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正在面临或者将要处理交通事故、征地拆迁、刑事辩护、房产纠纷、婚姻继承、合同纠纷等纠纷,可提前扫码预约安排律师面对面免费咨询!
▇扫码预约免费咨询
“删稿可以,先交 20 万信息服务费,不然文章就让你们公司身败名裂!”2023 年 6 月,上海一家金融公司负责人接到财经自媒体博主寇某的威胁电话时,以为只是普通的 “舆情敲诈”,却没想到这场纠纷最终让寇某获刑十年三个月。
事情要从 2022 年说起,寇某运营着 “消费金融频道” 等颇具影响力的财经公众号,他故意将外地的砍人事件张冠李戴到该上海公司,发布《刚刚!传借条逾期用户砍伤某公司员工》的不实文章。企业急于止损联系删稿,寇某趁机胁迫签订 “合作协议”,榨取 20 万元 “服务费”。时隔一年,见企业不愿 “续约”,他又发文臆断高管 “赚得盆满钵满” 煽动舆论,狮子大开口索要 30 万元。
即便后来寇某因公众号被封退回 30 万元,仍难逃法律制裁。2025 年 1 月,上海市普陀区法院认定其构成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罚金 10 万元。现实中,从企业遭遇的 “删帖勒索” 到个人间的 “把柄要挟”,很多人误把敲诈勒索当成 “讨说法”,最终从受害者变成阶下囚。
浙江温岭曾有男子发现妻子出轨,索要 50 万元 “赔偿” 时放话 “不给钱就曝光”,结果因敲诈勒索被判缓刑;广东东莞更有员工因被辞退,以举报企业违规为由索要 20 万元,最终获刑一年。
这三类真实案例都在警示:“要钱” 的方式不对,可能瞬间触碰刑事红线。
免费咨询律师
敲诈勒索罪的三个核心认定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及两高司法解释,构成敲诈勒索罪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这也是区分 “合法维权” 与 “刑事犯罪” 的关键标尺。
手段:以 “恶害相通告” 实施威胁
![]()
威胁手段既包括暴力恐吓,如 “不给钱就打断腿”;也包括非暴力要挟,像寇某用虚假负面文章损害企业商誉,或个人以曝光隐私、举报违规相威胁。只要让对方产生 “不付钱就会遭遇不利后果” 的恐惧心理,就符合手段要件。
需要明确的是,合法维权不会使用威胁手段。比如买到过期食品要求赔偿,即便提出 “不赔偿就向市场监管局投诉”,也因投诉是法定权利,不属于威胁范畴;但如果说 “不赔 10 万就曝光你家孩子信息”,就从维权变成了要挟。
目的:具有 “非法占有” 的主观意图
![]()
这是区分敲诈勒索与民事纠纷的核心。寇某收取的 “信息服务费” 远高于正常合作价格,企业证言明确表示 “不需要其服务,纯属被逼无奈”,足以证明其非法占有目的。
而合法维权是索要自己应得的权益,比如工伤后要求单位支付法定赔偿,即便情绪激动说了重话,也因具有正当权利基础,不构成非法占有。
两高司法解释特别强调,即便存在一定纠纷,若索要金额远超合理范围,也可能被认定为非法占有。浙江温岭那起案件中,男子索要的 50 万元远超正常离婚损害赔偿标准,结合 “曝光隐私” 的威胁手段,直接被认定为敲诈勒索。
数额:达到 “数额较大” 或 “多次敲诈”
![]()
根据司法解释,敲诈勒索 2000 元至 5000 元以上即达到 “数额较大” 的立案标准,各省可根据经济状况调整。
若具有 “冒充新闻工作者敲诈”“对老年人勒索” 等情形,数额标准还可减半,比如原本需 5000 元立案,减半后 2500 元即可追责。
此外,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即便单次金额未达标,也构成 “多次敲诈”,同样要追究刑责。寇某先后敲诈两家企业,累计金额达 70 万元,已属 “数额特别巨大”,这也是其刑期长达十年的重要原因。
免费咨询律师
三类最易踩线的 “民转刑” 场景
商业领域:“舆情敲诈” 与 “合作胁迫”
![]()
这类案件以寇某案为典型,行为人利用自媒体、行业影响力等优势,通过虚构负面信息、夸大企业问题等方式制造舆论压力,再以 “删帖”“澄清” 为条件索要财物。
司法实践中,即便以 “合作费”“服务费” 等名义掩盖,只要企业能证明 “不需要服务却被迫付费”,就会被认定为敲诈勒索。
情感纠纷:“隐私要挟” 与 “分手费勒索”
![]()
情侣分手、夫妻出轨等场景最易引发此类犯罪。浙江温岭男子发现妻子出轨后,以曝光亲密视频为由索要 50 万元 “精神赔偿”,法院认为其无正当权利基础,且手段具有胁迫性,最终以敲诈勒索罪定罪。
与之相对,若双方自愿签订分手协议约定补偿款,即便有过激言论,也属民事纠纷。
职场关系:“离职报复” 与 “把柄索财”
![]()
员工因辞退、欠薪等与企业产生纠纷时,若以举报商业秘密、曝光违规操作等相要挟,极易触犯法律。
广东东莞某工厂员工被辞退后,发现企业存在偷税行为,便要求支付 20 万元 “封口费”,声称 “不付钱就举报到税务局”,最终因敲诈勒索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
而合法的做法是直接向税务部门举报,同时通过劳动仲裁索要欠薪。
免费咨询律师
你的 “要钱行为” 是否踩线?
