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面拆迁”开始了?2025年三类房子或通通拆,补偿方式不一样

0
分享至



“前年还听说拆迁,怎么现在一点动静也没有,还拆不拆?”

有人羡慕地说:“上海东安一村拆迁,一平米补13万,我这要是也能按这个价,我马上搬!”

也有人纠结:“到底是拿钱好,还是换房子更划算?真怕选错了吃亏。”

最近,不少“拆迁讨论群”里都在聊这些事,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

我家会不会拆?

能补多少钱?选哪种补偿方式更合算?

签合同要注意什么?怎么防止被坑?



其实,关于拆迁,今年国家文件里一直强调“城市更新”。和以前大拆大建不同,现在的重点是“精准改造”。

说白了就是:该拆的才拆,能修的就修,能加固的就加固。但真轮到我们自己头上,信息一多,反而更迷糊了。

.01

哪些房能拆?

简单说,以下三类是重点:

① 最危险的那类——危房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到,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加快拆除改造D级危险住房。

如果你家老房子墙体开裂、承重墙不稳、地基下沉,被鉴定为D级危房,那就属于必须处理的类型。



比如长沙有个老社区,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漏水、倾斜、裂缝问题严重,安全隐患大。

当地政府没有整体拆迁,而是采用“政府补贴1050元/㎡+居民自筹约2000元/㎡”的方式统一重建,

居民花比市场价低得多的钱,就住上了新房,而且地段、学区都不变。





② 老旧的“预制板楼房”

城市的角角落落还有不少上世纪80年代前建造的预制板楼房,这种房子建造速度快、但拼接不牢,抗震性能差。

像唐山大地震时,这类房子倒塌率远高于砖混结构。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排查预制板楼房:能加固就加固,不行就拆。



③ 城中村和低效老旧小区。

这类房子可能还能住,但地段好、土地利用率低。如果你家老房子靠近地铁、商圈或城市新区,但房子旧、配套差,很可能会被列入更新计划。



比如广州白云区一个地铁旁的城中村,去年试点“房票安置”,居民拿着房票可以去指定楼盘买房,政府还额外补贴15%,不少人就这样换到了新房。



总的来说,如果你的房子不安全,或者所在的地段价值高,就很有可能被纳入改造名单。

.02

拆完怎么补偿?

2025年的补偿方式不再一刀切给钱,而是“三选一”方式:拿钱、换房、房票安置,主流还是“房票安置”。



①选拿钱:补偿价一般会参考周边同类商品房市价,有些城市还会额外给奖励。

比如上海东安一村,据说最高补偿13.5万/㎡,比同地段二手房还高15%。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核心地段+政府资金充足+想快速推进项目。



②如果你想继续留在原地,可以选换房:也就是产权置换,旧房换新房,一般这种安置面积会更大、户型更好。

比如有的地方按“1:1.1”置换,100㎡老房换110㎡新房;家里人均面积不足的,还能享受“保底补足”。

这种方式适合不想离开原学区、原生活圈的人。

③房票安置是这两年的主流,据说全国已经有60多个城市都开始了房票安置,逻辑就是政府给你一张等同于补偿款的“购房券”,你可以去指定楼盘买新房。

比如广州试点中,选房票的居民还能多拿15%的补贴。对想尽快住进新房的人来说,这是比较灵活的选择。



简单总结:

地段好、房价高 → 拿钱可能更划算;

想留在原地、学区好 → 换房更稳妥;

想换更好的新房 →房票最灵活。

.03

怎么做才能不吃亏?

很多人以为拆迁就是“等通知、签字、拿钱”,但事实上,不做功课的人很容易吃亏。

在2025年的城市更新中,想保护自己,就要注意这四件事:

第一,别信口头承诺。什么“内部消息”“听说”都不靠谱,只有政府公告和书面合同才算数!



