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网)
转自:安徽网
今年来,歙县绍濂乡积极探索打破传统宣讲“你讲我听”单向模式,通过“内容+形式+载体”三重创新,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感兴趣、用得上的“家常话”,让政策红利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组建特色宣讲队伍,让“乡音”传“党音”。充分整合本地资源,组建一支涵盖老党员、乡村青年干部以及乡贤能人的特色宣讲队伍。老党员凭借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党性修养,用质朴的语言讲述党的光辉征程和伟大成就,激发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怀;乡村青年干部则带来新思想、新观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新政策、新理论;乡贤能人凭借在当地的威望和影响力,以身边事、身边人为例,让理论政策更具说服力。
创新宣讲方式,让理论“活”起来。开展“乡村夜话”,搭建互动平台。打破传统“一人讲、众人听”的单向宣讲模式,结合“入户遍访”工作,利用晚上农闲时间开展“乡村夜话”,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就关心的惠民政策、乡村发展规划、民生实事、基层治理等话题畅所欲言,宣讲员现场答疑解惑,将政策解读融入热烈的讨论中;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宣讲渠道。线上充分利用“灵动绍濂”视频号平台,制作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短视频,如政策解读动画、案例分析短片等,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群众的需求。定期发布“政策小课堂”系列短视频,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解读医保养老、森林防火等政策以及群众关心关切的项目建设进展,有效拓宽了宣讲的覆盖面。
结合本土案例,让政策“落地生根”。在理论宣讲和政策宣传过程中,紧密结合绍濂乡本地实际案例,把“大道理”转化成“小故事”。在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时,讲述和平村发展羊肚菌产业以及投入使用农产品加工厂房,村民收入大幅增加的故事;岭口村发展高山蔬菜产业,返乡创业青年打造“慕山居”民宿,带农助农的故事。宣传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时,展示古祝村如何从环境脏乱差变成干净整洁、风景优美的宜居乡村,让群众切实看到政策带来的变化和实惠。通过这些身边的真实案例,群众更直观地理解政策内涵,增强对政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胡洪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