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新闻的荒诞并不在于它如何离谱,而在于它竟能被当真。
印度媒体最近一本正经地宣布:法国造的“阵风”战机,凭着所谓“实战经验”,足以碾压中国最新的五代机歼-35A。
![]()
这样的论调,就像有人在烈日下对着蜃景欢呼自己造出了海市蜃楼。
尤其讽刺的是,就在不久前的印巴空战中,这款“身经百战”的“阵风”,却被中国制造的歼-10CE远远压制。
![]()
“实战经验”本该是一枚沉甸甸的勋章,但在印度媒体嘴里,它成了一种轻飘飘的幻觉。
2025年5月7日那场印巴空战,在印度舆论眼中,是“朱砂行动”的英雄时刻;可在空中真实发生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
巴基斯坦空军出动中国制造的歼-10CE战机,搭配PL-15E远程空空导弹,在超视距空战阶段就取得了对“阵风”的压制优势。
远在数十公里之外,导弹呼啸着划破夜空,印度飞行员几乎没来得及反应。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巴军宣布击落6架印军战机,其中包括3架“阵风”,还公布了无线电录音和残骸图片,证据摆得明明白白。
![]()
所谓“阵风在实战中表现卓越”的说法,也就此成了笑谈,可讽刺的是,印度媒体依然坚称那场失利“并不影响阵风的技术领先”。
他们说得郑重其事,仿佛现实只是一个可以随意改写的剧本,事实上,法国人对超视距空战的理解一直落后半个身位。
![]()
主力空空导弹“米卡”射程仅50公里,这在当前中、美、俄主流空战体系面前几乎没有竞争力,后来虽然整合了“流星”导弹,但整合程度有限、装备数量又少,根本谈不上战力质变。
面对现实的战绩,所谓的“实战优势”,反而暴露了阵风的软肋——这不是勋章,而是裂痕。
很多印度网友自己都忍不住吐槽:“阵风连歼-10C都打不过,凭啥挑战歼-35?”
![]()
这话虽然尖锐,却极其准确,所有吹嘘都躲不过实战这面镜子,在镜子前面,谁在自欺,谁在裸奔,一目了然。
可印度媒体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紧咬着“阵风”不放?那得放在他们准备花200多亿美元继续采购114架“阵风”的背景下。
![]()
国内舆论需要一个理由,好让账本看上去更像荣耀,而不是焦虑。
如果说第一场战斗揭开了现实的真面目,那么技术层面的代差,则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现代空战中,有一个铁律:谁先发现敌人,谁就能先开火。
![]()
歼-35A作为中国新一代第五代隐身战机,其雷达反射截面积小于0.1平方米;而“阵风”作为四代半战机,雷达反射截面积却高达1平方米左右,这看似冰冷的数字,隐藏着致命的差距。
假设两架战机同时升空对峙——歼-35A的雷达可以在200公里外捕获“阵风”的踪迹;而“阵风”那台雷达,得飞近到42公里左右才有可能看见对方。
![]()
那意味着,歼-35A能在对方毫无察觉时发射射程超过200公里的霹雳-15导弹,而后安然转身。
那一刻的空中场景,不是一场较量,而是一场单向的游戏:隐身的猎手,对笨重的靶子。
即使是美国空军,也承认隐形能力带来的战场革命,从F-117到F-22,再到F-35,整个时代都证明了一个事实:隐形,是现代制空权的通行证。
![]()
而“阵风”正卡在尴尬的过渡期——既非完全隐形,又未能在传感器融合上实现飞跃。
印度在采购抉择上似乎别无选择,F-35的交付周期漫长,还伴随着苛刻的政治条件;俄罗斯的苏-57性能虚实难辨;至于中国战机,当然压根不可能成为他们的选项。
于是,“阵风”成了唯一的可选方案,表面上是信任法国的技术,实则是政治现实的被迫妥协。
而这恰恰成了印度媒体的宣传素材。他们迫切地需要告诉民众:我们没有买错,这架昂贵的飞机依然能赢。
于是乎,“阵风”与“歼-35A”的对比被反复炒作,从报纸到电视,从社交平台到议会发言,宣传的音量越高,不安的心就越沉。
那些铺天盖地的报道,看似展示力量,实则暴露焦虑——这是一个在自信缺位的国度,用喧嚣来遮掩寂静,而一场舆论狂欢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份不安。
印度政府之所以急切地批准这笔200亿美元的大单,不只为了补齐装备差距,更有一层深意——想用“市场换技术”。
![]()
他们希望借助法国军火商的销售压力,逼迫对方转让核心技术,甚至开放代码,实现本土化生产。
梦想很丰满,但落到现实,就是法国人用一纸合同把控制权牢牢攥在手里。
那些被称为“国产化”的计划,不过是组装的幻象,核心软件、飞控系统乃至发动机参数,全掌握在法国手里。
这意味着,在关键时刻,印度飞行员必须看法国人的脸色行事,一位分析员曾调侃:“阵风也许能飞得很快,但它的灵魂锁在巴黎。”这话听起来刻薄,却有几分真相。
而此刻,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氛围正如盛夏的高温一样炽烈,政府必须用一种“双重话语”自圆其说。
![]()
一方面,在决策层面要讲利益与策略;另一方面,在舆论层面要讲荣耀与自尊。
于是,两种叙事交错,一面在谈合同条款,一面在编造英雄故事。
于是乎,媒体的剧本照常上演:在镜头前,“阵风”威风凛凛;在后勤基地,飞行员却要面对现实的数据差距;在网络上,评论区充满讽刺与调侃。
![]()
有人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如此执着于和中国比,一天到晚拿他们的飞机作参照。真要比,不如和自己造的比——那才是真正的进步。”这样的留言,被成千上万点赞,却鲜少登上新闻头条。
因为在印度的媒体语境里,真相太刺眼,唯有谎言更合时宜。
![]()
新德里街头,大型电子屏反复播放着“阵风大获全胜”的宣传片,而几百公里外的安巴拉空军基地里,维修人员看着复杂的法制零件目录,无声叹息。
人们意识到,一个国家真正的自信,从不是靠吹嘘赢来的,是当你的飞机起飞时,不再需要渲染“谁更强”;是当你的武器实战检验后,不必再用宣传粉饰败绩。
![]()
在这个充斥着喧嚣与幻觉的时代,真相往往显得冷清,印度媒体口中的“阵风全面领先中国歼-35”,更像一次大规模的心理自我安慰。
在他们高调用词背后,是技术差距的无奈,是政治选择的尴尬,更是民族自信的裂口。
![]()
当印度媒体继续沉浸在纸面胜利的幻觉中,中国的歼-35已悄然列装,成为新一代隐形战机体系的基石。
那是一种安静的力量,不靠喊声震耳,却足以让对手清醒,真正的强大,从来不需要喧嚣来证明。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