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怀宁县秀山乡:从“一时清”到“常态美”的治理蝶变

0
分享至

清晨,扫帚划过路面的沙沙声,唤醒了沉睡的村庄。在怀宁县秀山乡,身穿红色马甲的党员干部与手持工具的村民并肩清扫,一幅干群合力、共治共享的乡村图景徐徐展开,一场村庄清理行动正悄然演变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过去,环境整治“干部干、群众看”;如今,秀山乡干部主动下沉一线,把“办公室”搬到村口巷尾。乡驻点干部清理建筑垃圾堆,驻村第一书记走访“空心院”,聚焦垃圾死角、乱搭乱建等难题,干群协同攻坚。干部带头,群众看在眼里、动在心里,“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上”成为共识。

在独秀村,村民江为民感慨:“干部真干,我们怎能袖手旁观?”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群众参与热情被点燃。村内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明确庭院保洁、秩序维护责任;创新设立“环境整治积分”,参与清理、保持整洁可积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积分还作为“星级文明户”评选依据。结合“乡村夜话”议事平台,村民建言献策,真正成为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在此次清理行动中,50余名村民主动参与,清理垃圾10吨,拆除乱搭乱建5处,村庄焕然一新。更可贵的是,群众从“要我参与”转向“我要参与”,内生动力全面激活。

整治易,长效难。如何从“一时清”迈向“常态美”?观铺村给出答案:构建“党建引领、群众主体、长效管护”新格局。村支书胡邦中说:“关键在机制。”村里出台《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办法》,明确保洁、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等责任;10人专业保洁队通过公开选拔上岗,实行常态化巡查;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持续宣传文明风尚,“美丽庭院”“文明家庭”评选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如今的秀山乡,村容更美,民心更齐。从一次清理到长效治理,从干部带头到群众自觉,环境整治不仅擦亮了乡村“颜值”,更锤炼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在实践中不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治理’模式,完善机制、巩固成果,奋力书写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群众满意的乡村振兴新答卷。”秀山乡党委书记胡雁冰说。(张文涛 程玉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59635文章数 2007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