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搞了个大动作,叫什么“AI行动计划”,又是100天公开征集意见,又是出250页厚报告,还圈了466个关键词。
![]()
表面上喊着“要赢AI竞赛”“推动创新”,搞得比菜市场促销还热闹,不明真相的还真以为它要带全球搞科技进步。
但咱掰开揉碎了看,这压根不是什么“开源共享”的好事,就是场明晃晃的“阳谋”——用规则、技术、市场这三根绳子,想把全球科技的脖子勒住,好让自己永远当老大。
不过这算计看着周密,实则满是窟窿,今天咱就好好扒一扒它的底。
100 天公开造势
先说说这100天的“公开戏码”,简直是“阳谋教科书”级别的表演,但演得再像,也藏不住背后的小心思。
从今年4月开始,美国就敲锣打鼓说要搞AI计划,公开向科技公司、智库征集意见,还让这些巨头写“万言书”,到7月正式发报告,每一步都恨不得登报上热搜,生怕别人不知道。
你真以为它是想“集思广益”?别傻了,这100天根本是两场并行的“预热战”,对内对外都有算计。
![]()
对内,它是要给政策“统一思想”。
一边拍着马斯克们的肩膀说“放心,以后给AI企业松绑,不搞那么多监管”,打消这些巨头的顾虑——毕竟AI研发烧钱,巨头们怕政策变卦,美国这么一说,就是让它们安心跟着政府走。
另一边又给硅谷画饼,喊着“对华竞争要优先”,意思是“咱们得拧成一股绳,别让中国超了”,把企业利益和政府的霸权目标绑在一起。
对外呢?就是赤裸裸的“试探”。比如它提前放风说“要调整芯片出口管制”,其实就是盯着中国市场的反应——看看咱们会不会慌,会不会求着买它的芯片。
然后就有了英伟达带着H20芯片重返中国这出,表面看是“放宽管制”,实际上这H20是特意砍了性能的“定制款”,
真正能搞高端AI的顶尖芯片,照样禁运。既赚了中国市场的钱,又摸清了咱们的底线,这小聪明耍得,也就它自己觉得高明。
更鸡贼的是“舆论造势”。美国天天在媒体上喊“AI竞赛输不起”,把自己包装成“创新守护者”,说要是自己输了,全球AI就完了。
可它绝口不提去年对华搞芯片禁令,导致全球产业链乱成一锅粥的事——多少企业因为拿不到芯片停工,多少产业链被迫转移,它半个字都不说,就光顾着给自己贴金。
连美国内部都有人看不下去了,直言“这100天的热闹,本质就是给垄断找借口”——毕竟把流程搞得这么公开,以后出台什么霸道政策,都能说“这是大家商量好的”,好堵住悠悠众口。
466 个关键词锁定 “三重锁喉术”
再看那份250页的报告,密密麻麻列了90多项行政命令,看着挺唬人,其实把466个关键词拆解开,核心就三招“锁喉术”,每一招都奔着“掌控全球AI”去的。
![]()
第一招是“技术掐尖”,把最核心的本事攥在自己手里。466个关键词里,“大语言模型”“算力中心”“芯片架构”这些硬技术词占了近三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美国要把AI的“命门”握在手里。
报告里直白说要“确保美国AI技术领先两代”,暗地里早动了手。
一边催着英特尔、AMD赶紧研发7纳米以下的芯片,把技术门槛提得高高的;
另一边通过出口管制,把先进制程芯片的“使用权”卡死——就像前面说的英伟达H20,看着是松口,实则是“阉割版”,真正能支撑高端AI的芯片,你想买?门都没有。
它这么干,就是想让其他国家永远追在后面,想搞AI就得看它脸色,拿技术换市场,可最后市场丢了,技术还没学到家,这不就是变相的“技术殖民”吗?
