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世界上最毒的便是砒霜或是蛇毒,其实这些还不够毒。
真正的“第一毒”,是曾被人类当成宝物的金属元素——铅。
它曾被当作“万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水管、化妆品、油漆甚至汽油中。
但如今,铅被认为是全球最致命的毒素之一,几十年来,数百万人的健康因此受损,尤其是儿童和孕妇的伤害最为严重。
铅的致命毒性为何直到今天才被重视?
![]()
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发现了铅的存在,那时候的人们发现铅的熔点低,便将其打造成配饰。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铅渐渐地涉及到各个领域。
![]()
古埃及人为了追求“肤如凝脂”的妆容,他们将铅磨成细粉,混合橄榄油制成面脂,连女王克利奥帕特拉都天天涂抹。
可铅粉敷在脸上,虽然暂时能遮住瑕疵,时间久了却会让皮肤变得暗沉、脱皮,甚至长出黑斑,当时的医生把这种症状叫“尼罗河斑”,却没人把它和铅联系起来。
除了化妆品,铅还被做成砝码用于贸易,法老墓室里出土的铅砝码,至今还能看到清晰的刻度,只是当时的商人不会想到,天天接触的砝码会让他们手指发麻、记忆力下降。
![]()
到了古罗马,罗马人用铅打造输水管道,从山上引水到城市,贵族家里甚至装了纯铅浴缸。
更荒唐的是,他们发现用铅锅煮葡萄酒,能让酒带上一丝甜味,于是,铅制酒具成了上流社会的标配。
19世纪印刷业的兴起,让铅以新的形式渗透进日常生活。
![]()
当时的报纸、书籍全靠铅字印刷,印刷厂的工人每天要手工排版、校对,车间里弥漫着细小的铅粉。
工人们习惯在车间里吃饭、喝水,铅粉落在食物上,不知不觉就吃进肚子。
1885年,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家医院对当地印刷厂的120名工人进行体检,发现115人铅含量超标,其中40人已经出现脑损伤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
![]()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铅接触”与“健康损伤”明确关联,可由于当时印刷业利润丰厚,工厂主只给工人发放了“防尘口罩”,根本没从源头解决问题。
真正让铅“泛滥成灾”的,是工业革命后的一场“技术骗局”。
![]()
1921年,美国工程师托马斯・米基利发明了四乙基铅,这是一种能有效抑制汽油爆震的添加剂。
当时的汽车行业正处于爆发期,汽油爆震问题一直困扰着车企,四乙基铅的出现被当成“救星”,通用汽车和标准石油立刻成立合资公司,全力推广这种“神奇添加剂”。
![]()
为了证明产品“安全”,米基利在记者发布会上当场喝了一口四乙基铅,声称“它比酒精更安全”。
可他隐瞒了一个致命事实:他的实验室里,已经有5名助手因为接触四乙基铅相继死亡。
![]()
米基利对外宣称“助手是因过度劳累致病”,但他自己也在实验中出现严重幻觉和全身抽搐,不得不入院治疗。
后来人们才知道,四乙基铅的毒性是金属铅的100倍,且更容易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这场“骗局”带来的后果,在短短几十年内席卷全球。
![]()
1970年代,美国疾控中心做了一次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儿童血铅超标率接近90%,城市中心区域的土壤铅含量是自然值的100倍。
更可怕的是,铅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在骨骼、大脑中长期积累,很难排出体外——儿童接触少量铅,就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
成人长期接触,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孕妇体内的铅,还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流产、早产或先天性铅中毒。
铅在体内积累到一定量后,会破坏骨骼和肾脏,患者全身关节剧痛,轻轻一碰就会骨折,最终在痛苦中死亡。
铅的危害终于让全球彻底觉醒。
![]()
1970年,美国修订《清洁空气法》,首次将铅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1971年,《铅涂料中毒预防法》正式通过,禁止在儿童玩具、家具等产品中使用含铅油漆。
世界卫生组织也在1974年发布《铅污染与健康》报告,明确指出“铅对儿童神经系统的损伤不可逆”,呼吁全球禁用含铅汽油。
从1980年代开始,各国陆续加入“禁铅行列”。
![]()
2021年8月,阿尔及利亚宣布禁用含铅汽油,成为全球最后一个告别含铅汽油的国家。
至此,延续近百年的“含铅汽油时代”画上句号。
但铅的阴影并没有就此消散,铅在环境中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自然降解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从新石器时代的铅珠,到工业时代的含铅汽油,铅陪伴人类走过了8000年,也伤害了人类8000年。
它不像砒霜那样来得猛烈,却用最隐蔽的方式,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体里留下伤痕。
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为过去的“铅依赖”付出代价,而这场与铅的漫长较量,还远未到终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