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记忆里的那篇特稿(上)| 天天泛读

0
分享至


2022年6月25日,公众号“看客inSight”的推送 引发网友关注。有人感叹“少有人将目光投向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有人说“这篇文章反驳了读书无用论”,有人在文章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而更多人透过作者的镜头和文字,看到小镇内衣厂的青年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这篇文章首发于2017年,标题是 。

作者陈劲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他将镜头和文字对准小镇青年的生活与情感,作品普遍关注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和流动状况。

好的特稿并非转瞬即逝的文字,它会像一颗带着余温的石子,落在心里,留下痕迹——可能是一个人对抗命运的韧性,可能是某个群体被忽略的困境,也可能是某个细节里藏着的生活本真。这些特稿,或冷峻剖析社会切面,或温情描摹个体微光,却都在文字里牢牢抓住了“人”——抓住人的挣扎、人的坚守、人的渴望,也抓住那些容易被忽略却无比重要的真实。

本期天天泛读,汇集了4篇来自深度营十六期小伙伴们印象深刻的特稿,它们跨越了生命、权力、生存、理想、精神等多个维度,每一篇都藏着不同的触动。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每位分享者的视角,重新走进这些让他们难以忘怀的特稿故事,感受文字背后的分量与温度。

以下是十六期营员们的天天泛读——

十六期 深度组陈晓冉

Day01
2025.8.25


图源:人物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来自“人物”的,作者杨宙,编辑糖槭。

一个人被疾病“折叠”28年,脸贴着大腿,只能通过右侧1.86毫米的缝隙看世界、扒饭菜,连曾经热爱的口琴都再也吹不了。但杨宙没有只把焦点放在“打开”这名患者的“医学奇迹”上,而是把视角转向深圳大学总医院陶惠人团队的勇气,城乡医疗资源不平衡的困境,以及患者对生命尊严的本能渴望。人物特稿的公共性就从这些衍生问题里折射出来。作为一个选题,它具备现实价值;而作为一篇笔法细腻的特稿,它又足够打动人心。

这场手术,每一步都是在刀尖上行走。李华的“3-on折叠人”状态(下颚贴胸骨、胸骨贴耻骨、面部贴大腿)让手术成了“0或1”的生死博弈。对于手术关键节点的画面性描写,杨宙采取了很多写作技巧。比如开头 「折叠人生」的最后三个段落,通过一连串的动线快节奏地概括了手术前病情的恶化,具有张力。「第一场手术」小标题下插入纤维支气管镜的描写里,穿插了李华热爱口琴的记忆,通过“闪回”来放慢这个具有冲突性的画面。作者的语言很有节奏感。

稿件还有一些很动人、很具体的细节。比如 「截骨」小标题下,术后李华醒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勾勾脚”,再比如“蓝色的外科缝线一圈一圈地穿过李华颈椎10来厘米的开口……”等书中的画面——因为记者并不在现场,所以采取观摩同类型手术的方式来还原与现场相似的细节,再根据这场手术的特殊性进行采访确认。

这篇报道的结尾安排很有巧思。用 「两双新鞋」来为这场手术画上句号,没有给出任何第三方的判断,但是 「那双黑色的41码布鞋就摆在护士台上,谁也没说到底是谁买的」这句话本身就有一种温暖的力量,也让读者看到 「人」的尊严。

杜锐峰:深度营也曾邀请这篇稿件的作者杨宙进行采编复盘,详见

十六期 深度组 吴苇菁

Day01


图源:南风窗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来自“南风窗”的,作者赵佳佳、马拉拉,值班主编黄茗婷。

在一个半月内,66岁的女保安陈淑芬遭遇了三次性侵,施暴者是她所在保安队的队长。而她的反抗,从一开始就注定艰难——她不识字,听不懂普通话,不会用智能手机。丈夫虽在同一小区上班,但夫妻二人却被刻意错开排班。

两位记者的笔触超越了对个案的抗诉,转向对结构性压迫的审视——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城乡差距与基层管理权力等因素如何层层叠加,将一位老年女性推向失语的境地。陈淑芬的脆弱并非偶然,而是多重边缘身份交织的结果:作为超龄务工者、农村女性、非正式雇员,她在制度视野中几乎“不可见”。而施暴者,正是掌握排班制度、钥匙等日常管理权的保安队长。他利用职务便利与心理威慑,实施了三次侵害,其中两次撬开了陈淑芬反锁的宿舍门。

