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漏诊癌症的锅,不能让CT来背!

0
分享至

今天门诊遇到个让人心疼又无奈的患者:

56 岁的老郑,上腹剧烈疼痛了 3 天,吃了胃药没缓解,我建议他做胃镜排查溃疡或肿瘤,他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胃镜太难受了,我不做!能不能先做个 CT 看看?”


拗不过他的坚持,开了上腹部 CT,结果显示 “腹部未见异常”。

本以为是普通胃炎,开了药让他回去观察,可次日他疼得直冒冷汗,不得已同意做胃镜 —— 镜头刚探到胃窦,我心里就一沉:

胃窦部有个 3 厘米的巨大肿块,表面破溃形成深溃疡,质地硬脆,一看就高度怀疑胃癌,后续病理结果果然是腺癌。


老郑拿着报告蹲在诊室门口叹气:“早知道 CT 也会漏诊,我昨天就该听你的做胃镜。”

其实门诊遇到过不少像老郑这样的患者,要么把 CT 当成 “万能检查”,觉得做了 CT 没事就安全;要么觉得查体时的腹部 B 超 “没用”,查不出问题就是白花钱。

今天就从这个案例出发,跟大家深度聊聊三个关键问题:

为什么 CT 会漏诊胃癌?腹部 B 超或 CT 查体真的没意义吗?到底哪些人必须做胃镜筛查?

作为消化内科医生,这些问题不聊透,很容易让大家在 “检查选择” 上走弯路。

一、为什么 CT 会漏诊胃癌?腹部 B 超又为何常 “查不出问题”?

老郑的案例不是个例,临床中约 15% 的进展期胃癌、30% 以上的早期胃癌,可能被 CT 漏诊;而腹部 B 超在胃癌筛查中,漏诊率更是高达 80% 以上。

很多人疑惑:“CT 不是能看清楚内脏吗?怎么连这么大的肿瘤都可能漏?”


这背后不是 CT 或 B 超 “没用”,而是它们的成像原理和检查优势,本就不在 “发现胃黏膜病变” 上。

先说说 CT 漏诊胃癌的核心原因 ——CT 对 “黏膜层病变” 不敏感

CT 是通过 X 线断层扫描成像,主要看的是 “器官结构的宏观变化”,比如胃壁是否明显增厚(一般超过 1 厘米才容易识别)、是否有肿块突出到胃腔外、是否有腹腔转移。

但胃癌早期,尤其是局限在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肿瘤,胃壁厚度可能只增加了 2-3 毫米,CT 的分辨率根本捕捉不到这种细微变化;就算是进展期胃癌,如果肿瘤向胃腔内生长(而非向外侵犯),且胃在检查前没充分充盈(比如老郑没喝足够的造影剂,胃壁皱缩在一起),肿瘤就会被皱襞遮挡,CT 自然查不出来。

再看腹部 B 超,它在胃癌筛查中 “形同虚设”,主要是因为胃肠气体的 “干扰魔咒”。B 超靠超声波成像,而气体对超声波的反射极强,会形成 “伪影”,把胃、肠这些空腔脏器的细节完全掩盖。


我们做腹部 B 超时,常让患者空腹,就是为了减少胃肠气体,但即便如此,胃内仍会有残留气体,加上胃壁本身是软组织结构,B 超很难分辨出黏膜上的溃疡或小肿瘤。

我曾遇到过一个患者,B 超提示 “胃壁稍厚”,没当回事,半年后做胃镜发现是胃癌 ,悲催的是已经转移了。

后来追问才知道,当时 B 超医生已经觉得有点异常,但气体干扰太严重,没法明确判断,只能模糊描述,最后还是被患者忽略了。

更关键的是,每种检查都有 “专属优势领域”

CT 擅长看 “深部结构和转移情况”,比如判断胃癌是否侵犯胰腺、是否有肝转移;B 超擅长看 “实性脏器”,比如肝脏有没有囊肿、胆囊有没有结石;而胃镜擅长看 “黏膜表面和浅层病变”,能直接观察胃黏膜的颜色、形态,甚至能放大几十倍看细微的腺体变化,这是 CT 和 B 超永远比不了的。

