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抗联中,赵尚志是与杨靖宇齐名的战将,他被誉为“北国雄狮“,曾是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的顶梁柱。
赵尚志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极端严寒环境中与日军展开百余次战斗,成功击溃日伪军多次大规模“讨伐”,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他打破了日军对北满地区的围堵,迫使日军发出“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的无奈感叹。
作为东北抗联的代表人物,赵尚志的英勇事迹成为了抗日精神的象征,不仅是东北人民,就连全国人民也对其是十分敬仰。
![]()
那么,赵尚志麾下都诞生了哪些名将呢?
赵尚志领导的部队,主要是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第5军、第7军、第8军和第10军,因为他是副总指挥,所以在抗联第二路军排名上,他仅次于周保中。
一、原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1师副师长姜克智
在赵尚志领导的所有武装中,姜克智所在的第7军装备最好。该部不仅全面继承了抗联第4军的武器装备,还打垮了日军三木支队主力,对抗联第二路军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姜克智是赵尚志的爱将,他1910年出生于山东牟平,曾任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第4团排长、抗联第4军第2师政治保卫连连长、抗联第7军军部警卫连连长、第7军1师副师长等职。姜克智是饶河反日游击队的创始人,他早年曾参加直鲁联军,因为不满军阀混战,他逃至黑龙江省虎林县,成为了抗联的将领。
九一八事变后,姜克智在饶河揭竿而起。为了彻底将日寇赶出东北,他发动了饶河、虎林、抚远等战役,因功晋升为抗联第4军的连长。
1938年9月,日军对我西风嘴子密营发动进攻,为击退日军,姜克智指挥抗联第7军,以零伤亡的代价全歼日军日野武雄中将以下39人。
1938年10月,姜克智在唐家油坊不幸遭日军包围,为了突出重围,他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
![]()
二、英年早逝的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军长李学福
李学福,吉林延吉人,1931年参加革命,曾任东北饶河反日游击队队长、饶河农工义勇军司令、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第4团团长、抗联第4军第2师副师长等职。李学福是从抗联第4军转入第7军的骨干,在第7军成立前,他曾参加饶河、富锦等战役,因功晋升为师长。
1938年,日军对我饶河游击区发动进攻,为保卫根据地,李学福指挥所部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2月,因突患疾病,他不得不到苏联进行诊治。
1938年8月8日,因疾病恶化,李学福不幸在苏联比金去世,年仅36岁。
李学福是赵尚志在抗联军事方面的得力助手,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帮助,抗联第7军才得以迅速组建。他若不早逝,建国后大概率是中将军衔。
三、原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1师师长张相武
赵尚志指挥抗联第4军时,张相武是该军的师长。
张相武是吉林人,他早年曾在东北军中任职,历任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连指导员、抗联第4军1师2团团长、抗联第4军1师师长等职。张相武是东北抗联出身的名将,东四省沦陷时,他曾在密山一带起义,加入了东北抗日抗日同盟军。
1938年5月27日,张相武率部自富锦向宝清大叶子沟四军密营集中,在途经富锦县国强街基时,他不幸遭日军包围,壮烈牺牲,年仅24岁。
![]()
四、原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代军长景乐亭
景乐亭是继李学福之后的抗联第7军军长,他是山东章丘人,1931年参加革命,曾任东北国民救国军营长、抗联第7军第3师师长、抗联第7军代军长等职。
作为赵尚志的臂膀,景乐亭早年曾参加了东北国民救国军,1935年,日军对我富锦县工农义勇军发动进攻,为保存实力,景乐亭率200余人投奔赵尚志,成为了他的部下。
景乐亭虽是救国军出身,但在军事方面,他却有很高的造诣。
自加入抗联后,景乐亭就参加了抗联第7军的历次战斗,后来,李学福到苏联治病,他继任代军长,成为了抗联第7军的一号领导。
1940年3月26日,因为整肃扩大化,景乐亭不幸被错杀于虎林小穆河,年仅37岁。
五、原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第3师政治部主任刘廷仲
在东北抗联第7军的师级将领中,刘廷仲入党最晚。
刘廷仲是山东黄县人,他1935年参加革命,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1师1团政委、中共下江特委执行委员、抗联第7军3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刘廷仲是抗联著名的政工骨干,抗联第二路军组建后,他广泛开展游击活动,壮大了抗联的实力。
1939年1月23日,日伪军包围虎林县臭松顶子密营,为突出重围,刘廷仲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5岁。
六、原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政治部主任侯启刚
侯启刚,1907年出生于辽宁盖县,毕业于辽阳满铁商业学校,曾任中共哈尔滨团委书记、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秘书、抗联第3军3团政治部主任等职。侯启刚是赵尚志从珠河带出来的战将,赵尚志担任哈东支队司令员时,他就是其的秘书。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组建后,侯启刚负责抗联政治宣传工作,当时,他创建东北抗日联军军事政治学校,又重建北满特委,成为了抗联第10军的政治部主任。
1941年,因为受到诬陷,侯启刚自缢身亡,年仅34岁。
![]()
七、原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第3师政治部主任李一平
除了侯启刚,赵尚志的部下中,还出了两位朝鲜籍将领,他们就是李一平和金根。
李一平出生于朝鲜咸境南道洪源郡龙云面,他1920年来到中国,1931年参加革命。
九一八事变后,李一平在饶河组建了抗日义勇军,当时,他与姜克智相互配合,取得了歼敌300余人的重大胜利。
抗联第7军组建后,李一平先是担任补充团团长,接着又出任第3师政治部主任,成为了抗联的高级将领。
1939年,日军对我虎林县黑咀子密营据点发动进攻,因力量过于悬殊,李一平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八、原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第3师政治部主任金根
金根是朝鲜咸境北道人,他1908年移居中国,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北满工农义勇队队长、密山游击队参谋长、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参谋处长、抗联第8军第1师政治部主任等职。
金根从1930年起就参与了抗日斗争,九一八事变后,他组建北满工农义勇军,成为了北满游击队的领袖。
1937年12月3日,日寇策动抗联第8军中的叛徒袭击桦川七星砬子山,因来不及躲避,金根不幸被杀害,年仅34岁。
综上,赵尚志麾下的八位战将,李学福早逝,姜克智牺牲。他们都是抗联队伍中的佼佼者,永远值得民众怀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