文章以“陷阱”为第一节标题,极具象征意义。陈淑芬从被叫去贴消防标签,到被安排夜班与丈夫错开,再到元宵节被强制要求返岗,每一次“工作安排”都不是偶然,而是权力对空间与时间的精准操控。作者通过排班表、通话记录、伤口描述等细节,还原了暴力如何在“合规”外衣下悄然发生。所谓“工作需要”,实则是系统性侵害的铺垫。

在写作上,作者采用冷静克制的叙述语调,却通过环境与物件的密集描写制造出强烈的压迫感:地下车库水泵房的黑暗与噪音、宿舍门后用来抵住门的木凳、肋骨上的指甲伤痕,这些具象元素不断累积,形成一种沉默却沉重的控诉。尤其对“求救语”的捕捉:“救命啊!抓贼啦!”——这是一位农村老人在极度恐惧中唯一能喊出口的呼救声,既暴露了她语言能力的局限,也折射出求生本能与表达困境之间的撕扯。

更令人窒息的是制度性的冷漠与二次伤害。公司负责人反问“一个巴掌拍不响”,公司董事长竟在内部会议上宣称受害者“前两次是自愿的”。这种话语暴力,不仅否定了受害者的主体性,更暴露了企业对职场性骚扰和性侵害责任认定的系统性回避。由于陈淑芬没有正式劳务合同,维权路径极为狭窄,法律保护在基层执行的过程中仍存在漏洞。

结尾并未走向“正义实现”的常规叙事。即便施暴者被批捕,但陈淑芬本人被“冷处理”,默认不再上班;丈夫因公司所谓的“优化”被辞退;女儿刘芸先是被调岗,后又因拒绝公司调配未能按时到岗而被彻底开除,甚至被反控职务犯罪。这些都冷峻地呈现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权力结构尚未改变的环境中,弱势者的发声,往往伴随着更大的风险。

当权力最小的人遭遇最大暴力,谁能听见她的声音?而当她终于开口,谁又来保护她不被二次吞噬?

十六期 深度组彭辉

Day02
2025.8.26


图源:剥洋葱people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来自“剥洋葱people”的,作者吴瑜,实习生罗丽娟,编辑陈晓舒,校对赵琳。

这篇文章在微观层面上聚焦于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广州一家“爱心工厂”工作的尿毒症病患。他们一边在工厂辛勤劳作,一边用赚来的钱支付高昂的透析费用以维持生命。文章并未像寻常疾病报道一样将他们简单描绘成不幸者、受害者,而是通过讲述以张顺、邱秀兰、叶晓敏为代表的“肾友”们,结合人物经历、具体事件、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运转,展现他们如何在身患绝症的困境中,努力寻找生存的体面与尊严。

这一点从稿件开头就可以看出来。文章从一句冷静的叙述开始——“老裁缝终于坐回缝纫机前,生机和尊严都回来了。”这句话作为开头的重量在于它丰富的信息量,“老裁缝”凸显了张顺尿毒症患者之外的日常身份,“生机”展露经济因素,“尊严”展露人格因素。人、钱、人格构成了本文内核的三大支点。

本文前言部分一半讲述张顺工作勤勉、赶超健康工人的微观场景,一半借数据描写整个以工养病的生态圈,微观与宏观结合概括出本文的主体。

第一节以“病人与工人”为题,聚焦一家距离广州市中心约二十公里的五层民营透析中心。这样的选点,为文章的叙述提供了扎实的调查依据,避免了表述空泛。在观察机构运转的同时,记者也得以深入整个广州“以工养病”的“生态圈”:四层是服装厂,二三层是透析室,一楼是理疗室,不同的楼层各司其职,构成一套精妙的生命维持机制。工作、赚到钱透析、再工作以维持透析,成为一套循环。文章妙在其不只聚焦于以工养病模式,同时也由病人之口延伸出医保,县级地区缺乏血液透析能力,透析患者工作难等问题。

