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支历当中,不同的日子,有着不同的含义,它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吉凶,而且在某些时候,它还可以作为未来天气的一个参考。比如说我们经常提到的庚日,民间就一直流传着“逢庚必变”的一个说法,也就是每个庚日出现的时候,都意味着可能出现变动,在天气上的表现,就是在此之前经常下雨,那么后续就容易出现晴天,如果此前一直是晴天,那么后续就容易出现下雨。
![]()
除了庚日之外,还有一个日子,也会经常拿来预兆天气,这便是甲日,它是干支历当中,天干的第一位,每次遇到甲日的时候,它都能预测到后续十天的天气,有的甚至可以预测四十五天的天气,比如《开元占经》中也有相关记载,农谚也有“甲寅晴,四十五天放光明”的一个说法。
![]()
“冷不冷,就看八月廿一”,明日八月廿一,接下来会冷吗?看农谚咋说?它是什么意思呢?农历的八月廿一,这一天并非是庚日,我们翻开老皇历就会发现,这天是乙巳年丙戌月甲寅日,这个“甲寅日”就是六甲日之一。
八月廿一“甲寅日”有啥说法?
在干支纪日中,每10天出现一个“甲日”(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古人认为“甲日”的天气对后续一段时间的气候有指向性。
书中记载:“春甲子雨,地赤千里;夏甲子雨,撑船入市;秋甲子雨,禾生两耳;冬甲子雨,雪飞千里。”当下已经是秋天了,而如果甲日出现下雨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后期的降雨会比较多,禾生两耳,就是典型的雨水过多的一个情况。
![]()
当这个时候出现下雨,寒潮天气就可能提前到来,这样就会导致整个的冬天来的比较早,天气也会更加的寒冷;反之,如果明天是大晴天,则可能预示着后续天气格局相对稳定,寒冷气流不活跃,冬天可能来得晚且相对温和。
当然除了甲日预测的一个方法之外,在农历八月廿一,民间也流传了很多的农谚,比如:八月廿一晴,柴火堆满街;八月廿一阴,炭贵如金银。
八月廿一晴,柴火堆满街
这上半句的意思,就是如果八月廿一是天气晴,而且温度比较的高,那么就预示接下来整个冬天会比较暖和(暖冬)。因为冬天不冷,大家准备的取暖柴火就用得少,甚至可以堆在街上,所以叫“柴火堆满街”。
![]()
八月廿一阴,炭贵如金银
这下半句,说的是如果这天出现天气阴的一个情况,或者是出现下雨,则预示将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冷冬)。因为天气严寒,取暖用的木炭需求大增,会变得非常抢手和昂贵,所以是“炭贵如金银”。
![]()
从农谚还有古代书籍当中的预兆,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明天八月廿一,出现天气晴的情况,那么后续天气就会比较的暖和,反之,如果这天出现下雨,或者是天气阴的一个情况,那么后续就会比较的寒冷,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所以接下来冷不冷,就看八月廿一的天气是晴还是阴,它对后续都有着重要的一个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