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如果您对本人的作品感兴趣,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您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从乌蒙山区走出了一位铁血将领--王甲本。他一生戎马,从云南陆军讲武堂的热血青年成长为高级将领,为抗击日寇立下赫赫战功。他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战役、衡阳战役,因其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屡立战功,在军中被誉为“硬仗将军”。
王甲本,字立基,1901年出生于云南平彝(今富源县)。1918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炮兵科。后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旅长、副师长、军长。
罗店“血肉磨坊”的死守者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上海罗店是中日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因战况惨烈被称为“血肉磨坊”。
王甲本时任第98师副师长,率部死守罗店阵地。
面对日军海陆空立体火力,他亲临一线指挥,
日军每日倾泻炮弹数千发,战壕被夷为平地。王甲本发明“弹性防御法”:
白天,他命令士兵退至二线掩体,减少伤亡。
夜晚,他亲率官兵用阵亡战友遗体垒作掩体(因战况惨烈至无土木可用),抢修战壕。
王甲本舍弃指挥部,持步枪与士兵同守战壕。日军冲锋时,他高喊:“上刺刀!让鬼子看看中国人的骨头!”带头跃出战壕白刃迎敌。
9月初,日军以坦克掩护步兵冲击294旅阵地。王甲本组织“敢死队”,身绑手榴弹钻入车底炸毁坦克,随后率部反冲锋,毙敌300余人,阵地失而复得三次。
战至9月中旬,294旅伤亡超80%,一个团仅余百人。王甲本将炊事员、文书编入战斗队,并发出誓言:“就算只剩一人,也要用尸体挡住日军!”
王甲本率残部死守罗店核心阵地21天,自1937年8月23日至9月12日,远超战区司令部要求的“至少7天”。并毙伤日军逾2000人,阻滞日军合围计划。
反攻先锋的雷霆突击
1939—1942年三次长沙会战中,王甲本时任第79军军长,屡次担当反攻尖刀。
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王甲本率部在湘北新墙河、汨罗江一线阻击日军。在福临铺阻击战中,他亲临前线督战,组织反冲锋,有效迟滞日军推进,为长沙城防争取了宝贵时间。
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时,面对日军优势火力,他率79军强渡汨罗江,突袭日军侧翼,多次发动夜袭破坏敌军补给线,迫使日军分兵应对。
1942年第三次长沙会战时,他在长沙东南郊率部穿插日军后方,猛攻日军第3师团指挥部,打乱其部署,为合围日军创造关键战机。
王甲本善用夜战、近战,常以“刺刀见红”的肉搏战击溃日军,其部被日军称为“硬骨头军”。
石牌要塞的钢铁屏障
1943年鄂西会战,日军企图夺取长江要塞石牌,威胁重庆。
王甲本奉命防守石牌外围。日军以飞机、重炮狂轰滥炸,79军依托山地工事顽强阻击。最危急时,他抽调警卫营组成敢死队,亲自带队逆袭日军阵地,夺回丢失山头。
血战十余日,日军寸步难进,为石牌主防线赢得宝贵时间,最终粉碎日军西进攻势。
东安山口铺的壮烈白刃战
1944年,日军为挽回败局,发动旨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9月,日军以十余万兵力分三路进犯广西。王甲本的第七十九军奉命在湖南零陵、东安一线阻击日军。
9月7日,王甲本带领军部直属部队进驻湖南省东安县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探知这一消息后,数千日军化装后向王甲本军部驻地袭击。
王甲本本可乘车撤离,但为掩护部属,他亲自率领军部手枪排拼死反击。
子弹打光后,他持手枪与刺刀迎敌,手掌被刺刀贯穿仍奋力搏杀,最终身中32刀,头中三弹殉国,时年43岁。
士兵找到遗体时,他仍怒目圆睁,手指紧扣扳机。日军在其口袋中发现“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印章,方知击杀中国军长,肃然敬礼后撤离。
结语
王甲本从淞沪到长沙、鄂西再到衡阳,始终冲锋在前,其“专啃硬骨头”的作风赢得全军敬重。
他是抗战中唯一与日军白刃战殉国的军长,朱德在延安追悼会上称其“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骨气”。
王甲本将军用生命诠释了“硬仗”二字的重量——不仅是战术的顽强,更是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长城的精神象征。他的故事至今在湖南、云南两地传颂,成为抗战精神的不朽丰碑。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