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次辞职了。
第一次是宗庆后去世数月后,宗馥莉面临“部分股东”对其经营管理合理性的质疑,其结果是她迅速回归,等于是赢了一把。
“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女士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潜台词蕴含宗馥莉占据主动的地位,而这次不一样了。
在宗馥莉大刀阔斧的企业变革中,娃哈哈各方的不满都在被引爆,关停、注销、更名、改签合同……宗馥莉动了太多人的奶酪。
但宗馥莉明确表示不会因为风波改变方向,她要坚定“做自己”。
![]()
霸道女总裁,岂能委曲求全?
在很多人看来,宗馥莉应该是多忍让,反正企业是交班给你了,把大家的利益都照顾好,很多事都可以慢慢处理。
但娃哈哈内部情况复杂,靠和声细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股东、家族利益、员工诉求、经销商意见等都需要平衡好,各方面的制约下,宗馥莉难免束手束脚,她做不到父亲那样,也不愿意委屈自己,所以“另起炉灶”貌似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这样做就招致了更大的反弹,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就好像宏胜在占娃哈哈的便宜,你宗馥莉性格强势,难道其他人的性格就不强势吗?
核心矛盾还是利益,利益矛盾调和不了,那总要分个胜负。
![]()
宗馥莉再次辞职,娃哈哈何去何从?
从好的一面看,宗馥莉一系列动作实际上是打破了一些旧的格局,娃哈哈这次由谁来执掌是最关键的。
不管是国资一方选聘总经理,还是杜建英或宗庆后家族成员执掌,都需要尽快恢复渠道,稳定军心,保护好“娃哈哈”这个品牌。
工厂关停还可以再启动,娃哈哈的员工还在,经销商渠道还在,如果宗馥莉执意启用“娃小宗”的话,想必很多经销商还是愿意回到“娃哈哈”这边的,这既是利益取舍,也未尝不是对宗庆后和娃哈哈的感情。
但可惜的是,如果娃小宗和娃哈哈成为竞争对手,那真的是“内斗”了。
毕竟宗馥莉继承了宗庆后的股权,她还是娃哈哈的重要股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娃哈哈的故事只是告一段落,后面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
从“并购式”继承的角度看,宗馥莉是败了一局。
如果宗馥莉做得好,她确实可以“并购”娃哈哈,通过这种方式继承,这体现了宗馥莉的雄心,她不甘心只是作为一个继承人的角色,她有更大的追求,想要超越父辈的成就,乃至改变中国的食品饮料行业。
但她可能是低估了其中的难度,而且其他股东愿不愿意是一回事,愿意的话还有个价格多少的因素,事实证明宗馥莉没有取得成功。
所以只能是通过她执掌的宏胜来证明自己了,生产厂有了,渠道也有,只要打造出一个新的品牌来,那也是一条路。
“娃小宗”是宗馥莉为绕过娃哈哈商标使用限制而打造的独立新品牌,推出新品牌有风险,但也没有包袱,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市场、消费者认不认可它。
![]()
职工持股会和娃哈哈改制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容忽视。
宗庆后生前主持的对持股员工的股权回购从流程来说好像是没问题,但从老员工现在提出异议来看,娃哈哈职工持股会24.6%的如果都归于宗馥莉一人貌似也不合理。
更重要的是国企改制过程中有没有“定价不公”的问题,包括员工的股权回购也是一样,国资股东历年的收益是多少,以娃哈哈为主要客户的宏胜饮料集团收益又是多少,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呢?
宗馥莉此次辞职,表面是商标合规问题,实则是家族控制权、国资监管、遗产分配三重矛盾激化的结果。她选择“另立门户”,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战略突围。
另外宗馥莉还有跟家族成员的遗产诉讼,宗庆后到底有没有给其他子女安排信托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法院判对方有理,那就说明宗馥莉在道义上站不住脚了,这对宗馥莉的“人设”也是一个打击。
多事之秋啊。打江山难,坐江山也是不容易,企业的二代要接班,都需要经受住各方面的考验才行。
无论如何娃哈哈这个事都给企业老板们带来了很多警示,要想把事业传承下去,基业长青,内部的关系要理顺,接班人的选择是根本,这需要早做准备才行。
最后,娃小宗这个名字是不是太随意了一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