围绕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海姆利希急救法及创伤包扎四大核心急救模块,开展系列化、标准化的应急救护师资专项培训,确保讲师团成员掌握专业、规范的教学与实操技能。
对完成培训且通过考核的教师,学校统一颁发聘书,正式聘任为急救教育讲师团成员,实现师资队伍“选拔-培训-考核-聘任”全流程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为构建高质量校园急救教育体系奠定坚实根基。
为筑牢安全防线,该校联合漯河市红十字会举行2025级新生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启动仪式,通过仪式化活动传递“急救重要性”理念,营造“人人学急救、人人懂急救”的校园氛围。邀请漯河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专业讲师现场演示关键急救技能,并设置模拟实操环节,引导新生主动参与、亲手练习,有效激发新生学习和掌握急救技能的内在动力。
![]()
结合新生军训关键期,该校依托学校急救教育讲师团,全面推进“急救教育进连队”专项行动,通过“分班授课+分组实操”的方式,实现2025级全体新生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全覆盖、无遗漏”,切实将急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用技能,筑牢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
此外,该校组织2025级新生应急救护成果汇演,设置触电、外伤、溺水等多种常见意外伤害模拟场景,由学生代表分组演示心肺复苏、创伤包扎、气道梗阻急救等实战项目,真实还原应急救护全流程,检验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
下一步,漯河医专将把应急救护教育全面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急救教育内容“课程化”、技能训练“常态化”、考核评价“标准化”,不断完善“教学-培训-演练-认证”一体化育人机制,让急救教育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深化与漯河市红十字会及区域内优质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整合社会优质急救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急救教育实践平台,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卫永强 梁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