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6年,陈赓带一少年到中南海后问周总理:你们说,他像谁?

0
分享至



1956年,陈赓将军带着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走进了中南海西花厅。

刚见到少年,周总理就愣住了,眼神也久久停留在他脸上,像是在回忆,又像是在辨认。

就在这时,陈赓突然笑着问了一句:“你们说,他像谁?”

这一问,戳中了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心弦,短短一瞬,邓颖超眼眶泛红,周总理也不再淡定。

那么,这个少年是谁?又为什么会让共和国的总理和第一夫人如此动情?



黄埔校友

1924年,黄埔军校,身穿灰蓝色军装的一批青年正站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地训练着。

他们中有农家子弟,也有师范学生,他们来此只有一个目的,投身革命,报效国家。

在这群青年中,一个中等身材、目光坚毅的青年格外引人注目。

他名叫彭干臣,1899年出生在安徽英山,虽出生于中农之家,却早早读书识字,后来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在那里接触了《新青年》等进步思想。



他曾带头组织学潮,反抗军阀黑暗统治,后来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的佼佼者。

与彭干臣一同期入学的,还有一位日后名震四方的猛将陈赓。

两人分在同一个连队,陈赓任连长,彭干臣任党代表,从一开始,两人性格便迥然不同。

陈赓豪爽直率,军中训练雷厉风行;而彭干臣则沉稳细腻,善于观察和分析。

但正是这种差异,让他们迅速在对方身上看见了缺少的部分,也由此结下了深厚情谊。



指导他们的,是时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总理,当年不过二十余岁的他在黄埔军校已是一位卓有威望的青年领袖。

在接触到彭干臣之后,周总理第一眼便注意到了这个沉默寡言却思路清晰的青年。

多次谈话之后,周总理对陈赓说:“彭干臣是个能干之臣,刚柔并济,是干大事的人。”

这番评价日后也被一场战火所验证。

1925年,东征军自广州出发,讨伐盘踞在广东一带的陈炯明残部。



彭干臣随部队出征,与陈赓同属一队,接受周总理直接指挥,他们的任务是夜袭敌军重镇五华县城。

战场上,彭干臣率敢死队冲锋在前,不慎被敌人一枪击中左手小指,鲜血喷涌而出,然而他只是低头瞥了一眼,随即抡起手中的步枪继续冲锋。

战后,彭干臣被送往后方包扎,周总理赶来探望,看到他伤势,眼眶顿时泛红。

彭干臣只是笑了笑,说:“革命诚非易,断指何足惜,留得头颅在,可为党效力。”

可以说,那时,陈赓、彭干臣、周总理他们三人在黄埔的交情,不仅仅是战友之间的携手同行,更是理想信仰上的惺惺相惜。



隐姓埋名为革命

到了1926年,此时的上海,表面车水马龙,实则风声鹤唳。

而刚刚从苏联东方大学归来的彭干臣,带着新的军事理论与信念,投入到即将掀起的北伐战火之中。

彼时,叶挺独立团正在征战湘鄂,部队士气如虹,彭干臣被调往前线,担任作战参谋。

战争中,他凭借精湛的战略眼光和过人的胆识,很快赢得“铁军中的铁将”之誉。

然而,还未等北伐战争走向尾声,局势骤然反转。

1927年3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一夜之间,血流成河,昔日战友死伤无数,风云突变中,彭干臣紧急接到周总理的命令:即刻潜赴上海,筹备工人武装起义。

从此,彭干臣由明转暗,换上中山装,改名“黄春山”,住进英山老乡李次山的府上。

白天,他在律师事务所的掩护下做“副理”,晚上则在弄堂深处秘密开会,筹划武装斗争。

正是在李家的书房里,他认识了那个日后与他并肩作战的女人,江鲜云。

江鲜云是李次山的义女,也是烈士遗孤,她举止安静,却藏着一颗热烈而倔强的心。

二人在1928年,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婚后的彭干臣,依旧身影匆匆,他向江鲜云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请求她协助一项绝密的任务,筹办中央军政干部训练班。

她没有惊讶,也没有推辞,只是默默接过那笔活动经费与一份名单,从此成为了训练班“黄太太”的一员。

江鲜云的任务看似简单,实则万分凶险,她需每日打扮成阔太太模样,手提大包小包进出商铺,其实所采购的都是训练班学员的衣物与教材。



那些日子,周总理与李立三、项英等人也频频出现,他们以“采蜜人”的身份出入蜂蜜公司。

而邓颖超,也常来串门,与江鲜云一见如故,常在楼下与她边看孩子边闲聊。

直到1930年,一封叛徒的密信揭穿了蜂蜜公司的身份,中央急令:撤退!

