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你就想到,我多想走进;想到你就想到,我多想看看……”最近刷短视频的人,大概率逃不过这首新疆神曲!10 月上旬,贾倩倩演唱的《这就是新疆》一上线就炸了 ——48 小时播放破 60 万次,抖音相关话题直接冲过 2000 万,视频号转发超 3 万条,评论区全是 “想去新疆” 的呼声。网友自发剪喀纳斯晨雾、赛里木湖蓝冰当背景,旅游博主更把它设为新疆 vlog “御用 BGM”。这首西域风拉满的歌,为啥能狠狠戳中所有人?答案藏在词曲作者陈百川的故事里 —— 那个被王洛宾夸 “有天赋” 的新疆巴郎,用 30 年把新疆唱成了 “行走的名片”。
![]()
1. 从打土块买吉他到王洛宾关门弟子:他的根在新疆草原里
“王洛宾先生说我是‘有天份的小巴郎’,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陈百川的音乐路,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草原开始:
13 岁没钱买吉他,就靠打土块挣学费;15 岁背着琴流浪,在赛里木湖放牧时,听着哈萨克老人的冬不拉、姑娘乌仁娜的歌,写出了第一首有新疆味的《赛里木情歌》。
1993 年,他在歌舞厅靠馕和咸菜度日,却幸运地见到了 “西部歌王” 王洛宾。王洛宾弹完他的作品,当场收他为关门弟子,手把手教了三年创作。
1996 年王洛宾突然离世,没来得及和他一起去上海开音乐会,这份遗憾成了陈百川的执念:“要把老师没唱完的新疆,唱给全世界听。”
从《蓝宝石》到《楼兰情歌》,从改编王洛宾经典到写《欢乐的跳吧》,他的歌里永远有新疆的风 ——《这就是新疆》,更是他把家乡音律揉进流行旋律的巅峰之作。
![]()
2. 歌词里藏着 “新疆打卡地图”!每句都是必去景点
“冰山雪莲有多艳,天山明月有多圆;刀郎人部落,喀纳斯美景,可可托海”—— 这首歌能火,本质是新疆的美借着旋律 “冲出了屏幕”。陈百川在歌词里埋的 “景观密码”,刚好对应 2025 新疆十大热门景点:
“喀纳斯美景”=TOP1 的 “神的后花园”,湖水随季节变蓝变绿,金黄白桦林里藏着图瓦村落;
“天山的明月”=TOP4 的天山天池,雪山绕着湖面,传说这是西王母的瑶池;
就连 “起舞的少女”“篝火歌舞”,都是 TOP8 喀什古城的日常 —— 每天开城仪式有民族舞,百年老茶馆里能听十二木卡姆。
更绝的是编曲:136 拍的节奏里,冬不拉的弹拨混着现代旋律,副歌 “这就是新疆,我的家园” 的拖腔,像帕米尔的风掠过草原,正好应了王洛宾 “民族音乐现代化” 的理念。
![]()
3. 歌曲火了,新疆旅游更疯了!这是双向奔赴的 “文旅热”
《这就是新疆》爆火的时机,刚好撞上新疆旅游的 “黄金期”:2025 年 9 月,新疆刚官宣十大景点攻略、10 天纯玩路线,独库公路新增 3 个观景台还全覆盖 5G,喀纳斯、那拉提的预订量比去年涨了 40%。这首歌一出来,直接成了旅游热的 “声量放大器”。有网友评论:“听着‘想变成雄鹰飞翔在帕米尔’,我当场订了去喀什的机票!” 当歌词里的 “雪莲”“胡杨”“骏马”,和游客镜头里的真实风景重合,这首歌就从 “好听” 变成了 “想去”。新疆文旅部门也趁势搞了 “听歌寻景” 活动 —— 扫歌词里的景点关键词,就能拿到游玩攻略,二次传播直接拉满。现在已有 20 多位歌手获陈百川授权翻唱,全网一起为新疆打 call。
![]()
白沙湖
4. 30 年传承:王洛宾没说完的新疆,他接着唱给世界听
歌曲结尾有段 8 小节的尾声,藏着两代音乐人的 “新疆约定”。当年王洛宾在达板城收集民歌时说:“音乐要扎根土地”;如今陈百川跑遍新疆各民族聚居区,把维吾尔刀郎部落的韵律、哈萨克族的曲调,全揉进了流行歌里 —— 这就是对恩师最好的回应。就像网友说的:“王洛宾让我们知道新疆有歌声,陈百川让我们想去歌声里的新疆。” 这首 2 天爆火的歌,早不只是一首宣传曲:是一个新疆巴郎的乡愁,是两代人的音乐接力,更是新疆递给世界的 “声音名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