用 CT 查早期胃癌,就像用望远镜找蚂蚁 —— 不是望远镜不好,是它本就不是干这个活的工具。

二、腹部 B 超或 CT 查体,真的没有意义吗?别走进 “非黑即白” 的误区


很多人因为 “B 超没查出胃癌”“CT 漏诊了肿瘤”,就觉得这些查体项目 “没用”,下次体检直接跳过 —— 这其实是走进了 “非黑即白” 的误区。

在消化科医生眼里,B 超和 CT 在查体中的价值,从来不是 “替代胃镜查胃癌”,而是 “排查其他消化系问题,为后续诊疗铺路”。

先说说腹部 B 超的查体意义。

每年体检做的腹部 B 超,虽然查不出早期胃癌,但能及时发现肝胆胰的问题 —— 比如发现脂肪肝、胆囊息肉,能提醒我们调整饮食;发现胰腺回声异常,能提示进一步做 CT 排查胰腺炎或胰腺癌。

对普通人来说,B 超是 “低成本的初筛工具”,花几百块钱就能排查肝胆胰的常见问题,就算查不出胃癌,也能避免其他疾病被耽误。

再看 CT 的查体价值。

虽然 CT 漏诊早期胃癌常见,但在 “胃癌分期” 和 “其他肿瘤筛查” 中作用巨大。

比如一个患者胃镜确诊胃癌后,必须做 CT 评估:

肿瘤是否侵犯胃壁全层?胃周淋巴结有没有转移?肝肺有没有远处转移?这些信息直接决定了治疗方案 —— 是能做手术,还是只能做化疗。

另外,胸部 CT 能筛查肺癌,腹部 CT 能排查肝癌、肾癌,这些都是胃镜做不到的。就像老郑,虽然 CT 漏诊了他的胃癌,但如果当时 CT 发现了肝转移,也能更早提示病情严重程度,避免后续的误判。

更重要的是,查体是 “组合拳”,不是 “单选题”。

没有哪种检查能 “包打天下”,比如胃癌筛查,需要 “胃镜 + CT” 配合 —— 胃镜发现肿瘤,CT 评估分期;肝癌筛查,需要 “B 超 + 甲胎蛋白” 配合 ——B 超发现病灶,甲胎蛋白辅助确诊。

如果因为某一种检查漏诊了某个问题,就否定它的全部价值,就像因为雨伞挡不住台风,就说雨伞没用一样,忽略了它在日常防雨中的作用。

三、哪些人必须做胃镜筛查?别等 “疼得受不了” 才想起检查


老郑的案例还有个值得反思的点:他已经出现了 “上腹剧烈疼痛” 的症状,却还抗拒胃镜,直到疼得没办法才同意 —— 这其实是很多人的通病:觉得 “没症状就不用做胃镜”“做胃镜太难受能躲就躲”。

但胃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等出现疼痛、黑便、体重下降这些症状时,80% 已经是中晚期,就像老郑那样,肿瘤已经侵犯肌层,虽然还能手术,但复发风险比早期高很多。

作为消化内科医生,我必须明确:以下几类人,哪怕没有症状,也强烈建议做胃镜筛查,而且要定期做 ——

第一类:年龄 40 岁以上的普通人

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40 岁是胃癌筛查的 “起始年龄”,因为 40 岁后胃癌发病率会显著上升,尤其是 50 岁以上,发病率是 40 岁以下的 5 倍多。我见过最年轻的胃癌患者只有 28 岁,但那是有家族史的特殊情况,对大多数人来说,40 岁开始第一次胃镜,之后根据结果决定复查频率,是最科学的。

第二类: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如果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中有胃癌患者,尤其是确诊时年龄小于 60 岁,那么你属于 “胃癌高危人群”,第一次胃镜筛查年龄要提前到 35 岁,之后每 2-3 年查一次。胃癌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如果有病例,说明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易感性或生活习惯,更需要早筛查。

第三类:有 “癌前病变” 的人

比如幽门螺杆菌阳性 + 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这些病变虽然不是癌,但发展成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 10-20 倍。我有个患者,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 + 中度萎缩性胃炎,没做胃镜复查,5 年后再查就是早期胃癌 —— 如果他每年做一次胃镜,早就发现病变,及时干预就能避免发展成癌。

第四类:有不良生活习惯且持续多年的人

比如长期吃腌制食品、熏烤食品,长期吸烟(烟龄超过 10 年)、饮酒(每天喝白酒超过 2 两),或者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这些习惯会持续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我接诊过一个开烧烤店的老板,烟龄 20 年,每天都吃自己烤的肉,45 岁做胃镜就查出了早期胃癌,好在及时切除,没有影响生活。

