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岁相声大师杨少华的葬礼刚过,儿子杨议就把直播间变成了 “创收现场”。
下葬当晚 10 万观众围观收打赏,头七推出 388 元 “海河战神” 扇子带货,还自曝 “父亲留 4 亿遗产” 又哭穷 “赚早点钱”。
这波操作把网友看懵了:一边是 94 岁老爹离世前 35 度高温被推去剪彩、手抖掉剪刀的辛酸,一边是儿子急着变现的吃相,再加上 “赔光亿万家产” 的爆料,杨议到底藏着多少实话?
这故事比《杨光的快乐生活》还跌宕。
靠爹爆红:22.8% 收视率的背后,是父亲抵押的房产和最后一口气
咱先聊聊杨议的 “发家密码”,说穿了就俩字:靠爹。
1962 年出生的杨议,是杨少华第四个儿子,早年家里穷得叮当响,能在相声圈站稳脚,全靠老爹手把手铺路。
1992 年马三立相声大赛,杨少华拖着病体从床上爬起来给儿子写剧本,就为了让 30 岁的杨议能露脸。
2002 年央视相声大赛,已经是行业翘楚的杨少华又带着 40 岁的杨议登台,硬是把没科班底子的儿子捧进了观众视野。
用杨议自己的话说:“我这运气,全靠投胎技术好。”
真正让他飞黄腾达的是《杨光的快乐生活》。
2004 年这部剧开拍,杨议演主角杨光,杨少华演他爹杨丰年,现实父子演荧屏父子,天然的亲切感。
可拍到一半剧组没钱了,设备都快被拉走抵债,是杨少华二话不说把自己的片酬全投进去,还把天津市中心的房产抵押了 100 万注入剧组。
这份力挺没白费,剧集播出后在天津创下 22.8% 的收视率,街头巷尾都在哼主题曲,续集一部接一部拍,杨议从 “相声小子” 变成了开豪车住豪宅的 “杨总”。
那时候的杨议有多风光?出席活动前呼后拥,连冯巩、王刚都得给面子。
可他没意识到,自己的成功全是老爹 “托着” 的。
直到杨少华晚年,这份 “托举” 变成了令人心疼的付出:2025 年 7 月 9 日,94 岁的杨少华已经瘦得皮包骨头,还被儿子推着轮椅在 35 度高温下给海鲜城剪彩,剪刀三次从颤抖的手里滑落。
中午 1 点多,他的账号还更新了带货淀粉肠的,老人费力咀嚼的样子让人心酸,可几个小时后就传来了离世的消息。
更讽刺的是,消息传开后,那个叫 “杨爷爷的快乐生活” 的账号连夜删,从 1354 条锐减到 72 条,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在掩盖 “榨干老人最后价值” 的痕迹。
败家成瘾:7000 万违建、3000 万剧扑街,4 亿遗产成笑话
杨议总说自己 “干啥赔啥”,这话还真没吹牛。
靠《杨光》赚得盆满钵满后,他飘得没边了,觉得自己是 “点石成金” 的商业奇才,结果每笔投资都砸得稀碎,硬生生把老爹攒下的家底败了个精光。
最先栽跟头的是 “北方横店” 项目。
2018 年有人撺掇他:“影视圈火,建个基地肯定赚!”
