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虞滟萍 编辑 | 张晓兰 责编 | 韩玮烨
摘要:本次黄金周消费数据见证了中国消费市场的三大转型: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从大众化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从实物型消费转向情感体验型消费。
睿和智库 2025年国庆假期与中秋佳节相逢,构成了长达8天的“超级黄金周”,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日均增长6.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
出行大盘:车轮上的黄金周
202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10月1日单日峰值达3.36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从结构看,自驾出行占比达80%,成为绝对主力,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通行量显著提升,反映出能源革命以来交通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
铁路与民航客运量呈现“双峰分布”特征,首日铁路客运量2313.2万人次,民航247.49万人次,末日再次形成返程高峰。
住宿业销量增加,可售房收入降低
本次黄金周的酒店住宿业表现,呈现出高度分化的市场格局。
因截稿前仍缺乏2025年国庆期间全国酒店入住率、平均房价(
ADR)的官方权威统计数据。
睿和智库推演:结合往年节假日热门旅游城市酒店“一房难求”和价格上涨的情况以及今年空前的出行热度,可以预见,北京、上海、成都、长沙等一线和新一线旅游城市,以及热门景区周边的酒店入住率和房价均达到了年内高点。
然而,参考2025年夏季酒店业每间可售房收入(
RevPAR)同比下降8%的背景 ,以及万豪集团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入住率仅温和增长 0.7 个百分点的情况 ,全国范围内住宿价格的平均数据,可能表现得更为平稳,市场竞争压力依然存在
文娱下沉市场崛起与线上线下共振
文旅市场展现出从“看景点”向“品文化”的转变。文化驱动型消费成为年轻人的青睐,非遗工艺品类成为爆款,唐卡、掐丝珐琅等销售额同比增长150%。
县域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国县域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0%,山东泰安更以72%的涨幅领跑全国地级市。
户外经济持续升温,美团“户外徒步”搜索量同比增长253%,冲锋衣、便携式充电宝等户外装备销量周环比增长达80%。
整体来看,2025年国庆黄金周的文化娱乐市场,展现出两大核心趋势:一是线下演艺活动的“下沉化”与“融合化”,二是线上文娱消费的强劲增长。
各地准备了丰富的文化盛宴。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多达1.2万场至2.8万场,涵盖音乐会、艺术展览、大型灯光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的参观人次,预计将比2024年增长约15%,文化过节成为新时尚。体育赛事、音乐节和大型演唱会成为假日文娱消费增长最快的板块。
线上文娱消费也呈爆发式增长。大屏端(如智能电视)的线上观看时长同比大幅上涨23%。
睿和智库认为:线上消费的增长,并非是对线下活动的替代,而是一种互补和延伸。许多游客在旅途间隙或夜晚休息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娱乐消费,形成了“白天游山玩水,晚间追剧观影”的劳逸结合型混合度假模式。
品质化与体验式消费崛起
黄金周期间,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品质化、个性化和体验式特征。
智能与绿色消费表现亮眼。商务部数据显示,得益于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等政策以及黄金周市场活动,假期前四天节能家电增长19%,智能家居产品增长16.8%。
年轻消费群体成为出行主力。据飞猪数据,假期95后游客预订人次占比最高,达近1/4。
体验式消费热度飙升。国内目的地民俗体验、旅拍等订单量同比增长78%,“夜游”在携程的搜索热度环比增幅超200%。
![]()
睿和智库短评:
睿和智库根据黄金周期间我国在旅游经济、居民消费及文化娱乐等领域展现出的核心数据、得出几大结论:
一、人员流动与消费市场均出现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的双重特征;二、消费动能从实物商品向服务与体验迁移,情绪价值成为买单动力;三、政策激励与市场活动有效协同,共同激活消费潜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