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火起于幽微,灾源于疏忽。为加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2025年4月,奉贤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根据市检察院重点领域工作部署,全面启动本区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治理专项监督行动,推动解决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领域难题,助力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隐患。
灭火器不灭火,安全通道不安全
为确保精准监督,揪出安全隐患,数月间,检察官走访调查了全区10个街镇,排查20余个小区、30余幢的高层住宅楼。从顶楼到地下室,逐层逐项确认——消防栓是否完好、测试灭火器能否正常使用、记录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等。
然而,调查结果令人忧心。本应是“安全卫士”的消防灭火器,竟成“沉默隐患”。配备的灭火器存在诸多问题——压力值超出正常阈值、已被撤销3C认证却仍“在岗”、配置数量未达每层最低标准。更有甚者,某小区有多栋高楼,竟完全没有配备灭火器!其次,“生命通道”被侵占——部分高层住宅的一层门厅、楼梯间里仍旧停放着电动自行车,堆积了易燃杂物,日常通行尚不顺畅,遑论遇险时的安全逃生;另有小区的消防登高区被当成了临时停车场,如遇火情,消防救援效率将受到极大影响。
隐患不能等,亟需协力解决
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监管涉及属地街镇、公安及消防救援等多个行政机关,职权交叉与监管空白并存,亟需厘清责任并凝聚合力。根据调查情况,奉贤区检察院第一时间启动公益诉讼程序,表格化梳理问题点位、类型化甄别违法情形、点对点适用法律规范。
在5月23日举行的公开听证会上,与会各方经研讨认为,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存在普遍性问题,但治理离不开专业性指导,各行政部门必须强化联动合力,才能治标治本、防患于未燃,让消防安全落地见效。随后,检察机关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并促成各方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实现协同治理。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面推进“面上整改”,组织力量清理安全通道杂物、集中更新过期失效的消防设施,并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夜查”行动,严厉整治违规停放问题。着力抓好“源头治理”,通过升级电梯“物联网”系统,从技术上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充电棚建设,从硬件上解决居民充电难题;同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在社区宣传栏、小区出入口、人流密集场所张贴横幅海报,让消防安全知识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安全有保障,住着更安心
今年8月,检察机关陆续收到整改回函,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整改“回头看”。
“现在小区里专设安全充电处,楼栋通道里不再挤满电动车,住着也更安心!”回访时遇到的一位阿姨说道。
“通过检察公益诉讼监督,将司法监督与行政履职有机结合,凝聚多方力量切实解决消防安全治理难题,提升整体治理效能。目前各类消防问题已整改,尤其是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的问题得以有力整治,确实成效显著。小区物业应急机制完善,能更加科学高效应对突发状况。”参与“回头看”的代表对此案成效及检察机关的工作予以肯定。
截至目前,奉贤区检察院本次专项行动共立案涉消防灭火器线索21件,针对消防安全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8件,经督促整改后多个涉案住宅区共增配或更换灭火器千余具,规范电动自行车乱停放楼栋22幢,清理安全通道堆物楼栋20幢。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奉贤区检察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始终以“诉”的标准依法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责,以“共治”的理念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让安全隐患止于未发,让平安保障扎根日常。
原标题:《守护万家灯火,公益检察排查高层民用建筑消防隐患》
栏目编辑:顾莹颖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李一能 通讯员 孙晓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