遇到纠纷想 “讨说法” 时,可按以下四步快速判断行为边界,避免从维权者变成犯罪嫌疑人。
第一步:明确权利基础是否合法
![]()
问自己:“我索要的钱是否有法律依据或合同约定?”
比如工伤赔偿有《工伤保险条例》支撑,货款拖欠有买卖合同佐证,这些都属于正当权利;但像 “分手费”“封口费” 等无法律依据的款项,索要时极易涉罪。
第二步:审视手段是否存在威胁
![]()
判断沟通方式是否让对方产生恐惧。正常维权可通过 “向法院起诉”“向监管部门投诉” 等合法途径施压,但不能使用 “曝光隐私”“制造负面舆论”“实施暴力” 等威胁手段。
寇某若只是正常发布监督文章,即便企业不满,也属民事范畴,但他虚构事实后以删帖要挟,就构成威胁。
第三步:核算金额是否远超合理范围
![]()
即便权利正当,索要金额也需符合常理。
买到 10 元过期食品,按《食品安全法》主张 1000 元赔偿合法;但如果要求赔偿 10 万元,还放话 “不给钱就砸店”,就可能构成敲诈勒索。
第四步:对照立案标准自查风险
![]()
根据当地标准判断数额是否达标:若单次索要金额超 2000-5000 元,或两年内有三次以上索要行为,即便未拿到钱,也可能构成犯罪未遂,面临刑事处罚。
免费咨询律师
合法维权指南:遇到纠纷该怎么 “要钱”?
固定证据,走法定渠道
![]()
像企业遭遇虚假负面文章,应第一时间截图留存,向网信部门举报违规账号,同时以名誉权受损为由提起民事诉讼索赔,而非妥协付费。
个人遇到欠薪,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这些途径均受法律保护。
明确诉求,保留沟通痕迹
![]()
维权时应明确提出合法诉求及依据,比如 “根据《劳动合同法》,你应支付拖欠工资 5000 元,请于 3 日内结清”,并通过微信、邮件等书面形式沟通,避免口头威胁。
即便对方拒绝,这些记录也能作为后续维权的证据。
数额合理,拒绝 “狮子大开口”
![]()
诉求金额需有计算依据,如医疗费、误工费等应提供票据证明,违约金应按合同约定主张。
若双方存在争议,可主动提出 “通过法院判决确定金额”,彰显合法维权的态度。
从寇某的十年刑期到普通情侣的锒铛入狱,这些真实案例都在证明:法律允许 “讨公道”,但绝不纵容 “耍无赖”。
“不给钱,就让你好看” 这句话的距离,可能是 2000 元的立案标准,也可能是一次威胁的口头表述。
遇到纠纷时,守住 “不威胁、不逾矩、有依据” 的底线,才能在维权路上不跑偏 —— 毕竟用违法手段 “讨说法”,最终只会让自己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高胜率律师限时免费咨询!!
▇扫码预约免费咨询
关于恒略
律所环境
![]()
![]()
![]()
![]()
律所荣誉
![]()
![]()
![]()
![]()
冠军代言
![]()
![]()
![]()
向艳梅
律所活动
![]()
![]()
![]()
![]()
资质奖牌
![]()
![]()
![]()
![]()
![]()
全国办案、实地考察
![]()
![]()
![]()
![]()
出差
办案
![]()
![]()
![]()
![]()
![]()
![]()
![]()
![]()
实地
考察
![]()
![]()
![]()
![]()
办案评价
![]()
![]()
![]()
信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