这就进入了第二节“生机和尊严”,以2021年医保地域跨省结算试点划界,政策的力量几乎瞬间穿透表述晦涩的公文,直接作用在这些患者身上,工人陆陆续续来到广州。

同时体现政策力量的还有第三节“老板的生意”。“2017年,为缓解公立医院床位压力,推进分级诊疗,原国家卫计委正式允许社会资本进入透析领域。”依托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经营者开创出了“福利补贴”“透析头子”“以工养病”等模式,其中“福利补贴”游离于规则的灰色地带之中。这里记者的笔触十分克制,只是阐明各方态度。老板说:“终究不是慈善,我能提供的很有限。”患者说:“什么规则,没有规则,规则就是活下去。”有人认为“发福利不仅涉及不正当竞争,也可能属于医保基金的不合理使用”,也有人认为“属于市场行为,不该被过多干涉”。

冷静描述过后,记者笔下也透出温情。许多患者的希望、互助、艰难与奋斗被记者总结为第四节的标题——“扳命”,他们互称“肾友”,彼此陪伴、互相帮助,在10平方米的宿舍里用废布料制作枕巾,在“最宽广”的地方重建起“体面”的生活。

“可以病,不能病态,也不能太病。”记者这样记下患者张顺的话,将其置于报道开篇。

这篇特稿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记者前后贯通的思维——关注受访者的过往经历、当下处境与未来期望。其次是整体思维,微观生存与宏观政策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层层互动。最后是记者的冷峻观察,审视每一环节,不偏颇于资本方、政策方、受益者、不满者,而是完全呈现其中的复杂矛盾。“以工养病”模式被作者层层剥开呈现,这样的呈现形式也非常契合“剥洋葱”这一媒体品牌的深度调查定位。

杜锐峰:推荐阅读这篇深度营的稿件

十六期 深度组余乐

Day02


图源:谷雨实验室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来自“谷雨实验室”的,作者张月。

这篇稿件以“法治理想国”栏目的记者——罗翔、赵宏、陈碧和李红勃四位法学教授为主角,展现了他们二十余年来的思想交流与公共发声。文章从对邯郸未成年人杀人案的讨论切入,描写他们如何在日常中激烈争论法律问题,在社会重大事件发生时迅速撰写评论。无论是面对“邯郸案”,《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还是耽美作者相关案件,他们的声音与文字或许显得柔弱,但在坚硬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们始终坚持捍卫法律对个体尊严和自由的保护。文章将宏大的法治话题落在一个具体的切口——一个四人的写作共同体上。这样的落脚点既使法律讨论具象化、日常化,也让读者看见他们如何在友谊、争论与写作中彼此砥砺,凝聚成一股有力量的公共表达。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巧妙运用生活化的细节与对话,使法学学者的思想碰撞与公共表达过程生动可感。这种叙事策略,不仅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也让法律思想更自然地进入自然语境。罗翔的理想主义、赵宏的逻辑严谨、陈碧的率性直白、李红勃的温和克制,使“法学人”不再只是抽象的职业身份,而是鲜活、有情感、有挣扎的人。他们在各自生活的变动中也曾怀疑与动摇,但始终彼此支持,这份友情也成为文章的重要叙事线索。

全文温和而克制,结尾也非常有层次。它先通过四人的日常细节展现温情与羁绊,再转向对江平的追忆,将“小共同体”的坚守与“法律人群体”的理想相联结。最后以“圆桌不散,骑士永存”作收束,以文学化的意象升华主题,留下深远余韵。

正如文中所写:“这个小共同体谨守着一种在当下越来越少见的、骑士般的道德责任:发出声音,保护常识。”这是文章最令我感动的地方,现实或许坚硬而荒谬,公共表达的空间不断收缩,理想主义遭受挤压,但正是这样一群人,“自知作用有限,仍要积极投入使命和勇气”。他们的存在不仅令人心生敬佩,也让人感受到希望与鼓舞。

大家看完这些报道有什么感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互动~

系列统筹 | 于欣都 彭楚玲

组稿负责人 | 王姝文

参与 | 十六期成员

值班编辑 | 黄嘉慧

编委 | 黄柏涵

运营总监 | 叶沛琪

[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苏一老人,时隔60多年才突然发现:自己是中央特科重要人员

