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歼20首飞珍贵画面公开,温江机场的这条跑道不仅见证了歼-20的首飞,更承载着中国航空工业的跨越与坚守。
1998年3月23日,歼10飞机同样在这里首飞成功实现从“仿制跟随”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从央视新闻的报道中,重温歼10首飞背后的奋进与传承。
首飞前夜,时任机务大队副队长李涛只睡了两三个小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安全首飞!”。
 ![]()
试飞员雷强更是怀着坚定的信念,“只要不是飞机在空中爆炸,只要飞机能控,我就算摔也摔到跑道上!”这些铿锵誓言承载着一代航空人的使命担当。
 ![]()
无数个不眠之夜,千万次的精密调试终于在这一刻,从图纸上的纸条化作蓝天中的战鹰。
 ![]()
如今,歼10已发展出系列化型号,它们不仅继承了歼10优异的飞行性能,更在气动布局、操纵系统、能源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提升。点击视频,听歼10C总设计师王海峰,揭秘歼10系列战机技术亮点。
歼10的腾飞,为之后歼20的研制,奠定了技术根基与人才血脉。点击视频,听刘时勇、冯攀龙师徒,讲述这场跨越时代的接力感受。
铆装技能专家刘时勇亲历了歼10从图纸到首飞的整个阶段,在那段攻坚克难的岁月里,他们面对的是从零起步的艰难。
 ![]()
型号成功我成才,三十多年过去,歼10系列飞机已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飞机制造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徒弟冯攀龙如今面对的是更先进的歼20生产线。
 ![]()
他认为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的新一代航空人正是师傅刘时勇那样的老一辈航空人激励指引着他在航空报国的路上,踏实钻研,无怨无悔。
 ![]()
从手工到数字,从歼10到歼20,变的是技术与设备,不变的是航空报国的精神内核,这是一场跨越时代的接力是技艺的传递,更是使命的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