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项遗产获粮农组织授牌
当地时间10月31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为2023年以来新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举办集中授牌与交流。中国6项遗产获粮农组织授牌,分别为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图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旨在保护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与知识体系,使之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截至目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共102项,其中,中国有25项,数量居世界首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琛:中国农业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停留于技术层面,更蕴含了其所承载的对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描述,是一种理想价值的召唤、创造、发明、改造与进步,是在追求超越当前的人与自然的局限,接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
泉州、无锡入选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天宣布,全球又有58座城市获批准加入该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其中包括中国的泉州和无锡。
创意城市网络包括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媒体艺术、设计、电影、美食、文学、音乐和建筑八个创意领域,其中建筑为新设的领域。泉州此次获选"美食之都",无锡是"音乐之都"。
![]()
无锡市民在大运河边自发组织的夏夜纳凉音乐活动 (图源:网络)
至此,该组织这一网络中的中国城市达到20座,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这些新入选的城市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它们在文化和创造力上的积极投入,以及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创新方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琛:
人类文明的进步既需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也需要对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弘扬与创新。
通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这些中国城市能更好地向世界讲述自己的城市故事,增进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人文交流,赢得国际发展机遇,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出中国城市对全球治理的智慧贡献与实践贡献。
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是持续提升的,这种文化影响力的构建与持续提升,其根基是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格局与胸怀,也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一个开放、包容,面向未来的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赋予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国家崭新的魅力和表达自我的机会。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