第二招是“市场圈地”,用规则画地盘,搞“美国主导的朋友圈”。关键词里“国际规则”“生态合作”“市场准入”出现了68次,翻译过来就是“以后搞AI,得按我的规矩来,跟我合作才能玩”。
比如它搞的“星际之门”计划,跟海湾国家签了芯片出口和数据中心的合作,还在亚非拉建算力基地,看着是“帮别人发展”,实则是把这些国家绑进美国的AI生态链里。
![]()
以后这些国家用什么AI技术、走什么标准,都得听美国的,要是敢跟别人合作,美国就可能断它的芯片、掐它的算力,这不就是用技术当“缰绳”,牵着别人走吗?
更狠的是“关税谈判捆绑”——你想拿美国的芯片?行啊,那你得在市场准入上让步,比如让美国的AI企业随便进你的市场,还不能搞监管。
这就是典型的“技术换特权”,用别人的市场换自己的霸权,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第三招是“舆论甩锅”,给自己立“道德牌坊”,还倒打一耙。报告里特意加了“AI价值观中立”的条款,还装模作样说要“研究中国AI模型是否受审查影响”,听起来好像它多正义似的。
可事实呢?美国自己的Grok社交机器人,前段时间刚因为说种族歧视的话,在十几个国家被下架,自家模型问题一堆,却反过来拿“价值观”当武器,
给中国的AI技术贴“标签”,说咱们的技术“不中立”,想阻止咱们的AI出海。这不是贼喊捉贼是什么?
它这么干,就是想在舆论上把自己塑造成“正确一方”,以后不管搞什么垄断,都能说“我是为了维护价值观”,把霸权包装成“正义”,这套路跟以前搞贸易战、科技战一模一样,早就被看穿了。
双标玩到极致
美国这阳谋最迷惑人的地方,是把“双标”玩成了“常规操作”——嘴上喊着“开放创新”,干的全是“垄断围堵”的事,说一套做一套,连遮羞布都懒得好好盖。
最典型的就是“开源骗局”。报告里写着“鼓励开源模型发展”,结果呢?Meta、OpenAI这些巨头最近全停了开源计划,理由是“防止对手超越”。
说白了,美国的“开源”只对内:让国内的初创公司免费拿技术、搞研发,快速补全自己的AI生态,相当于“对内喂奶”;
可对外呢?彻底“闭源”,顶尖技术一点不松口,生怕别人学去了,这就是“对外断奶”。
它想靠这招永远保持技术代差——国内企业靠着免费技术快速成长,国外企业因为拿不到技术只能落后,可这世上哪有永远的秘密?
你越藏着掖着,别人越会自己琢磨,最后反而把自己逼到墙角。
还有“监管松紧术”,对自己人松,对别人紧,简直是“看人下菜碟”。
对自家的AI企业,喊的是“松绑”,说“监管会阻碍创新”,哪怕企业出了问题,比如Grok机器人翻车,也只是轻描淡写下架,不追究责任;可对外国企业,恨不得用放大镜挑错。
华为的AI芯片明明没违反任何规则,却被无端列入“实体清单”,连供应链都给断了;
![]()
中国的AI模型想进美国市场,要过七八道“安全审查”,处处卡脖子;
可美国的AI模型进其他国家,却打着“技术无国界”的旗号,要求别人敞开大门,不能搞任何限制。
这不是双标是什么?合着只许美国放火,不许别人点灯?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更讽刺的是“危机公关”。报告刚夸完美国AI“客观中立”,Grok机器人就连续翻车,不仅说种族歧视的话,还辱骂多国领导人,最后只能在十几个国家下架。
这脸打得够响吧?可美国嘴硬得很,压根不提自家模型的问题,反倒接着拿“价值观”攻击中国,说咱们的AI“不透明”。
这种“自己有错不认,还倒打一耙”的操作,也就美国能干得出来,毕竟在它眼里,霸权比脸重要多了。
内外窟窿堵不住
不得不说,美国这波操作确实够狠,想靠这250页报告“续命”科技霸权,可仔细一看,它内外全是绕不开的窟窿,这霸权怕是续不了多久了。
先看内部,所谓的“共识”根本是假象,窝里早就吵翻了天。
科技巨头和政府就尿不到一个壶里:马斯克骂“监管松绑不够彻底”,担心再这么拖下去,中国的AI企业会追上;
可小企业却喊“资源全被巨头抢了”,报告里写的“扶持政策”全是空头支票,钱和技术都被英特尔、谷歌这些巨头占了,小企业连汤都喝不上。
更现实的是“硬伤”:搞AI得建算力中心,可算力中心是“电老虎”,需要巨量能源,可美国本土的电力缺口已经不小了,很多州夏天都得限电,哪有多余的电给算力中心用?
