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郑州这支救援队,用志愿精神筑起生命防线

0
分享至

在郑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本是普通上班族、公司职员、汽修店老板......却在危急时刻化身救援先锋;他们24小时待命,自掏腰包购置装备,用满腔热血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全。这就是河南省人防志愿者队伍神鹰救援队航空港区大队,一支用志愿精神筑起生命防线的队伍。本期《善行中原》节目,我们邀请到大队长高蕊一起为我们讲述这支队伍背后的故事。



"部队教我的,就是关键时刻必须'上'!"

一头利落的马尾,说话温柔又不失力量,高蕊队长身上依然保持着军人的风采。

"在部队时,'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已经刻在骨子里了。"高蕊说。2021年,她看到一些灾害救援中民间力量的缺失,毅然决定组建一支公益救援队。

"我们是党员带头,宗旨就一条:为人民服务。"高蕊定下铁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有救援免费。这份纯粹,成了队伍最强的凝聚力。


救援队的"超能力":半军事化+专业分工

救援不是光有热情就行。这支队伍有点"特别":

· 半军事化管理:每周雷打不动集训一次

· 30分钟响应机制:从接到指令到全员集结,最快只要20分钟

· 专业分工:水域组、山地组、医疗组、后勤组,各司其职

"分工明确才能通关。"高蕊说。这套模式效果显著,一次山地搜救,他们仅用2小时就找到了被困者。


那个寒夜,废墟下传来一声"谢谢叔叔"

说起最难忘的事,高蕊的声音低沉了下来。

2023年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现场,零下十几度,余震不断。队员们已经在废墟上徒手挖掘了6个小时,手指冻得僵硬,只能缠上胶布继续。

突然,队员小张大喊:"安静!下面有声音!"

全体队员立即停手,屏息静听——微弱的哭声从瓦砾下传来,是个小女孩!

为了不伤到孩子,大家放弃工具,用手一点点扒开碎石。又过了5个小时,终于把被困13小时的小女孩救了出来。

"孩子被抱出来时,用微弱的声音说了句'谢谢叔叔',所有队员瞬间破防,好几个大男人当场就哭了。"高蕊说,"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不收费,钱从哪来?队长的"秘密"让人心疼

全公益运营,最大的难题就是钱。设备、油费、食宿......都是开销。

"大部分费用我个人承担。"高蕊轻描淡写地说。但了解后才知道,为了维持救援队运转,三年来她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卖掉为儿子准备的婚房。

"队友们都不知道,我不想给大家压力。房子没了可以再挣,救命的事不能等。"说这话时,高蕊的眼神依然坚定。

"平凡人也能撑起一片天"

没有专业背景,能加入吗?


"当然!"高蕊说,"爱心和责任感,就是最好的'入场券'。"

队伍提供全套培训,从考取救护员证开始。"很多队员都是零基础起步,现在已是救援骨干。"


队员小孙做拖车生意,每次出任务都意味着停止接单。他说得很实在:"停止做生意会少赚钱,但救人能救一条命,这份意义更重。"

科技加持,救援也可以很"潮"

别看是民间队伍,他们的装备可不落后:


· 无人机+热成像:夜间搜救效率提升10倍

· 水上救援机器人:不用下水就能救人,安全又高效

· 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中精准定位生命体征


"这些装备虽然贵,但为了队员安全和挽救生命,再贵也值得。"高蕊说。

尾声:一群守护者,一座温暖城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份初心到一场坚守。高蕊和她的队员们,用行动诠释着"志愿红"的意义。

在这个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的年代,他们选择用休息时间训练,用积蓄购置装备,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志愿服务中——一条用情义衡量价值、用生命守护生命的路。

如果你在街头看见那抹亮眼的"救援红",请记得给他们一个微笑。因为这座城市,正被这样一群平凡却勇敢的守护者温暖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象新闻 incentive-icons
大象新闻
河南广电官方网易号!
128304文章数 2722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