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箭足有六七十厘米长,三菱箭头锋利得很,硬生生扎进土里半尺深。”10 月 7 日,湖南长沙养猪户向先生外出归来,在自家猪场外围发现的十几支铁箭,揭开了 20 多头猪离奇失踪的谜团。这场疑似无人机空投狩猎的 “空袭”,让他 5 年心血瞬间蒸发近 10 万元。
![]()
向先生的养猪场藏在山林间,87 头猪是藏香猪与野猪的杂交品种,需养满两年才长到百斤,如今已存栏 5 年,每头体重达 130 至 170 斤,市价三四千元。这些猪日常在山林放养,仅早晚下山吃食,这种散养模式却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外出一个多月回来,存栏数从 59 头骤减到 35 头,20 多头大猪凭空消失了。” 向先生的焦虑写满脸庞。
在猪场外围的泥土中,他陆续挖出 15 支左右的铁质箭头,每支重约一斤,箭身扎入地下极深,需费力才能拔除。“开始以为是别人打的地标,直到网友提醒才后怕。” 向先生将视频发到网上后,有网友指出,这类箭头常被用于无人机狩猎 —— 通过热成像设备锁定目标,由无人机空投箭支穿透猎物,网购平台可轻易购得。
![]()
![]()
结合现场痕迹,向先生还原出作案过程:嫌疑人操纵无人机在空域盘旋,用热成像锁定山林中的猪群,精准投射箭支猎杀;得手后,借助熟悉地形的优势翻越电网屏障进入场内,将射中的猪拖走,同时清理了场内箭支,却遗漏了外围的 “证据”。“监控只覆盖主干道,山林里根本拍不到,对方显然踩过点。”
更让向先生揪心的是安全隐患。网友纷纷提醒他 “出入戴头盔”,担心这种带热成像的无人机狩猎可能误伤人。而他最初犹豫报警,正是害怕 “对方有技术又熟悉地形,万一投毒报复,整个猪场就完了”。直至10月10日,在亲友劝说下,他才向警方报案,目前民警已到场勘查,但尚未有明确进展。
这场 “空袭偷猪案” 并非个例。今年 3 月,湖南益阳就曾发生类似案件,两名嫌疑人用无人机空投 80 厘米长铁质 “牙签” 猎杀黑山羊,最终因涉嫌盗窃罪被刑拘。更关键的是,这种作案方式已触碰法律红线:10 月 1 日刚生效的湖南浏阳市禁猎通告明确规定,“使用无人机辅助投射箭支” 属禁用工具,而长沙所在的湖南省行政区域自 10 月 1 日起已进入为期 5 年的全域禁猎期。
法律界人士指出,即便猎杀对象是家猪,嫌疑人仍可能涉嫌多项违法:若无人机未经许可飞行,违反低空航空器管理规定;若造成财物损失达 6 万元以上(向先生损失约 7 万元),可能构成盗窃罪;若在禁猎期使用禁用工具,还可能触犯非法狩猎罪。根据《刑法》,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从益阳的黑山羊到长沙的藏香猪,无人机狩猎正成为威胁养殖户的新型盗抢手段。向先生的遭遇敲响警钟:在山林散养模式中,除了传统的电网、监控防护,还需警惕 “空中威胁”。而随着全域禁猎政策的实施,如何通过技术监管无人机、打击新型非法狩猎行为,已成为守护养殖户权益与生态安全的双重考题。目前,向先生仍在等待警方勘查结果,希望能追回损失,更盼能揪出幕后黑手,让山林里的养殖生涯重归安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