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猫现在在乌兹别克的布哈拉古城。辛辛苦苦扛出来的笔记本电脑忽然不能上网了,手机上编辑不熟练,天天外面跑也很累,只能发点图加上大白话,见谅!
回去一定好好整理让大家看个痛快!
我没有想到在乌兹别克,在古城布哈拉,居然能有这么前卫的双年展。我原来的想象,总觉得这是一个宗教浓厚的传统的城市。
![]()
展览多数用了从前的清真寺或神学院,有的已经废弃,有的是临时征用。这一座用大面积的织品覆盖后,感觉可以办婚礼。
![]()
这种风格的多是神学院,一个个小房间是学生宿舍,可能两人一间。现在成了绝佳的展室。
其中一个是露天展出,就是在长达500米的古运河上,用织品,印着咸海图案的织品,做成长长的几条带子,代表着即将逝去的咸海!
乌孜别克是一个双重内陆国,就是不仅它不临海,而且周边所有的邻国也都不临海。也就是说,这里的国民如果想看到大海,必须要越过一个国家。
![]()
![]()
所以,对乌孜别克人来讲,咸海虽然不是海,而是一个大大的湖,但也是他们寄托对海洋向往的难得载体,对他们来说是最像海的地方。
可惜,因为苏联时期人为的生态灾害,咸海已经越来越小,可能很快就彻底消失了。
![]()
![]()
搪瓷杯子盘子水壶之类拼出的房子,里面是盘子,绝对惊艳!
![]()
在鞑靼人的信仰中,瓜类有些特别的魔力。瓜皮上的纹理,就像经书一样!
![]()
![]()
这个流光溢彩的蓝屋美得惊人,尤其上面的悬挂物。游动的鱼形也象征乌兹别克人对水的渴望!
![]()
东方风格的茶室。四张小桌拼的很有韵味
![]()
传统编制图案
![]()
![]()
用女人头巾编织的巨大彩带
![]()
砖石垒在荒废的清真寺内,不知什么含义!但它们的粗糙质朴倒是与清真寺的颓废很协调。
进门是一个金字塔!用绳带编制后再涂黄泥,好像里面还加了香料。编织,香料,都是中亚特色!
![]()
用沙子铺就的荒漠,像人类心中的孤独。 但这两片绿洲,绿洲中的花草,就好像遥遥相望的两个心灵!
![]()
艺术家的舅舅或者叔叔死于肝硬化,所以他拼出这个长着、开着花的肝脏,纪念自己的亲人!
![]()
荒废的墙壁用传统图案传统工艺的壁纸
装饰成一座花草的殿堂!
![]()
这是一个老年艺术组织的作品。
![]()
每个展区都有不少志愿者,居然还有残疾志愿者用英语黑游客讲解,非常有人情味!
![]()
![]()
展馆外有警察。这个英姿飒爽的女警尤其引人。这大长腿,羡慕!
警察还负责帮残疾志愿者抬轮椅,古建筑的门槛不能锯掉!
![]()
左边的鸟为了保护人类与怪兽搏斗。我问志愿者右边的龙也是怪兽吗?她的意思好像是说,龙不是怪兽。在中国,龙凤经常在一起,他们受了影响。
![]()
这段视频说中世纪一个男孩和他的穿越到现代,他忙着在闹市中找驴,后面的视频是的视角,在田地奔跑。座椅很有意思
![]()
![]()
石榴在当地有特殊的意义
![]()
这是蒙古人的作品。一共七个这样巨大由丝线编织的字母,代表萨满教里的七个神祇。
![]()
类似新娘骑巨兽的棉布作品,一共七个,巨大无比,如果不是有小窗,这朵花都竖不起来。之前摆在外面带着浓浓的乡镇作坊味儿,放在阴暗的房间还有些阴间味儿。
![]()
海绵包裹的空房子吊着这么个东西
![]()
前面吊的不是砖头,而是韩国人的泡菜,
后面的自然是泡菜坛子。他们认为发酵也是艺术。
苏联有不少朝鲜族,二战时期被斯大林同志打包邮寄到了中亚。
![]()
这是撕裂的心❤️,代表中亚文化和侨民的回忆
![]()
猜猜这是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