第二,协议里必须写清楚付款时间。国家强调“先补偿、后搬迁”,如果没写清楚什么时候给钱,坚决别签。

第三,资料要齐全。房产证、土地证、购房合同、装修票据、面积测绘报告……这些直接关系到你能拿多少钱。

第四,关注评估和鉴定的合法性。危房鉴定必须由住建部门认可的机构出具,评估报告也得有两名注册估价师签字,这是国务院《房屋征收评估办法》里写明的规定。



总结一句话:

不管选哪种补偿方式,合同里写清楚的才作数,证据齐全才能拿得稳,评估合规才能安心。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规模闭店!曾经的排队王!很多阜阳人吃过…

大规模闭店!曾经的排队王!很多阜阳人吃过…

掌上阜阳
2025-11-03 18:13:53
月薪0-1000元?江油二医院就“护理岗招聘信息出错”致歉:系审核不严所致

月薪0-1000元?江油二医院就“护理岗招聘信息出错”致歉:系审核不严所致

界面新闻
2025-11-04 19:20:16
当德国“最任性”的外交部长遭遇王毅,水平高下立见

当德国“最任性”的外交部长遭遇王毅,水平高下立见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4 09:54:26
“饿了么”将更名为“淘宝闪购”?骑手已同步更换橙黑新工服

“饿了么”将更名为“淘宝闪购”?骑手已同步更换橙黑新工服

澎湃新闻
2025-11-04 11:32:28
韩国一公益组织曝光“坏爸爸”:为约5万名韩菲混血儿讨要抚养费,发起人曾被控诽谤

韩国一公益组织曝光“坏爸爸”:为约5万名韩菲混血儿讨要抚养费,发起人曾被控诽谤

红星新闻
2025-11-04 17:54:53
网友花37.9元购买椅子,收到货却是一张图纸,涉事店铺已暂停营业

网友花37.9元购买椅子,收到货却是一张图纸,涉事店铺已暂停营业

极目新闻
2025-11-04 18:24:10
事教人一教就会!中方两记重拳让欧盟惊醒:报复中国已成为幻梦

事教人一教就会!中方两记重拳让欧盟惊醒:报复中国已成为幻梦

军机Talk
2025-11-04 11:35:55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上游新闻
2025-11-03 14:59:07
一场尼日利亚危机,把白左政客、圣母婊、黑命贵统统打出了原形

一场尼日利亚危机,把白左政客、圣母婊、黑命贵统统打出了原形

壹家言
2025-11-04 13:54:31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当地公安局:严格按照判决执行,有异议可申诉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当地公安局:严格按照判决执行,有异议可申诉

红星新闻
2025-11-04 21:58:11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广西一男子自驾青海失联两月后车被找到,位于无信号废弃矿区附近,行车记录仪最后画面曝光

广西一男子自驾青海失联两月后车被找到,位于无信号废弃矿区附近,行车记录仪最后画面曝光

极目新闻
2025-11-04 19:48:05
“你怎么不去帮美国打仗?”质问上官正义的警官应给出个说法

“你怎么不去帮美国打仗?”质问上官正义的警官应给出个说法

方清云
2025-11-04 12:52:42
确认了!生于1996年,她任董事长!

确认了!生于1996年,她任董事长!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4 21:15:31
赛事方通知赵鸿刚被强制停赛半年,肌肉卡在骨头缝里必须吃止痛药

赛事方通知赵鸿刚被强制停赛半年,肌肉卡在骨头缝里必须吃止痛药

杨华评论
2025-11-04 17:26:32
说相声,要备案

说相声,要备案

跟着老李看世界
2025-11-04 16:50:41
失散的双胞胎兄妹?“史上最相似夫妻”被网友建议查下DNA,当事人:刚认识时不像,后来越长越像

失散的双胞胎兄妹?“史上最相似夫妻”被网友建议查下DNA,当事人:刚认识时不像,后来越长越像

鲁中晨报
2025-11-04 21:03:11
判处死刑!缅北白应苍昔日炫富张狂犹在眼前,今血债血偿报应临头

判处死刑!缅北白应苍昔日炫富张狂犹在眼前,今血债血偿报应临头

可达鸭面面观
2025-11-04 13:26:12
上海炒股大赛冠军坦言:盈利多年只入两种股票,献给在沉浮的股民

上海炒股大赛冠军坦言:盈利多年只入两种股票,献给在沉浮的股民

股经纵横谈
2025-11-03 21:17:48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4 19:55:24
2025-11-05 01:15:00
巢客HOME
巢客HOME
只写最接地气的干货!
3770文章数 21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教育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手机要闻

骁龙8E6系列前瞻:标准版/Pro版均配备2nm工艺,小米18首发稳了!

教育要闻

初二英语掉分背后,是思维升级的阵痛

艺术要闻

她是年赚5000万的女神,却选择在农场养鸡,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