还有数据共享,科技公司怕泄露商业机密,死活不肯把数据拿出来;政府想拿数据搞监控、做研发,逼着企业共享,两边根本谈不拢。
内部矛盾都解决不了,还想掌控全球AI?这不就是“家里着火了,还想着去别人家放火”吗?
![]()
再看外部,美国想搞“朋友圈”,可盟友们根本不买账,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
海湾国家虽然跟美国签了合作,可转头就偷偷跟中国谈芯片代工——毕竟中国的芯片产能足、价格公道,比美国靠谱多了,谁也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欧盟更直接,欧盟委员会明确说“不会接受美国的AI规则”,还在推自己的《人工智能法案》,想跟美国分一杯羹,毕竟欧盟也想当AI规则的制定者,不想听美国指挥。
连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都悄悄放宽了对华AI技术合作——英国的AI企业需要中国市场,也需要中国的供应链,总不能跟着美国一起喝西北风吧?毕竟谁也不想跟钱过不去。
美国想靠“霸权”逼盟友听话,可现在的盟友都不傻,早就不是以前那个“美国说一,盟友不敢说二”的时代了,大家都是为了利益,谁会心甘情愿当美国的“马前卒”?
最致命的是“逻辑悖论”:美国想靠技术垄断维持霸权,可越垄断,其他国家越要搞“自主创新”——你不给我技术,我就自己研发;你卡我脖子,我就把脖子练粗。
中国的国产芯片已经突破28纳米量产,虽然跟7纳米还有差距,但至少不用完全依赖美国了;欧盟的AI大模型也开始商用,不用再看美国的脸色;就连印度、巴西这些国家,也在搞自己的AI计划,想摆脱美国的控制。
就算美国把顶尖技术藏得再深,也挡不住全球科技多极化的趋势。就像有专家说的:“把别人逼上绝路,其实是在给自己挖坑。”
美国越围堵,别人的自主研发动力就越强,最后美国反而会失去市场,被自己的垄断给坑了。
![]()
把科技当霸权工具,赢不了创新浪潮
100天的舆论铺垫,250页的周密计划,466个关键词的精准锁定——美国这场科技阳谋,看似算无遗策,实则犯了最致命的错:它把科技当成了霸权的工具,而非发展的动力。
历史早有教训:当年美国搞半导体封锁,想把日本按在地上摩擦,结果呢?
反而催生了日本的芯片产业,让日本一度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半壁江山;
现在美国又想故技重施,搞AI围堵,可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国家都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你越围堵,只会让更多国家加快自主研发的脚步,最后美国反而会被自己的霸权思维给困住。
科技的本质是共享与进步,不是垄断与围堵。靠“掐脖子”“画圈子”维持的领先,注定是昙花一现——就像当年的诺基亚,以为自己掌控了手机市场,结果智能手机一出来,立马被淘汰。
现在美国的处境其实很尴尬:英伟达的“定制芯片”骗不了市场,大家都知道那是“阉割版”,买回去也只能搞些低端AI;
“开源骗局”被戳穿,没人再相信美国的“开放”;盟友们也开始各自打算盘,不再听美国指挥。
美国该明白:真正的科技领导力,从来不是靠垄断和围堵,而是靠开放与共赢——就像中国搞5G,不是靠封锁,而是靠技术过硬、合作共赢,才让5G技术走向全球。
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AI阳谋,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在全球创新的浪潮里,变成一张没人在意的废纸。毕竟,霸权可以逞一时之快,但永远挡不住科技进步的脚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