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买扫地机器人的,肯定知道追觅这个牌子,我也买了,挺不错。
![]()
这家公司2017年才成立,也就8年,2025年预估营收竟高达300亿。
光靠一个扫地机器人吗?
当然不是。
追觅的打法很野。
围绕核心技术——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运动控制技术,先做扫地机器人,再做吸尘器、洗地机、吹风机。
![]()
能做到300亿产值,我真的佩服。
但这并没不让人意外,毕竟这四个产品技术底层很像,一家公司要做大肯定不能依赖一款产品。
后来追觅进入传统家电,要做空调,洗衣机,冰箱,已经让我惊呆了,这么传统的行业也来打?
![]()
想想也合理,用户人都是居家家电,而追觅的电机技术,数字控制技术,外形设计能力,可以帮国产赛道的供应商完成产品高端化,打国内外高端市场。
追觅真把这些产品做出来了,你去淘宝买得到,还不便宜。
你说这是白色家电,总不会黑色家电也做了吧?
没错,你搜追觅电视机,它也做了。
![]()
你说家电都做了,是不是把厨房小家电也做了?
今年3月,追觅宣布进军厨电,要做油烟机,燃气灶,洗碗机,微蒸烤箱,兼顾科技和美学,就做高品质人群的生意。
![]()
虽然夸张,但走到这一步,还是能理解追觅的。
因为追觅最早是小米投资的企业,加入小米生态圈,后来选择了独立发展。
在小米体系里,追觅能学到什么?
整合供应链的能力。
中国有全球最强制造业,但很多优秀供应商只能做代工,品牌溢价被国外拿走。
追觅的逻辑是:用扫地机打开全球发达国家线下渠道门店资源,在全球开6000家线下门店,有高端品牌形象,你们跟我合作,一起出海赚高端市场的钱。
![]()
不走低价路线,带中国供应链品牌升级,产品升级,一起出海赚高端利润,这个商业逻辑说得通,从战略上也说得过去。
一般来说,追觅做到这一步,应该稳打稳扎,先把家电这个生态做深做透,但不会为了把家电智能控制权抓在手里,把手机也做了吧?
还真做了,追觅宣布推出智能手机,首批订单过亿。
啊,手机都做了,难道追觅准备学雷军,把汽车也做了?
还真的是,追觅8月份宣布拿到法国融资,2027年推出豪华新能源汽车,对标布加迪威龙,第一批预约订单150亿。
疯了,做手机,做新能源汽车,得投入多少钱才能搞啊,这太疯狂了。
那大疆无人机这么火,追觅做不做?
真做了。
8月份官宣了,先从贴牌做起。
影石全景相机这么火?追觅做不做?
真做了。
还真投资了一家公司推出新产品,好多人想买(不清楚是不是水军)。
人形机器人现在大热,搞不搞?
别说,追觅科技早在23年就发布自己的仿生狗和人形机器人产品,你就说牛不牛吧?
那还有个热门的低空汽车呢?
三年前就投资了,要搞,马上拿到混动倾转eVTOL牌照。
这不会是提前看到AI硬件风口,计划用AI把所有赚钱的硬件都升级一遍,然后再复制一个新的小米吧?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选择都要。
追觅自己的宣传是构建一个从家庭地面(智能清洁机器人),到近地空间(智能无人机、自动驾驶技术),再到浩瀚苍穹(天文观测与教育)的立体化科技生态。
一家17年才成立的公司,为啥有能力同时做这么多行业?
资金哪里来的?技术积累哪里来的?管理人员哪里来的?
此刻我只想甩出李安的表情包: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
的确有多元化非常成功的公司,比如3M,但人家发展了多少年啊。
的确有多个硬科技同时干的牛人,比如马斯克,但人家也没这么大跨度。
难怪网上质疑追觅的人很多,毕竟上一个敢这么讲故事的人是贾跃亭,人家刚好也讲了一个生态的故事,创造了一个概念叫“生态化反”。
在追觅创始人面前,贾跃亭也得惊呼卧槽。
追觅不但搞硬科技,还要介入软服务,推出了追觅咖啡,看来是想挑战瑞幸。
追觅还进军了火锅业,在杭州和上海开了店,计划25年全国开50家店。
火锅都做了,茶饮做不做?做了,真投资了。
硬科技公司这样跨界,这也可以?
不管你信不信吧,反正追觅就是做了。
企业跨界不稀奇,但追觅做的不是跨界,更像是“无界”。
这种品牌气质,和创始人俞浩本人高度契合。
他是清华学霸,典型天赋型选手——中考、高考、研究生,一路保送,没考过一次试。
在清华读航空航天,整天琢磨的是“造飞机”。
结果创业做扫地机器人,被人调侃是“造飞机的来扫地”。
![]()
但他不觉得违和。从死磕一个扫地机器人的马达开始,再到整机、再到生态,一步步把路走宽。
![]()
俞浩有自己的一套企业分类法:
三流企业,只会卷价格,做烂大街的东西;
二流企业,东试西试,偶尔有创新但不成气候;
一流企业,看准了就干成,成功率极高,但不一定开宗立派;
超一流,是像苹果、特斯拉那样——定义一个时代。
他说追觅还在“爬坡阶段”,目标很明确:一步步从四流爬到超一流。眼下这场百亿级别的仗打完,就要去找万亿级对手,正面刚。
在俞浩看来,人都是被对手塑造的。“你对标谁,就会越来越像谁,直到超越。所以对手必须够强,你才能成为下一个巨头。”
回过头看,从造飞机到扫地,从家电到手机、汽车、无人机、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甚至咖啡、火锅、茶饮,追觅全都插一脚。
![]()
我在招聘公司的朋友也告诉我,看到追觅的招募人员需求时,刷新了他们认知——这不是一个公司来招人,这是一个城市来招工吧。
我承认,我看不懂,但我希望追觅能成。
伟大的中国供应链,只要给你一个品牌,你就能卖向全球,所向披靡。
如果追觅未来真成功了,那所有的管理学教条,恐怕都得为它改一遍。
说到底,追觅的野心,不只是产品“无界”,更是市场“无界”——它要带着中国技术和供应链,闯向全球。
追觅的出海路径,正是当下许多中国品牌共同面对的课题:如何在全球市场找到突破口?如何建立可信赖的专业形象?如何在高端场合赢得话语权?
而我们学员孙心悦最新出版的《决胜出海》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答案。
![]()
《决胜出海》一上市就被全球政商学界13位领袖联袂推荐。孙心悦还受到腾讯研究院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副所长等嘉宾的邀请,成为分享中国企业在拉美实践的演讲嘉宾。
在真实的商业场合中,一本你自己撰写的专业著作,能够建立起扎实的信任基础。它不只是一份介绍,而是你专业能力与行业深度的直观体现。
《决胜出海》首发当天卖出1500本,登上经管励志榜和管理榜双第一,孙心悦还进入刘润直播间分享,带动新书销售1000+册。
![]()
新书这才上市一个月,销量已经超过3000册,喜提加印。
![]()
越是专注的领域,越存在真实的需求。
如果你在某一领域已有积累,希望将其转化为更具影响力的专业内容——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正是为这样的你而设计。
8年来,我们帮338+新人作者成功出书,教他们把行业沉淀梳理成可复制经验,把亲身经历的生活痛点转化为解决方案,把服务案例变成知识资产。
来秋叶写书私房课,我们与你一起——将经验转化为体系,用专业赢得信任,让知识成为你事业中有力的支撑。
立即扫码和图书顾问1对1咨询,帮你从0到1打造一本属于自己的代表作,还能领取秋叶写书方法论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