江苏一老人,时隔60多年才突然发现:自己是中央特科重要人员

大运河时空
2025-11-02 17:00:03
办公室有哪些八卦震惊到你了?网友:沉浸在瓜田里无法自拔,炸裂

办公室有哪些八卦震惊到你了?网友:沉浸在瓜田里无法自拔,炸裂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3 00:05:06
多方回应瑞幸团建店员饮酒过量送医,派出所:已出警处理

多方回应瑞幸团建店员饮酒过量送医,派出所:已出警处理

正在新闻
2025-11-03 15:44:27
网红曝韦雪9亿分手费炒作,生图歪嘴眼斜很不屑,称只给其几百万

网红曝韦雪9亿分手费炒作,生图歪嘴眼斜很不屑,称只给其几百万

胡一舸南游y
2025-11-03 16:46:03
湖北一地新任市委常委

湖北一地新任市委常委

鲁中晨报
2025-11-03 21:43:02
大陆开始清算,12名“台独”被锁定!赖清德急了,赶紧喊话国民党

大陆开始清算,12名“台独”被锁定!赖清德急了,赶紧喊话国民党

boss外传
2025-11-03 00:00:04
遭证监会立案!688496,20CM“一字”跌停

遭证监会立案!688496,20CM“一字”跌停

大众证券报
2025-11-03 11:35:44
谁要搞王家卫?

谁要搞王家卫?

梳子姐
2025-11-02 20:14:08
中国斯诺克新神童出现,国锦赛一天两胜,能接班丁俊晖和赵心童

中国斯诺克新神童出现,国锦赛一天两胜,能接班丁俊晖和赵心童

老高说体育
2025-11-03 11:18:06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李云迪再陷桃色风波,女主照片被扒疑似有两人视频流出

李云迪再陷桃色风波,女主照片被扒疑似有两人视频流出

挪威森林
2025-11-02 12:56:16
官宣离婚2年后,夺回女儿抚养权的章子怡,没给汪峰留一丝体面

官宣离婚2年后,夺回女儿抚养权的章子怡,没给汪峰留一丝体面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0-28 15:02:45
情谊!加索尔全家多年陪伴瓦妮莎一家过万圣节 化身机器人总动员

情谊!加索尔全家多年陪伴瓦妮莎一家过万圣节 化身机器人总动员

醉卧浮生
2025-11-03 07:30:24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28 14:03:28
德媒:面对美军进逼,委内瑞拉亮出俄制武器

德媒:面对美军进逼,委内瑞拉亮出俄制武器

参考消息
2025-11-03 19:22:07
员工离职当天手机被公司远程一键清空,一审:驳回员工全部诉讼,二审:公司侵权

员工离职当天手机被公司远程一键清空,一审:驳回员工全部诉讼,二审:公司侵权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3 10:08:46
一周最少百次!63岁男子查出双肾坏死,医生怒道:多次劝,就不听

一周最少百次!63岁男子查出双肾坏死,医生怒道:多次劝,就不听

游者走天下
2025-11-03 14:07:05
中超最后间歇期为啥这么久?马德兴:制定赛程时曾豪赌世界杯

中超最后间歇期为啥这么久?马德兴:制定赛程时曾豪赌世界杯

懂球帝
2025-11-03 15:50:11
11月,使劲吃这菜,一通便,二降火,三润肤,四强免疫,别不懂吃

11月,使劲吃这菜,一通便,二降火,三润肤,四强免疫,别不懂吃

阿龙美食记
2025-11-01 14:17:02
别再吹了!“美国之子”水成狗,弗拉格被喷到体无完肤

别再吹了!“美国之子”水成狗,弗拉格被喷到体无完肤

体坛黑馬
2025-11-03 10:57:06
2025-11-03 23:51:00
深度训练营
深度训练营
记者,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职业。
80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家居
房产
游戏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手机要闻

华为突然推送3.68GB大更新:Pura 80获推,你收到更新了吗?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TES惨败T1后再次发文:糟糕的对局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