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在不同宗教里会有不同说法。中国民间通常认为阎王不是固定的,跟人间的皇帝一样,轮流坐庄。聊斋里就是这种说法。因阎王在老百姓眼里是人间是非曲直的最终审判者,故老百姓自己心目中的阎王,就得是人间的公正廉明的好官。
所以中国古代阎王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们常说保证日断阳,夜断阴!
![]()
今天要说个章太炎的故事,章太炎是谁不用我多介绍了吧,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和国学大师。被尊称为“太炎先生”,在清末民初的政治、学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早年参与维新变法,后转向反清革命,成为同盟会早期成员。因发表反清言论遭清廷追捕,曾流亡日本。
1903年因“苏报案”入狱,在狱中三年,名震天下。辛亥革命后,曾支持孙中山,后对袁世凯称帝不满,遭软禁。
![]()
今天我要说的这个事情就发生在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于北京龙泉寺期间。
据章太炎自己说啊,有一天夜里睡着之后,觉得有两位身着古装的鬼差(或小鬼)抬着一顶轿子来到他面前,请他上轿。
然后呢轿子将他带到一所宏伟的官署,类似于古代的衙门。在那里,一位王者模样的人(被指认为东岳大帝)接见了他。大帝表示,因人手不足,且慕章太炎的才学与威望,特聘请他代理判官一职,负责审理阴间案件。章太炎并未推辞,就此上任。
据说从此以后每晚,他都会被接到“衙门”,然后升堂问案。堂下的景象是:“阶下押解而来的‘犯人’络绎不绝,多至不可胜数”。
审判内容大多都是阳间之人在阴间的诉讼。比如,甲控告乙杀害自己,乙则辩称是误杀或自卫。章太炎需要查阅卷宗,询问证人,依据阴间的律法(类似于人间法律,但更为公正严明)进行判决。
判决后,那些被判定有罪之人,会被鬼差押送至各殿地狱去承受应有的刑罚。
审判工作一般会持续整个夜晚,直到清晨鸡鸣时分,便宣告退堂。鬼差再用轿子将他送回阳间身体,他便从梦中醒来。
![]()
你们觉得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有多少?
这个时候我又稍微查了一下,发现古籍中类似的记载还真不少,一个个都写的煞有其事!
比如:清末民初的黎澍曾将自己担任阴间法官的经历整理成《幽冥问答录》一书。据记载,他在1900年19岁时,每晚睡梦中会有古装使者接他去地府断案,后来甚至下午也能前往,这种状况持续了四五年之久。
黎澍在阴间担任分庭庭长,隶属东岳大帝管辖,负责华北五省死亡十个月内亡者的善恶案件。
还有在《北东园笔录》中记载了一位楚中的读书人,因心地正直,被玉皇大帝请去暂代阴曹地府第七殿的职务。
工作内容:他每隔几天便入冥府,主要工作是检查登记善恶的册籍(即阴曹簿),可能名气不大,判案的工作还轮不到他!
还有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记载,穆象元“少时为诸生,被召为冥吏,每以夜分入幽府决事”!
类似的故事还确实不少,而且基本框架逻辑都差不多,
阳间之人往往通过梦境、灵魂出窍(如黎澍)或僵卧如死(如滕县吏的“过阴”)的方式前往阴间,他们的肉身在阳间则呈现睡眠或假死状态。
被选中者往往因宿世因缘(如黎澍几世前曾为冥判)或阳世德行(如楚中读书人心地正直)而被征召。
![]()
总结
古籍中关于人到阴间工作的记载,虽然情节颇具传奇色彩,但很大程度上是古人基于阳间司法和官僚体系,对死后世界的一种想象和构建。其核心目的多在于道德教化,通过“阴司鉴察”的说法,警示世人相信因果报应,勉励众人生前行善去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