杨议连地块审批手续都没核实,当场砸 5000 万买地,野心勃勃要建 “北方横店”。
结果推土机刚铲了半米就被叫停 —— 这地根本没合法手续,属于违建。
2021 年被举报后,执法队上门,杨议还嘴硬 “拆我房子没门”,可法律面前没人惯着,刚建到一半的豪华建筑被夷为平地,连本带利 7000 万打了水漂,现在那片荒地只剩生锈的钢架在风吹日晒里 “嘲笑” 他的天真。
眼瞅着房地产不行,他又跟风搞 “文化产业”,砸钱建了杨议美术馆。
这馆占地近一万平方米,藏了数千件 “珍贵藏品”,2019 年开馆时冯巩、王刚都来撑场面,搞得风风光光。
可杨议压根没算过账:美术馆不收门票,每年光场地租金、藏品维护、人员工资就得多花 200 多万,参观的人却寥寥无几,门票收入连水电费都不够。
硬撑几年后,累计亏损 700 多万,这个 “艺术梦” 成了吞金兽,把他仅剩的积蓄啃得干干净净。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老本行也翻车。
他觉得《杨光》是金字招牌,砸 3000 多万重拍续集,结果剧拍完没过审,直接被压箱底 —— 有传言说跟剧中涉及的敏感人物有关,可杨议自己都没说清原因,只认栽 “赔惨了”。
更打脸的是,他之前炫耀的 “乾隆玉镯”,被专家鉴定是 500 块的地摊货,彻底坐实了 “没眼光还爱折腾” 的名声。
后来他又跟风投了个文旅项目,搭进去 8000 万,结果合作方跑路,项目烂尾,还欠了银行 4000 万贷款被起诉。
算下来这几年败出去的钱近 2 亿,难怪他在直播间自嘲:“我哪是做生意的料,就是个败家子。”
头七带货:卖 388 元扇子收打赏,杨少华九泉下看得清吗
如果说投资失败是能力问题,那杨议在父亲离世后的操作,就彻底触碰了中国人的孝道底线。
7 月 9 日杨少华去世,7 月 13 日下葬,当晚杨议就架起了直播设备,桌上摆着厚厚一沓稿子,明显早有准备。
直播间涌进 10 万观众,有人是来悼念的,有人是来看热闹的,可杨议全程没关打赏功能,一边说 “想爹”,一边收着网友刷的礼物,这吃相直接把网友惹毛了:“刚埋完爹就赚钱,良心不会痛吗?”
可他压根没当回事,反而变本加厉。
头七当天,他直接开了 “七月风波一周年” 专场,推出一款 388 元的 “海河战神” 扇子带货,美其名曰 “纪念往事”,实际上就是借着热度割韭菜。
更过分的是,杨少华葬礼当天,他的账号居然还更新了降压药广告,一边办丧事一边赚广告费,把 “丧事喜办” 玩到了新高度。
为了博眼球,他还在直播里自曝 “父亲留了 4 亿遗产,四个儿子平分”,可转头又哭穷 “现在直播就是赚个早点钱,白天还得去相声社搭台子”。
这话说出来谁信啊?要是真有 1 亿遗产,至于 63 岁还熬夜卖布鞋、九块九的抽纸吗?
网友直接戳穿他:“4 亿遗产是噱头,哭穷是卖惨,本质就是把爹当流量密码。”
面对骂声,杨议还狡辩:“老爷子剪彩是自愿的,就待了一分钟,走了对他也是解脱。”
可谁都记得,老人最后那几天,35 度高温被折腾着站台,带货时连咀嚼都费劲,哪有半分 “自愿” 的样子?
更让人不齿的是,他一边消费父亲,一边抹除痕迹。
杨少华账号里 1000 多条带货连夜删除,只留几条拜年装样子,这种欲盖弥彰的操作,反而坐实了 “啃老啃到九泉之下” 的指控。
有网友翻出杨少华早年的采访,老人说 “钱不重要,家人乐呵就行”,可他到死都在为儿子的生意站台,连最后一口气都被用来换流量,九泉之下要是知道儿子这么折腾,恐怕真的难安。
现在的杨议,白天在相声社说相声赚基本工资,晚上直播带货,场均销售额从早年的 50 万跌到几千块,观众只剩 2000 人,每月赚的 15 万连银行贷款利息都不够还。
昔日的 “杨总” 变成了 “杨主播”,可他没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总把 “赔光家产” 挂在嘴边卖惨。
从靠爹爆红的 “杨光” 到人人喊打的 “带货主播”,杨议的落魄看似是投资失败,实则是丢了初心和底线。
杨少华用一辈子的名声和晚年的健康托举他,他却把这份父爱当成了敛财的工具,连父亲的葬礼都变成了流量场。
中国人讲究 “慎终追远”,孝道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漂亮话,而是对长辈的尊重与体谅。
杨议或许真的赔光了家产,但他输掉的何止是钱?
是父亲用一生攒下的口碑,是观众对 “杨光” 的情怀,更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底线。
如今 63 岁的他还在直播间里为碎银几两奔波,不知道夜深人静时,会不会想起当年父亲抵押房产帮他救场的背影,想起老人在高温下颤抖的双手。
要是杨少华能看见这一切,大概只会叹一句 “不值”。
你觉得杨议是真缺钱,还是借爹炒作?评论区聊聊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