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森林退化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因此,通过保护森林的碳补偿项目,例如REDD+(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增强版),来抵消其他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在自愿碳市场中进行交易。然而,这些项目的有效性近期受到了质疑,导致碳补偿价值下降。
2025 年 10 月 9 日,深圳大学李清泉院士、杨超助理教授等,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ropical forest carbon offsets deliver partial gains amid persistent over-crediting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分析了来自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 12 个国家的 52 个 REDD+ 避免意外毁林项目,发现这些项目的气候效益高于以往研究,但总体成效仍然较低,仅有19%的项目达到了它们自己报告的减排目标,且项目成功情况和高估程度在各国之间差异很大。
![]()
REDD+(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 Plus),是一种通过保护森林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激励,让森林保留在原地,从而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阻止全球变暖。
碳信用(Carbon Credit),一种可交易的证书,代表减少了一吨二氧化碳排放,企业可以购买这些信用来“抵消”自身的排放。
REDD+ 项目产生碳信用额度以抵消排放,但近期的研究对其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李清泉院士团队运用合成控制法对 12 个热带国家的 52 个自愿性 REDD+ 项目进行了评估,发现只有少数项目实现了统计上显著森林砍伐减少,仅有19%的项目达到了它们自 己报告的减排目标。
尽管表现不佳,但一些项目仍带来了部分气候效益。研究估计,在可交易的碳信用中,有 13.2% 是有实际减排效果支持的。该研究还显示,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显著,项目的有效性因地区而异,在巴西和非洲的项目表现更为出色。该研究还发现存在“超额信用”问题,即发放的碳信用远多于实际减少的排放量,这是一个值得担忧的主要问题。
该研究的结论比之前的研究结论要更乐观,该研究认为,尽管存在问题,但 REDD+ 项目带来的气候效益比之前的一些评估要高。研究团队建议,要提高森林碳补偿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必须改进基线设定方法(即如何预测没有项目时的砍伐情况)和加强核查框架。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指出,现在的 REDD+ 碳信用项目效果好坏参半,很多项目并没有它们声称的那么有效,存在夸大和水分。但是,它们也并非完全无效,确实有一部分项目取得了成果,尤其是在巴西和非洲。未来的关键是必须采用更严格、更科学的方法来监管和验证这些项目,以确保每一份碳信用都真实可靠。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w4094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