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阳市雁江区举行“蜜柑满枝·丰岁同欢”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雁江蜜柑专场活动,从近60名蜜柑种植户中评选出果王、树王。这场秋日的果王、树王加冕,既是展示成果的“窗口”,更是链接未来的“桥梁”。
因蜜柑单株挂果量高达1030个,预计株产289斤,经现场科学测定糖度达到11%,且果实化渣,汁水丰富,风味绝佳,丰裕镇敲钟村蜜柑种植户丁吉忠摘得蜜柑“果王”桂冠。
丁吉忠参评的这颗甜蜜“果王”,不仅代表了今年雁江蜜柑的最高品质,更彰显出雁江凭借一颗小柑橘圆群众增收梦的决心,那些沉淀在时光里的奋斗与热望,早已在每一颗橘子中写就最美的答案。
“果王”诞生:天赋与匠心加持 雁江蜜柑“甜如初恋”
雁江区地处四川盆地浅丘地带,沱江中游,海拔350米-45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蜜柑最适宜的栽培区域,雁江一开始就占尽了“地利”之厚。这份自然馈赠,不仅孕育了优质的果实,更让雁江蜜柑在早年间就写下了荣誉的一页,柑橘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朝贞观年间。
先天条件好,也需要科学种植。这位新出炉的果王是当之无愧的种地“老把式”。1987年,他回到家乡,成为敲钟村最早一批种植蜜柑的农户,拿出一亩多地开启了他的蜜柑种植之路。刚开始,他运用生物和化学知识,合理调配肥料、做好基础的田间管理,并购买书籍学习种植蜜柑。
辛勤努力之下,一棵棵橘树枝繁叶茂,果实也卖了个好价钱。随着果树的效益不断增加,90年代,他将家里的5.8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蜜柑,开启了科学种植之路。多年来,农业技术培训他从不缺席,学到技术后就泡在林子里反复实践,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周边邻里纷纷来他这里取经。
![]()
搬运柑橘
10月9日,走进丁吉忠家的柑橘林,黄绿色的果实形状规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只听见连续不断地剪刀“喀嚓声”,数十名村民将树上的蜜柑剪下装进背篓里,并通过三轮车送上收购商的货车。“这方水土很适合种蜜柑,现在蜜柑的单价在1.1元-1.5元之间。今天这车果子装了2万斤,发往河南,过两天还有个熟客要来收我的果子,他一车装3万斤,要卖到福建去。”丁吉忠坦言,蜜柑丰产的背后,管理是关键。
![]()
蜜柑初筛环节。
春季浇好水防好病利于保花保果、夏季搭好遮阳网减少太阳果形成、秋季施好肥利于果实上糖增甜、冬季修剪好确保第二年有稳定花量……他家5亩多的柑橘地,亩产达到14000多斤,比寻常蜜柑亩产高出近2000斤。
雁江区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深厚的种植传统为打造“中国早熟蜜柑之乡”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也是全省唯一的早熟蜜柑产销基地,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39.96亿元。
随着消费市场升级和种植技术进步,雁江传统柑橘品种面临老化挑战。想要柑橘持续丰产,成为摆在雁江的新课题。近年来,雁江区以区委三化联动战略为指引,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推广、产业配套、组织提升“五大行动”,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实施柑橘嫁接改良“雁媛”项目,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发展。
产业升级:从一颗果到产业上下游联动 “富民效应”叠加释放
“我们这边的村民种植蜜柑经验丰富,已经自发形成了一只技术队伍,村民们忙完自家的田间管理,还会到其他村从事修枝、抹芽等植保工作,一天的工资有近200元。”敲钟村党支部书记王海燕说。
![]()
敲钟村柑橘产业。
从单一售卖,到技术增收,生产链上的改变只是雁江柑橘产业升级的一道缩影。近年来,一场从“种得好”到“产业链更全”的变革正发生,果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兴起,果农中逐渐涌现出一批批“土专家”“田秀才”,带领着乡亲们闯市场。
9月23日,丰裕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下属丰乡橘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四川锦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雁江区柑橘集散交易中心运营战略合作协议,丰裕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与资阳市裕欣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柑橘供销协议,丰裕镇丰万鑫水果专业合作社与客商王昌洪签订柑橘采购协议。
其中,雁江区柑橘集散交易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全区农业产业正加速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智慧化迈进。该中心将积极构建集销售、交易、信息、物流、金融、加工、品牌推广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果品品质,保障果农收益,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产业的声名鹊起,不少企业闻“果”而动,企业的“闯入”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投入,更激活了本地市场的“一池春水”,让种柑橘这件事儿,从单一卖果的传统营生变成了“链上生金”的富民产业。
如今,雁江柑橘种植面积超27万亩,年产量46万吨,面积与产量居全省第4。围绕打造柑橘全产业链,雁江这个昔日柑橘生产地,正加速变成柑橘集散地、加工地,带动包装、物流、冷链产业等联动发展,让雁江蜜柑不仅畅销全国,更借助中欧班列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有效促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产业“富民效应”叠加释放。
品牌突围:从区域特产到“名特优新” “升咖”溢价引领全链振兴
“自从我获得了‘果王’的称号,来找我订果子的客商越来越多,开出的价格比其他地方会高一点。我家的蜜柑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客商的需要,我会把客商推荐给周边村民,让大家的果子都能卖出去。”丁吉忠笑着说。
![]()
丁吉忠种植的蜜柑。
好生态育好品质,乘着“果王”效应的东风,丁吉忠周边邻里的蜜柑已经卖了大半。这场蜜柑“果王”“树王”的比拼,不仅为广大种植户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雁江蜜柑打响了名气,让果农得到了实惠。
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资阳雁江柑橘成功上榜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借着品牌效应,雁江柑橘新宠雁媛被印刷在了资阳中国牙谷队的队服上,通过川超比赛在不同城市亮相,增加曝光率。
据悉,雁媛的成熟期即将来到,这款细腻多汁、口感上乘的柑橘进入盛果期后,亩产可达6000斤-8000斤,2024年市场售价平均在10元/斤。目前,全区雁媛种植面积已突破1万亩,高端商超、电商平台及批发采购商等多渠道拓展如火如荼。
“自雁江蜜柑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来,品牌价值实现了近5倍的跨越式增长。”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区主要柑橘品种有早熟兴津蜜橘、耙耙柑、沃柑、爱媛、雁媛等,从当年8月到次年5月均有柑橘供应销售。
品牌价值的“升咖”,成为雁江区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最佳证明。以“三化联动”战略为指引,雁江区还将推进柑橘产业与精深加工、电商销售、农旅文旅等融合发展,为产业全链带来振兴动力。秋风正好,阳光不燥。雁江人种下的不只是柑橘,更是代代相传的希望,而这一切,将随着这场秋日采收盛会,向着更辽阔的天空,继续蓬勃生长。
全媒体记者 刘佳雨 王仲杰
来源:资阳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