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阳光懒洋洋地透过客厅的窗户,洒在茶几上那堆小苏打、醋和黏土模型上。我十岁的儿子小苏正专注地搅拌着混合物,小脸上写满了期待。我们正在做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制作火山喷发模型。小苏突然抬起头,眨着大眼睛问我:“爸爸,你怎么知道这些东西会喷发呢?”我微微一笑,思绪却像被风吹散的云朵,飘向了遥远的西藏高原,那里有我的二十年军旅生涯。
![]()
自主择业后,我选择在四川泸州的这个小县城定居,过着外人眼中的“躺平生活”。每月两万多的退役金,让我无需为柴米油盐奔波,可以全心投入到家庭中。别人说“躺平”是懈怠,但我看来,这是一种沉淀——珍惜与父母相聚的时光,培养孩子坚韧的品格,还有看书、与战友叙旧这些简单的爱好。今天这个科学实验,看似平凡,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小苏的问题让我想起了在部队的日子。那时,我在西藏军区某山地步兵旅服役,从排长干起,一路到政治部副主任。在旅防空营当政治教导员时,我经常组织士兵学习基础科学知识,比如弹道计算或气象观测。高原上条件艰苦,但我们用简易材料模拟实战,把复杂的原理简化成生活常识。有一次,我们搞防空演练,需要用酸碱反应来模拟烟雾信号。我带着战士们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做实验,大家围在一起,像孩子般兴奋。那种在严酷环境中寻找乐趣的精神,至今让我自豪。现在,陪儿子做实验,我仿佛又回到了那片蓝天白云下,耳边是战友们的欢声笑语。
由这个实验的点,我慢慢铺开生活的面。自主择业后,我最大的收获是时间——有时间回老家陪父母吃顿饭,听他们唠叨家常;有时间盯着小苏做作业,教他遇到难题时不轻言放弃。部队里,我们讲究“不怕苦、二不怕死”,这种精神我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孩子。实验失败了,火山没喷发,小苏有点沮丧。我拍拍他的肩,说:“儿子,当年在高原,我们第一次模拟实战也失败了好几次。但只要坚持,总能找到办法。”他点点头,重新调整比例,最终成功了。那一刻,他眼里闪过的光芒,比任何奖赏都珍贵。
从浅显的实验,我深入思考人生的哲理。在部队,我负责宣传科工作时,常写文章鼓励士兵们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热情。现在,我把这应用到家庭中。科学实验不只是玩,它教会孩子探索未知、面对挫折。我自己的“躺平”,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将部队学到的纪律和责任感,转化为对家庭的守护。有时,我会翻出旧照片,给小苏讲军旅故事:如何在雪山上巡逻,如何与战友们挤在帐篷里分享温暖。这些回忆,像一股暗流,滋养着现在的平静生活。
由己及人,我不禁想起那些老战友。自主择业后,我们分散各地,但情谊不减。偶尔通个电话,聊聊近况——有人开了小店,有人在家乡带孙子,大家都在这“躺平”中寻找新的意义。上周,一个老战友打来视频,说他也在陪孙子做科学实验,我们笑称这是“隔代传承”。部队教会我们团结互助,现在,这份情谊化作生活中的支持网络。我告诉小苏,人生就像这实验,需要合作和分享,才能迸发更多的火花。
实验结束时,火山模型“轰”地喷出泡沫,小苏欢呼着跳起来。我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从军营到家园,我学会了真正的强大不是叱咤风云,而是内心的坚守与平和。自主择业后的“躺平生活”,让我有机会把军魂融入日常,用点滴行动影响下一代。或许,这就是正能量的真谛——在平凡中播种,在安静中生长。
窗外,夕阳西下,我收拾好实验用具,准备带小苏去散步。生活就这样缓缓流淌,没有惊涛骇浪,却有细水长流的幸福。如果有一天,小苏问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我会说:孩子,这不是躺平,是换一个战场,继续战斗——为家,为爱,为那些永不褪色的回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