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或许你正沉浸在游戏的精彩世界中,或是在刷着手机舍不得入睡,又或是为了工作学习不得不挑灯夜战。我们都知道“熬夜伤身”,但大多数人的理解依赖还停留在第二身体天会疲劳乏力,精神萎靡不济的层面。
然而,一项科学研究揭示了更为惊人的真相:每一次强行保持清醒,都在你的大脑内部引发一场悄无声息的“氧化风暴”,甚至让你细胞中至关重要的“能量站”出现疯狂开裂,变小又变少的恐怖变化。
![]()
睡眠驱动机制
牛津大学的格罗·米森伯克教授和其团队通过研究果蝇,揭示了睡眠更为根本的驱动力:修复有氧代谢带来的氧化损伤。
我们的大脑在清醒时会保持活跃,上亿计的神经元在不停地相互沟通,传递信号,这个过程需消耗掉大量的葡萄糖和氧气,并转化成能量货币ATP,驱动我们的思维和活动。但就像发动机在燃烧燃料时都会产生废气一样,神经元在能量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副产品:活性氧。
![]()
其具体的机制是这样的:大脑中有一个特定区域负责睡眠机制的驱动。在果蝇体内,这个区域叫:背侧扇形体(dFB)。而在人脑中,类似功能区域叫腹外侧视前区(VLPO)。
白天当我们清醒时,大部分神经元都在全力工作,这个区域却保持着极低的活跃度。正因为它的活动水平低,其内部产生的能量物质ATP消耗得少,多余的ATP会逐渐堆积起来。
![]()
ATP的堆积会导致为其生产提供动力的氧化呼吸链发生堵塞,之后就形成了大量的超氧化物,即活性氧。随着这些“代谢废料”在细胞内越积越多,氧化压力不断升高。当压力达到临界点时,它会激活细胞膜上一种特殊的钾离子通道,唤醒了原本安静的睡眠控制神经元。
这些被激活的神经元开始向大脑广泛发送信号,要求强制降低其他脑区的活跃度,于是困意袭来,身体准备进入睡眠状态。这实际上是大脑发出的明确求救信号,催促机体尽快进入修复状态,清理积累的氧化废物。
![]()
细胞膜与线粒体损伤
当我们强忍困意坚持熬夜时,身体内部正在发生什么?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神经元的外围防线:细胞膜。我们大脑的细胞膜其实非常“娇贵”,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甘油磷脂的分子,其脂肪酸链通常又长又不饱和,这赋予了细胞膜良好的流动性和弹性,从而保障细胞灵活地执行各种生理功能。
![]()
然而,根据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对果蝇大脑的精细观测,在经历12小时的睡眠剥夺后,情况急剧恶化。神经元中种类丰富的甘油磷脂多样性显著降低,它们的脂肪酸链不仅变短,不饱和程度也大幅下降。
这意味着,经过一整夜的氧化应激,神经元细胞膜逐渐变得僵硬、脆弱,功能也随之退化,其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弱,就像大脑的环境在悄悄“生锈”。
![]()
这场灾难并未止步于细胞膜,它更是长驱直入,直捣细胞的能量核心:线粒体。线粒体通常被称为细胞的“能量站”,通过有氧呼吸,高效地转换ATP,为我们的一切思考与活动供能。
正常情况下,线粒体通过分裂与融合不断自我更新,维持健康状态。但在持续熬夜的压力下,这一动态平衡被打破。为了应对不断累积的氧化损伤,线粒体不得不启动一种“舍车保帅”的机制:通过分裂,将受损严重,无法正常工作的部分隔离出来并清除。
结果就是,线粒体逐渐变得越来越小。更糟糕的是,持续熬夜会消耗掉帮助它们重新融合的关键物质磷脂酸。再加上新的损伤不断发生,这些缩小且功能减弱的线粒体再也无法融合复原,其总体数量也因此急剧下降。
![]()
熬夜损伤补救
这两大变化:细胞膜的“劣化”与线粒体的“崩塌”,意味着我们的大脑细胞正同时遭受结构损伤和能量供应危机。这不仅仅是第二天疲倦那么简单,更会埋下长期隐患:认知能力可能逐渐下降,未来甚至更容易患上神经退行性疾病。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制造焦虑,而是为了让我们更科学地应对它。生活中,我们当然是尽量避免长期熬夜。但如果不得不要熬夜,我们依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补救。
![]()
在熬夜前(如倒班)尽量让身体睡饱,晚饭也不要多吃,吃再多也抵不上一整晚的消耗,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尽量吃些谷物,瘦肉,豆类以及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熬夜后的第二天,肯定要及时补觉,如果不是长期夜班,尽量也不要睡太久,避免节律昼夜颠倒。在饮食方面,记得补充营养素,如B族的维生素,它们参与能量代谢,有助于清理积累的腺苷;维生素C和Omega-3脂肪酸也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轻氧化应激带来的损伤。
![]()
此外,适当按揉太冲穴和涌泉穴,有助于疏通气血、舒缓紧张。早餐最好选择温软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或山药粥,避免生冷油腻,以免进一步刺激肠胃。
而从长远来看,经常熬夜带来的身体损伤,并非是简单靠补觉和补充营养就能修复的。真正改善睡眠质量还需要生活方式的调整。即建立规律的作息,每天固定时间休息,这样有助于稳定生物钟,从根本上提升睡眠的修复效率。
睡前一小时最好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调暗环境灯光,这样可以帮助大脑尽快进入休息状态。
![]()
结尾
大脑总是用最直接的方式提醒我们:该休息了。每一次强行保持清醒,都在无声地加速大脑的“磨损”。虽然偶尔一两次熬夜,身体还能勉强补救,但长期下去,再坚强的大脑也扛不住。
真正有用的补救,绝不是事后补觉或吃点什么“回血”,而是从根本上尊重睡眠。今晚不如就早点放下手机,关掉屏幕,给自己一个黑暗安静的环境,好好睡个饱觉。从微小却坚定的改变开始,就是对未来自己最温柔的照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