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假期刚过,国际金价就站上了4000美元/盎司的高位,金价还短短几年就翻了倍,到底是谁在推涨?
跟金价涨势踩在一个节奏上的,是中国央行两组耐人寻味的数据:7个月里连续抛了3800亿美债,同时还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累计加了35.72吨。
一边不停减美元资产,一边使劲加黄金储备,中国这一连串操作,到底只是短期调调资产,还是在为全球货币格局变天铺路?
![]()
中国央行这波操作,这可不是随便卖美债买黄金,每一步都踩着全球经济的节奏走。
中国抛美债的3800亿,可不是一次性抛完的,这个节奏很有讲究,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破了130%,创了历史新高。
同时美联储为了缓解债务压力,还放慢了加息脚步,结果美元指数从105跌到98,美元资产没那么香了。
中国选在这个时候减持,其实很合理,既能避免后面美元再贬值,让外汇储备缩水,还能慢慢降低对单一货币资产的依赖。
![]()
2010年的时候,中国持有的美债占外汇储备的45%,现在已经降到28%了,多元化配置的思路很清楚。
中国连续11个月加仓黄金,9月新增的4万盎司黄金,刚好跟7月抛美债回笼的资金对上。
相当于把卖美债拿到的美元现金,直接换成了不用靠主权信用背书的硬资产。
中国不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上半年全球央行净增持黄金就有580吨,印度加了65吨,巴西加了42吨。
就连过去一直依赖美元的沙特,也把黄金在外汇储备里的占比从8%提到了15%。
![]()
这说明减美元资产、加黄金不是中国单独的选择,是全球央行都在应对美元信用变弱的集体动作。
中国9月外汇储备还稳在3.2万亿美元上下,没因为抛美债出现大波动,抛美债增黄金本质是在不减少储备总量的前提下调结构,既守住了外汇储备的稳定,又提高了抗美元波动的能力。
中国能顺顺利利做这一抛一增,核心是美元霸权现在正遇到大麻烦,美元的靠山从黄金换成石油,可现在连石油这个靠山都不稳了。
回头看美元霸权的历史,其实就是不停找信用靠山的过程,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时候,美元直接跟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换35美元,其他国家货币再跟美元挂钩。
![]()
那时候大家愿意持美元,本质是相信能换成黄金,黄金就是美元的信用背书。
可到了1971年,美国因为贸易逆差太大,黄金储备不够换了,只能宣布美元跟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崩了,美元第一次遇到信用危机。
为了救美元,美国很快找了新靠山石油,1974年跟沙特签了石油美元协议,沙特所有石油出口都用美元结算,美国则给沙特提供军事保护。
后来全球主要石油国都跟着这么做,石油就成了美元的新背书,各国要进口石油,就得储备美元,美元霸权这才稳住。
但这个体系有个明显的漏洞,一旦石油跟美元的绑定松了,美元信用就会受冲击。
2024年,这个漏洞被彻底撕开了,沙特宣布不跟美国续签石油美元协议,转而允许用人民币、欧元这些货币结算石油贸易。
这一下影响立竿见影,上半年全球石油贸易里,美元结算占比从80%掉到68%,人民币结算占比则从5%涨到12%。
而且美国还在不停透支信用,联邦政府赤字破了2万亿美元,为了还债只能不停发新债,美债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就连美国的老盟友日本,上半年都抛了800亿美债。
![]()
雪上加霜的还有美联储的黄金储备疑云,那时候特朗普提出要审计美联储里存的美国财政部黄金储备,要是能确认储备规模,就能重新估资产、多借点钱。
可这个计划推进还不到一个月就突然停了,连个官方解释都没有,外界都猜,可能是审计时发现实际黄金储备跟账面对不上,一旦公开,大家更不信美元了,只能不了了之。
现在美元既没了黄金背书,石油绑定又松了,信用基础越来越薄,这才给了各国央行调整资产配置的空间。
中国的动作不是要针对美元,而是在搭一个更包容的货币合作框架,核心是靠黄金,推动全球货币从美元一家独大变成多极一起玩。
![]()
最关键的布局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东盟储金计划,2024年以来,中国已经跟东盟5国签了黄金储存协议。
这些国家的央行可以把部分黄金储备存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保税仓库里,还能参与用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交易。
这个计划有两个核心作用,给东盟国家的黄金储备多了个安全存放地,不用再只依赖美联储的金库。
还能推动黄金定价从美元/盎司往人民币/克转,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东盟企业开始用人民币结算黄金相关的贸易。
![]()
中国还有个布局是黄金、人民币、大宗商品联动,2024年下半年,中国开始在铁矿石、铜这些大宗商品贸易里,试推行黄金质押加人民币结算。
进口企业可以用手里的黄金做质押,向银行借人民币贷款,用来付货款,这种模式解决了不少国家缺美元的难题比如巴西给中国出口铁矿石,以前必须用美元结算,现在能用人民币。
这些布局的逻辑很清楚,不是要打垮美元,而是美元霸权下的单极货币体系,已经跟不上全球经济多元化的需求了。
现在新兴经济体占全球GDP的比重已经超50%,但货币话语权还攥在美元手里,这种失衡早晚会调整。
![]()
中国靠黄金搭的这个框架,本质是给新兴经济体提供一个更公平的货币合作选项,让全球货币格局更均衡。
中国这么操作,最后会让美元丢了霸权吗?答案是美元不会消失,但话语权会大减。
未来的全球货币格局,更可能是美元、人民币、欧元这些货币一起共存,而黄金会成这些货币之间的通用桥梁。
从现实来看,美元短期内还没法被取代,美国还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而且美元在科技、军事这些领域的优势,也还能撑着它的货币地位。但美元的绝对霸权已经在减弱了,以前各国央行只能选美元资产,现在能用黄金加人民币的组合做多元化配置。
![]()
以前全球贸易只能用美元结算,现在石油、黄金、大宗商品领域,已经有了更多货币选择。
中国连续增持黄金、推动用人民币计价黄金交易,最终不是为了取代美元,而是给人民币国际化打硬资产基础。
人民币要成国际货币,光靠经济规模不够,还得有信用靠山,黄金就是这个靠山。
等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持有用人民币计价的黄金资产,越来越多大宗商品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自然会成全球货币体系里的重要一极。
![]()
美国要是想保住美元的话语权,得解决两个问题,先把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住,重新让市场信美元。
再公开审计美联储的黄金储备,用实际数据证明美元的信用,要是做不到这两点,各国央行还会继续抛美债、加黄金,美元的话语权会慢慢流失。
而中国靠黄金搭的合作框架,会吸引更多新兴经济体加入,推着全球货币格局往多极方向走。
这不是谁打败谁的故事,而是全球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必然结果,经济多元化了,货币体系也得跟着多元化,中国这抛美债增黄金,不过是顺着这个趋势,提前做了准备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