还有一类人,出现 “报警症状” 必须立刻做胃镜,比如上腹疼痛持续超过 2 周、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体重半年内下降超过 10 斤、吞咽困难或反酸烧心加重 —— 这些症状可能是胃癌的信号,别像老郑那样,先做 CT “绕圈子”,直接做胃镜才是最直接的排查方式。

最后想跟大家说:

CT 漏诊胃癌,不是 CT 的错,是我们把它的 “能力范围” 想错了;腹部 B 超查不出胃癌,也不是 B 超没用,是它的 “擅长领域” 不在胃黏膜。

每种检查都有自己的 “适用边界”,就像医生看病需要 “望闻问切” 结合,查体也需要 “多种检查配合”。

漏诊癌症的锅,不能让 CT 背,更不能让 “对检查的误解” 背。

对胃癌来说,胃镜是目前唯一能早期发现它的 “金标准”,该做的时候别犹豫 —— 难受一时,换的是几十年的健康,这笔 “账” 怎么算都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1 14:18:21
男子追赶偷狗贼遭棒击并被毒针射死,15年后一主犯仍在逃,受害者儿子:想为父亲申报见义勇为

男子追赶偷狗贼遭棒击并被毒针射死,15年后一主犯仍在逃,受害者儿子:想为父亲申报见义勇为

极目新闻
2025-11-11 09:22:54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大风新闻
2025-11-10 17:49:08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阿笎评论哥
2025-11-11 11:57:29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19:28
环球小姐“硬刚”主办方,那个辱骂墨西哥小姐的总监原来劣迹斑斑……

环球小姐“硬刚”主办方,那个辱骂墨西哥小姐的总监原来劣迹斑斑……

新民周刊
2025-11-10 19:48:04
终于见到本人了 没有传说中那么漂亮 不是保安护驾 感觉就是一路人甲

终于见到本人了 没有传说中那么漂亮 不是保安护驾 感觉就是一路人甲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11 11:02:37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澳洲红领巾
2025-11-11 11:25:36
中方就菲律宾遭受台风灾害向菲人民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中方就菲律宾遭受台风灾害向菲人民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环球网资讯
2025-11-11 14:29:04
200元补贴!上万深圳人将接到这一电话

200元补贴!上万深圳人将接到这一电话

深圳晚报
2025-11-11 12:39:54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开战准备”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开战准备”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1 00:09:28
全运会大爆冷!头号种子1:4被淘汰,无缘4强,陈幸同逆转晋级4强

全运会大爆冷!头号种子1:4被淘汰,无缘4强,陈幸同逆转晋级4强

国乒二三事
2025-11-11 14:17:37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1 11:56:48
巴菲特谢幕信: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不再写年度股东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巴菲特谢幕信: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不再写年度股东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6:17:07
沉默6天后,中国航天传来新消息,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有序推进!

沉默6天后,中国航天传来新消息,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有序推进!

鱼缸里的假山
2025-11-11 11:48:49
琉球群岛地位未定,中方在联合国亮明态度,日媒破防

琉球群岛地位未定,中方在联合国亮明态度,日媒破防

头条爆料007
2025-11-10 22:03:53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后续,偷拍者身份已曝光,曾医生有口难辩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后续,偷拍者身份已曝光,曾医生有口难辩

平老师666
2025-11-10 23:42:34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8:36:48
“承诺给300万美元”!俄方:成功挫败英乌策反俄飞行员并劫持米格-31战机企图

“承诺给300万美元”!俄方:成功挫败英乌策反俄飞行员并劫持米格-31战机企图

环球网资讯
2025-11-11 13:58:25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深圳晚报
2025-11-11 07:59:35
2025-11-11 16:04:49
消化石医生 incentive-icons
消化石医生
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
1200文章数 12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欧洲高颜值王室访华:曾与高中老师结婚 二婚嫁入王室

头条要闻

欧洲高颜值王室访华:曾与高中老师结婚 二婚嫁入王室

体育要闻

维金斯0.4秒空接暴扣绝杀 热火险胜骑士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时尚
教育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小米双11战报公布:多款产品获销量冠军 卢伟冰回应

亲子要闻

潘玮柏太太穿公主裙亮相幼儿园,5岁女儿软萌可爱,同框似姐妹花

静奢风,有品位的都在穿

教育要闻

有人硬算,有人巧算,会方法就是牛!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