当夜,江鲜云贴着玻璃窗细细观察动静,而彭干臣则带着最后一批学员,从后门悄然撤离。



英勇牺牲

1934年,彭干臣和江鲜云身处上海,继续为革命贡献着。

也是这一年,彭干臣收了新的任务,前往闽浙赣边区开展工作。

但这一次分别后,再无团聚。

抵达闽浙赣根据地后,彭干臣迅速投入工作,他先是担任红十军参谋处长,后又被任命为红十军军官学校校长,负责训练基层干部。

在战火连天的环境中,他带领着一群尚未脱下学生装的青年人学战术、练体能、操兵图。



他知道,这些年轻人日后将奔赴最前线,只有让他们早一步在训练中“死”,才能让他们晚一步在战场上倒下。

与他一同奋战的,是赣东北苏区的重要将领方志敏。

两人早年便有过交集,此番重逢,一个沉稳内敛,一个慷慨激昂,却在共事中配合得天衣无缝。

1934年底,中央下达“北上抗日”的战略部署,命方志敏、彭干臣率红十军团向闽浙皖边推进,打通与中央红军主力会合的通道。



1935年1月,红十军团抵达上饶、德兴间的怀玉山地区时,突遭敌人重兵围困。

部队连续作战数日,弹药耗尽,后援断绝,敌军则在四周燃起狼烟,喊杀声不绝于耳。

彭干臣没有退,他知道,这一战已无生还可能,但他也知道,只要能击破敌军一隅,红军就能有生机。

于是,他把仅剩的军需分给前锋营,把最后的手榴弹亲手递给敢死队。

不幸的是,最终,只有200多人突出重围,而彭干臣等数名战士则壮烈牺牲,那年,彭干臣才三十六岁。



方志敏亦在突围中被捕,后被秘密押往南昌,受尽酷刑,数月后,因拒不投降被敌人杀害。

两位战友,一个魂归山野,一个命丧囹圄,但他们的信仰未曾动摇。

另一边,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江鲜云没有丈夫音讯,她带着两个孩子,颠沛流离,逃往安徽、山东,曾在抗日根据地担任妇女大队的班长。

期间,生活之苦无以言表,有时连温饱都难保证,孩子们也常常问起父亲的去向,但她都咬牙撑了过来。

另一边,周总理夫妇和陈赓等人一直惦记着江鲜云和孩子,一直在找他们,奈何,时局动荡,直到1956年才找到。



英雄血脉

1956年,陈赓找到彭干臣的儿子后,将他带去见了周总理夫妇。

少年身着一身干净的中山装,站在树荫下,神情拘谨,一双眼睛时不时地偷偷看向四周。

陈赓回头看了他一眼,眼中有笑,却又藏着一点难得的郑重:“别紧张,走,见见你爸的老朋友。”

几步路后,邓颖超迎了出来,一眼就看见陈赓身后的少年。



她顿了一下,眼神像是被什么电击了一样,猛地一颤,少年在阳光下站得笔直,那轮廓,那眼神,那眉骨线条……竟与三十多年前一个熟悉的身影重叠起来。

陈赓没有立刻介绍,而是笑着说:“小超大姐,你看看,他像谁?”

邓颖超还没开口,周总理也从屋内走出,听到陈赓这话,定睛一看,顿时神色凝住。

他走近少年,仿佛在细细辨认,又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嘴里喃喃着:“他……难道是……是干臣的孩子?”



少年点了点头,随即开口:“伯伯,我叫彭伟光。”

这声音一出,邓颖超终于忍不住了,泪水从眼角滑落,她快步上前,一把将少年揽入怀中,声音哽咽:

“我们找了你好久……你和你妈妈过得好吗?终于……终于见到你了。”

周总理也眼含泪水地说:“陈赓,你这次,真是送来了最贵重的礼物。”

接下来的时间里,三人围坐在廊下,一边饮茶,一边倾听彭伟光断断续续地讲述这三十年来的生活。



江鲜云带着姐弟俩在战乱中东躲西藏,颠沛流离;后来在山东扎根工作,隐姓埋名多年,直至全国解放,才敢对孩子们提起“父亲”这个早已牺牲的名字。

听着听着,邓颖超的手不自觉握住了少年的手:“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的孩子。”

周总理也点头:“伟光,以后你到北京来,西花厅就是你的家。”

之后的日子里,周总理夫妇对彭伟光关怀备至,他们帮他联系北京的学校,给予生活上的补助,更给予他精神上的依靠。

邓颖超不止一次对人说:“这孩子,是干臣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牵挂。”



