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瞰华东)
![]()
上海楼市前十月销售榜单揭晓!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5年1~10月,上海TOP30房企合计销售额4096.6亿元,合计销售面积571.7万平方米。
在这场沪上房企角逐中,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华润置地分别以360.6亿元、356.9亿元和341.7亿元夺得前三甲。销售额突破150亿元的房企有10家,头部房企在上海的市场份额持续巩固。
高端项目的火热与普通住宅的温和表现共同勾勒出上海楼市复杂多元的图景。前10月,上海商品房TOP10项目合计销售额1065.7亿元,入围门槛升至57.6亿元,上海壹号院、金陵华庭、翡雲悦府分别以217.8亿元、186.6亿元和139.8亿元位列项目榜前三名。
高端住宅项目销售坚挺,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力量。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统计,上海10月份新房价格同比涨幅10.7%,这已是上海新房价格连续83个月同比上涨,自2024年10月以来的月度同比涨幅均超过5%。
市场人士认为,在全国楼市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上海展现出了显著的市场韧性,头部房企的竞争格局基本稳定,核心地段、精准定位且具备高品质的改善型项目依然是市场热度的主要支撑。“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已明确提出“清理住房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这为上海进一步优化调控政策留下了想象空间,有望持续改善市场预期。
中指研究院上海企业常务副总经理程宇认为,“十五五”规划强化房地产民生属性,明确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方向。面对客户日益挑剔的选择与同质化竞争压力,房企应以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与精益运营响应“十五五”品质号召,方能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赢得主动。
头部房企博弈
前10月,上海房企销售呈现强者恒强格局,头部房企竞争也渐趋白热化。
保利发展以微弱优势领先,以360.6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摘得销售额冠军宝座,其在上海持续输出刚需、改善型产品,凭借央企品牌稳居第一梯队。
若从权益销售金额看,招商蛇口则以261.71亿元登顶,又以60.6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摘得面积榜桂冠。
权益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房企有8家,面积榜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的房企有12家,较销售额突破150亿元的房企数量多出2家,这些数据说明头部房企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逆势上升,表现出更为显著的集中化趋势。
华润置地凭借341.7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稳居第三,234.11亿元的权益销售额也排第三。其在徐汇、浦东等核心区域的高端项目持续热销成为业绩支撑。前10月以44.9万平方米位居面积榜第二。
第4至第9名房企排名均保持稳定。嘉里建设以186.61亿元位居第四,其重磅押注的金陵华庭项目表现亮眼,一期158套房源3小时内售罄,二期销售额达98.43亿元。
中海地产、陆家嘴集团、绿城中国、浦开集团、越秀地产分别以166.35亿元、146.15亿元、115.95亿元、106.68亿元和105.35亿元的权益销售额位居第五至第九位。建发房产成为榜单中的一匹“黑马”,以103.89亿元的权益销售额排名第十,位次跃升5位。
品质楼盘成为穿越周期的硬通货,单个项目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上海壹号院以217.8亿元的销售额高居项目销售金额榜首。
金陵华庭以186.6亿元紧随其后,该项目二期推出120套房源,均价达20.5万元/平方米。其中最贵的一套顶层复式房源总价超过2.82亿元,折合单价32.68万元/平方米,是目前上海备案单价最高的一套新房。
翡雲悦府以139.8亿元位列项目销售榜第三名,同时以12.9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位居面积榜第一。
高端项目的热销印证了上海改善型需求的强劲购买力。9月份,上海成交前十榜单中有6个均价“10万元+”楼盘,有3个高端住宅项目实现“日光”,包括金陵华庭、中建·玖上琅宸和蘭桂坊855。
10月份,虽然市场整体有所降温,但高端项目依然表现坚挺。黄浦区的高福云境项目以60.54亿元的成交金额位居10月项目销售榜首。
高福云境于10月18日开盘首推125套,均价21万元/平方米,套均价格7600万元,最终1.3亿元至1.6亿元的25套塔尖平层房源最先售罄,但整体未“日光”。翡云悦府于10月末加推32套房源,均价突破11万元/平方米,仅售出半数。金茂璞元二批次推出111套房源,售出80多套,也是未见“日光”。
“顶级稀缺房源依然遭抢购,千万级豪宅已难现‘日光’,整体市场降温,但价格天花板仍在缓慢抬升。”上海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认为,市场的K型分化会更加明显,位于绝对核心地段、拥有稀缺资源和顶级产品力的极少数项目仍将保持强大的吸金能力,大部分千万级豪宅去化速度可能会保持在当前水平。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10月上海核心区及外环内改善型项目仍维持较高认购率,这类项目凭借较好的地段和品质带动市场关注上升,但总体来看,改善客群决策周期显著拉长,少量的高热度盘难以带动全市大幅回升。
市场全景呈量稳价涨
在新政推动下,2025年上海新房市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曲线,前10个月呈现“量稳价涨”特征。
从需求端来看,今年1~10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471.15万平方米,成交套数37852套。单看10月数据,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7.29万平方米,成交套数为2829套。
前10月,上海新房价格累计上涨7.7%,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0.4个百分点。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为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价最高区域,其中浦东新区、黄浦区、徐汇区成交均价同比分别上涨25.1%、10.6%、9.4%。同比下跌的区域有虹口区、奉贤区、普陀区等。
与新房市场相呼应,上海土地市场在前10个月也表现出强劲势头。据好地大数据,上海前10月出让涉宅地(含协议出让)59宗,总出让金2136.3亿元,同比增幅46.9%;总成交建筑面积434.8万平方米,同比增幅28.6%;成交均价49135元/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同比涨幅14.2%。
中海摘牌金额163.5亿元排首位,共竞得3宗地块;保利发展权益摘牌金额95.3亿元位居第二,共竞得4宗地块;绿城以总价93.9亿元拿下虹口区、浦东新区2宗宅地排第三位。
前三名权益摘牌金额总计352.7亿元,占涉宅地出让金的28.1%。按拿地房企性质计算,央企国企权益摘牌金额达773.5亿元,占比超过七成。
值得一提的是,与全国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6.3%的态势相比,上海TOP10房企的权益销售金额反而实现了约9.5%的同比增长,印证了上海房地产市场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韧性。
中指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孟新增认为,上海短期库存不高,去化周期在7~8个月,整体市场比较健康。随着年末房企进入业绩冲刺阶段,新增供应入市可能会带动成交量回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上海是房地产行业向好发展的标杆城市,很多优质项目销售状况不错,且价格保持小幅上涨,对于市场信心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后续随着政策效应释放,叠加市场已充分调整等因素,楼市向好态势会进一步延续。
责任编辑:苗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