之后,江鲜云也与他们重逢,到了北京,邓颖超特意来接她,两个已是满头白发的女人在中南海重逢,一见面便紧紧相拥,许久不语。

此后,西花厅多了一位常客,江鲜云的身影在那座宅院中时常可见。

而彭伟光与姐姐彭伟生也在各自岗位上努力生活,他们牢记父亲的遗志,母亲的教导,邓妈妈的叮嘱。

时光流转,英雄早已归于尘土,但他们的精神,从未远去。



彭干臣的血脉,已在和平年代生根发芽;他的信仰,穿越烽火,沉淀为后人心中的一盏灯火。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多少人被时间的浪花掩埋,但有些名字、有些精神,将永不褪色。

彭干臣,就是其中之一。

他用短暂的一生,为后人换来无尽的光明。

今天,我们为他写下这些文字,不只是纪念一位烈士,更是传承一种力量,那种明知前路荆棘,却仍敢独自踏上的勇气与执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窦骁出席活动被偶遇,胖了依旧帅气十足,戴着婚戒,力破婚变传闻

窦骁出席活动被偶遇,胖了依旧帅气十足,戴着婚戒,力破婚变传闻

鑫鑫说说
2025-11-05 09:08:39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纸鸢奇谭
2024-08-17 14:22:37
逆天!99.3%阳光吸收效率,聚光太阳能要“封神”?

逆天!99.3%阳光吸收效率,聚光太阳能要“封神”?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5 17:20:53
新疆多地遭遇下半年最强降雪,乌鲁木齐雪深或达25厘米,赛里木湖变身“冰雪王国”,气象部门发布提醒

新疆多地遭遇下半年最强降雪,乌鲁木齐雪深或达25厘米,赛里木湖变身“冰雪王国”,气象部门发布提醒

极目新闻
2025-11-05 14:26:46
京剧大师周信芳不听夫人劝告坚决留大陆,卷入政治洪流成为牺牲品

京剧大师周信芳不听夫人劝告坚决留大陆,卷入政治洪流成为牺牲品

南极狼人
2025-11-05 17:44:34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增肌减脂
2025-11-03 16:49:45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霁寒飘雪
2025-11-04 09:19:58
赖清德窝点被定位,美上将警告武统将至,岛内喊话解放军放弃武力

赖清德窝点被定位,美上将警告武统将至,岛内喊话解放军放弃武力

文史旺旺旺
2025-11-04 20:10:05
上海银行信息披露评价被降级,系42家上市银行唯一

上海银行信息披露评价被降级,系42家上市银行唯一

湘财Plus
2025-11-04 11:16:19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上观新闻
2025-10-23 18:17:07
1965年,毛主席劝蒋介石回大陆,老蒋提出6个要求,毛主席:同意

1965年,毛主席劝蒋介石回大陆,老蒋提出6个要求,毛主席:同意

诺言卿史录
2025-07-17 14:23:29
宁夏内蒙多地夜空现不明飞行物,目击者称发绿光且速度极快,专家:可能是一颗流星体

宁夏内蒙多地夜空现不明飞行物,目击者称发绿光且速度极快,专家:可能是一颗流星体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06:20
蓝营大洗牌!侯友宜拒交棒,洪秀柱力挺新主!

蓝营大洗牌!侯友宜拒交棒,洪秀柱力挺新主!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5 09:59:19
赛力斯公布方向盘折叠专利

赛力斯公布方向盘折叠专利

界面新闻
2025-11-04 15:13:11
台媒曝阿娇前夫赖弘国三婚三离!去年10月才宣布妻子诞下二胎女儿

台媒曝阿娇前夫赖弘国三婚三离!去年10月才宣布妻子诞下二胎女儿

阿纂看事
2025-11-04 18:05:57
医生警告:一旦吃上他汀药,这6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肝损风险

医生警告:一旦吃上他汀药,这6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肝损风险

朗威游戏说
2025-11-05 14:24:47
想的挺美——哈马斯要求豁免躲藏在加沙隧道中的恐怖分子

想的挺美——哈马斯要求豁免躲藏在加沙隧道中的恐怖分子

老王说正义
2025-11-04 00:05:34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3:54:46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3 20:59:05
11月5日俄乌:乌军的拖延战术

11月5日俄乌:乌军的拖延战术

山河路口
2025-11-05 18:35:05
2025-11-05 20:16:49
红梦史说
红梦史说
品味历史,全新观点,不同解答,欢迎收看红梦史说
1032文章数 5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国足换帅 邵佳一曾被赞是在德国踢球最成功的中国球员

头条要闻

国足换帅 邵佳一曾被赞是在德国踢球最成功的中国球员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中方官宣!对美关税,调整!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艺术要闻

蒲华:搦管写竹,墨沈淋漓

教育要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语音课04:宾利先生是单身吗?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